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曾先後有兩個外軍統帥級的人物對新中國發出過核威脅。
一位是指揮美軍拼湊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的麥克阿瑟;
另一位是曾任前蘇聯國防部長的元帥格列奇科。
麥克阿瑟是在朝鮮戰場遭到中國人民志願軍痛擊、美軍戰線節節敗退時發出的核威脅。
當時,狂妄的麥克阿瑟實在受不了軍旅生涯的“滑鐵盧”恥辱,但又不肯停戰。他在1951年4月11號,擅自發表電視講話,宣稱要對中國東北軍事目標進行重點打擊,必要的時候採用核武器!
毛主席聞訊,一眼就看透了美軍的恐嚇伎倆。他輕蔑而詼諧要求志願軍部隊說“你打你的原子彈,我打我的手榴彈!”
彼時,麥克阿瑟想要借核武器擴大戰局的理念和美國總統杜魯門的政治見解南轅北轍。
杜魯門想從朝鮮戰爭獲得最大的利益,而不是戰場上的勝利;麥克阿瑟則私自擔心,朝鮮戰爭或許會成為他軍旅生涯的不光彩時刻。
於是,美軍統帥與將軍的分歧愈演愈烈。最終,憤怒的杜魯門於1951年4月徹底解除了麥克阿瑟的聯合國軍總司令等一切職務。
麥克阿瑟發出的核威脅也至此淪為世界笑柄。
1969年3月,是中蘇兩國交惡的高峰期,邊境關係也緊張到了一定程度。
面對蘇軍不斷在邊境線上武裝挑釁、製造流血事端,中國邊防部隊忍無可忍,終於在珍寶島被迫展開自衛還擊作戰。
此役,中國邊防軍先後斃傷蘇軍230餘人。其中包括擊斃蘇軍邊防總隊長列昂諾夫上校、楊辛中校等軍官。擊毀傷蘇軍坦克和裝甲車輛19輛。繳獲蘇制T-62式新型坦克1輛,有力地捍衛了國家的主權和民族的尊嚴。
珍寶島衝突爆發後,蘇聯領導層反應十分強烈,一時間戰雲密佈。
以時任蘇聯國防部長格列奇科元帥、部長助理崔可夫元帥等人為首的軍方強硬派,主張“一勞永逸地消除中國威脅”,準備動用在遠東地區的中程彈道導彈,攜帶當量幾百萬噸級的核彈頭,對中國的重要目標實施“外科手術式打擊”。
不料,格列奇科等軍中強硬派的主張,遭到蘇斯洛夫和柯西金為首的主和派力阻。
加上美國政府從自己在亞太利益的安全考慮,利用媒體公開曝光了蘇聯要使用核武器打擊中國的資訊,既令蘇聯政府尷尬,又使世界輿論譁然。
美國人的從中作梗和蘇聯政府主和派的反對,使格列奇科等人的核打擊妄想變為泡影。否則,格列奇科定會成為對中國人民犯下滔天罪行的可惡戰犯。
格列奇科是前蘇聯軍界的鷹派代表人物,一生強硬好戰。他在戰爭年代戰功卓著,在軍隊建設中費盡心機。但是對世界大局的政治洞察力很差。
當時中蘇高層雖然交惡,但兩國關係並未完全破裂。當時,中蘇兩國的大使館還在正常運作,相當規模的外交還在維持。在這種狀態下,作為蘇聯國防部長的他,提出要對中國進行核打擊,甚至吹噓“蘇聯的核力量三天之內就能把中國打回青銅時代···”,顯然很愚蠢。
在二戰結束後的前蘇聯軍界,格列奇科雖然沒有朱可夫、科涅夫元帥、華西列夫斯基元帥等那麼出名,但他也是蘇軍在二戰中的驍將之一。
許多資料透露,格列奇科和時任蘇共總書記勃烈日涅夫在戰爭年代曾是搭檔,個人友誼也不錯。格列奇科當集團軍司令員的時候,勃烈日涅夫曾是集團軍的政治部主任。
勃烈日涅夫頂替赫魯曉夫掌管了蘇聯黨政大權,自然也沒忘提攜格列奇科出任要職。
但也有傳言說,格列奇科後來竟是因為勃烈日涅夫自己虛構軍功要當元帥,而氣得心臟病發作而死。
(格列奇科與勃烈日涅夫等在一起)
看史料介紹,格列奇科出生於農民家庭,1919年參加紅軍。經歷國內戰爭,1926年畢業於騎兵學校,1936年畢業於伏龍芝軍事學院。在部隊當過騎兵排長、連長、團長、師參謀長。蘇芬戰爭中任軍作戰處處長。1941年還經過蘇聯總參軍事學院深造。
1941年6月,二戰蘇德戰爭爆發,格列奇科當時在蘇軍總參謀部任職師級幹部。
很快,在德軍閃電戰的強大攻勢下,倉促準備的蘇軍連吃敗仗。一批高階將領被斯大林下令懲治。格列奇科則主動要求調往前線的西南方面軍參戰,被任命為獨立騎兵第34師師長。
當時,34師雖剛組建沒多久,但在格列奇科的有力指揮下,卻展現出了不俗的戰鬥力,先後在基輔南部、第聶伯河左岸烏克蘭地區同德軍展開激戰。
1942年1月,39歲的格列奇科升任騎兵第5軍軍長,率部參加巴爾文科沃、洛佐瓦亞戰役,殲滅一批德軍主力並繳獲汽車261輛、軍用物資160車皮。
格列奇科出色的指揮才幹,得到斯大林、朱可夫的認可。很快,他陸續成為為第12、47、18集團軍司令和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副司令、近衛第1集團軍司令。在南方面軍編成內,他率部同頓巴斯地區的優勢德軍進行頑強作戰,1943年因軍功晉升上將軍銜。
2002年,俄羅斯軍事科學院對二戰蘇軍將帥的能力進行評定,格列奇科被列為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司令33人中的第四人,被認為是最有經驗的集團軍司令員之一。
戰場上,格列奇科為部隊機動創造條件的能力尤為突出,擅長調動部隊和機械裝備,實施大膽的、大範圍的運動戰。
1945年4月30日,他指揮近衛第1集團軍同第38集團軍一道,一舉解放了大工業中心摩拉瓦—俄斯特拉發市。繼而從捷克斯洛伐克東部邊境一直打到布拉格。1945年5月又參加了粉碎德軍反撲的布拉格戰役。
蘇德戰爭時期,格列奇科指揮歷次戰役,一向作戰意圖大膽,實施意圖堅定不移。
戰後的1945年至1953年,格列奇科出任基輔軍區司令,1953年接替資歷優於他的崔可夫出任駐德蘇軍總司令,晉升大將軍銜,1955年晉升為蘇聯元帥。
1957年,格列奇科出任國防部第一副部長兼蘇聯陸軍總司令。1960年接替科涅夫元帥出任華沙條約締約國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1967年任蘇聯國防部部長。而資歷比他老的崔可夫元帥,反而成了國防部長助理。
1962年,美國在世界上第一個建成核彈發射井,格列奇科聞訊也不甘落後,指揮蘇軍打著修路、開礦的名義,在中亞、遠東、西伯利亞等地區修建了1530左右個導彈發射井。
二戰後,蘇軍高層將領曾被分為“鴿派”和“鷹派”,格列奇科屬於蘇軍“鷹派”的中堅人物。
雖然出身騎兵部隊,但格列奇科特別喜歡重武器裝備和核武器。
正是在他的主張下,蘇軍的坦克數量對美軍曾形成過五比一的壓倒性優勢,坦克主炮平均口徑也超過了美軍。
他還讓蘇軍每個作戰師都配備了戰術核武器。因為經常主張對敵人進行“外科手術式的核打擊”,因而與一些國家的關係搞得很緊張。
格列奇科雖然同蘇聯最高領導人勃烈日涅夫有著戰友經歷,但後期對勃烈日涅夫的一些行為比較反感。
勃烈日涅夫為了給自己塗脂抹粉,肆意亂改歷史事實。戰爭年代,他在作戰指揮中根本就沒起什麼作用,卻在書中自詡“朱可夫元帥向勃列日涅夫探討戰場指揮”。從未帶過兵打仗的勃烈日涅夫,被吹捧為“傑出的軍事家和紅軍統帥”,這令格列奇科原水大為不滿。
勃烈日涅夫比格列奇科小3歲,二人戰時就彼此熟悉,那時候,格列奇科的級別高於勃烈日涅夫。
1964年,勃烈日涅夫取代赫魯曉夫出任蘇共總書記,3年後即以老夥計格列奇科接替馬林諾夫斯基元帥成為炙手可熱的蘇聯國防部長,讓他掌握整個蘇聯和華約的軍隊。
勃烈日涅夫雖然也是軍旅出身,但他是政工幹部,對於軍事工作遠不及格列奇科擅長。儘管雖然勃烈日涅夫對格列奇科比較信任,但因為所處位置不同,矛盾衝突在所難免。
在勃烈日涅夫四處造勢,要求給自己授予元帥軍銜時候,格列奇科十分不認同,又敢怒不敢言,雖然他之後仍然擔當要職,卻心情鬱悶難解。
後來,在巨大的壓力下,格列奇科心臟病突發身亡。
就在他逝世不到一個月時,昔日從未指揮過戰鬥的集團軍政治部主任的勃烈日涅夫,順利晉升為蘇聯元帥。
格列奇科生前曾兩次榮獲蘇聯英雄稱號,榮獲列寧勳章6枚,紅旗勳章3枚。
他在1952年至1961年是蘇共中央候補委員,1961年起為蘇共中央委員,1973年成為政治局委員,還是蘇聯第二屆和第四至九屆最高蘇維埃代表。
前蘇聯多卷本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史(1939—1945)》和《蘇聯軍事百科全書》總編委員會主任委員,也是格列奇科。
1976年,73歲的格列奇科病逝,葬於莫斯科紅場克里姆林宮牆下。為了表示紀念,當時的蘇聯海軍學院以他的名字命名。
衷心感謝各位朋友閱覽《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歡,可點選“訂閱”或“關注”。我們共同賞析歷史趣聞,回憶歷史往事…(宣告:文中參考資料和配圖均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