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咱們的國家陷入了危難之中,一些有知識、有文化的熱血青年,出於愛國的熱情,紛紛從祖國的四面八方趕往延安,投入到革命之中。在這些愛國青年之中,有不少是出身於富甲一方的豪門貴族或財力雄厚的商賈之家,這些平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少爺小姐,能拋棄優越的生活條件,甘願奔赴條件艱苦的延安,確實挺讓我們敬佩的。今天咱們要說到李又蘭就是這樣一位千金大小姐。
受到父親的影響 加入革命隊伍
李又蘭1919年出生在浙江寧波的一個大家族,她家在當地非常有名望,而且財力也相當雄厚。她的父親李善祥早年參加過辛亥革命,和孫中山、黃興等人的交情非常不錯。在民國初期的時候,曾經出任過縣長一職,後來因為不滿袁世凱的所作所為,辭掉了縣長一職開始經商,走上實業救國的道路。李又蘭從小受到父親愛國思想的影響,經常會參與一些抗日救亡的活動,比如在父親出資捐建的醫院裡,參加傷員救助,並大力地進行抗日宣傳。
日本對中國同胞的暴虐行為,激起了全國人民的憤怒,愛國商人李善祥沒有向其他的一些父母那樣,阻攔兒女投奔革命,而是主動鼓勵孩子走出家門加入抗日救國的行列。就這樣李又蘭加入了抗日革命隊伍。
1937年11月,國民政府搬到了重慶,而把一些重要的軍事部門遷移到武漢。當時中國共產黨在武漢也設有辦事處,所以一些想去往延安的愛國青年,好多都是透過此辦事處轉往延安的。李友蘭和她的同學們經過商量,也決定透過武漢辦事處去延安。當時周總理就在這裡。
1938年3月,他們來到了武漢,當時的武漢形勢很不好,到處都是國民黨特務,他們機智巧妙地擺脫了特務的糾纏,費盡周折地來到了八路軍辦事處。他們興奮極了,圍著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嘰嘰喳喳的你一句我一句地說:“我們要去延安,讓我們見見周部長。”
那時候,周恩來的參謀正是張愛萍,考慮到周恩來的工作實在是太忙了,所以張愛萍死活不答應讓他們見周恩來,最終拗不過這幫學生,李又蘭一行人終於見到了周恩來。周恩來說現在去延安的路不安全,介紹他們去了南昌新四軍辦事處。
到了江西辦事處,李又蘭算是正式參加了革命。根據她的情況,組織在給她安排她到群眾中間去做宣傳動員工作,以此來加強老百姓的愛國信念。她的口才很好,工作能力也越來越強,每次宣傳動員過後,都會收到很多群眾的好評。她的上級領導對她的工作成績非常滿意,很是賞識她,所以經常會派她去參加一些軍部舉辦的各類培訓班。
第一段婚姻:丈夫犧牲 痛不欲生
李又蘭和項英是在1938年的一次新四軍大會上相識的,人們常說“英雄愛美女”,這話沒錯。當時李又蘭在臺上演講,時任新四軍副軍長的項英一下子就被李又蘭深深吸引住了,像這樣長得漂亮又有才華的女孩,在延安簡直是鳳毛麟角。
項英是新四軍的建立人之一,也是新四軍中的主要領導人,在軍中的地位是相當高的。項英之前有過一段婚姻,前妻叫張亮,也是一位革命者,早期就加入黨組織,她和項英育有一兒一女。當時張亮和瞿秋白一同被捕, 當瞿秋白被殺害後,人們一度認為是張亮出賣了瞿秋白,從此張亮背上了“可恥叛徒”的罪名,直到建國之後才真相大白。張亮確實是被冤枉了,但因為這件事情,她和項英的婚姻還是走到了盡頭。
項英對李又蘭的非常用心,以項英那時的威名和在軍中的地位,在加上放下身段苦苦的追求,李又蘭怎能不動心呢?
戰爭就是這麼殘酷,他們還沒有出新婚燕爾期,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項英副軍長沒有犧牲在戰場,卻被一個可恥的叛徒殺害了。
李又蘭接到項英被殺害的訊息,整個人像傻了一樣,她不敢相信,剛剛新婚不久的丈夫,就這樣離開了自己,她傷心欲絕到幾近崩潰。但是戰爭就是這麼殘酷,在戰爭中,幾乎每時每刻都有人在經歷著和親人的生死離別。
畢竟是一個革命戰士,她強迫自己振作了起來,化悲痛為力量。她知道如果繼續這樣整天的以淚洗面,丈夫的在天之靈也會不高興的。這時組織上正準備要選一位同志去速記培訓班進修學習,她自告奮勇希望前往。
第二段婚姻:幸福美滿 相守一生
在培訓學習這段時間,李又蘭強迫自己振作起來,珍惜這次學習的機會,不能辜負領導對自己的期望,她本身就天資聰慧,有不錯的文化功底,在加上她全心投入的努力,很快就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1942年1月份,華中局準備在蘇北阜寧召開一次黨委擴大會會議,參會的都是新四軍和各戰區的主要領導。其中張愛萍也是參會人之一,那時他已經榮升到旅長的職位了。
李友蘭因為在速記培訓班專門學習過,所以在這次會議中被指名擔任速記工作。會議結束的第二天,張愛萍開啟送過來的會議記錄一看,不但字跡娟秀大氣,而且記錄的內容既全面又簡潔。要知道這次他在會上的發言都是臨場發揮的,想到什麼說什麼,說過之後,其實自己都不大記得到底講了些什麼了。
張愛萍對這位速記員產生了莫名的好感,有了想見見她的奇妙想法。當時,他絕沒有想到,這位速記員就在他還是周恩來警衛員時,曾經被他拒在門外不讓其見周恩來的那個小姑娘,有時候,緣分確實是妙不可言。
張愛萍經過多方打聽,知道了這位速記員叫李又蘭,不但口才好能講能演,而且文筆也相當不錯,其實李又蘭的這些優點,他在看那份會議記錄時已經看出來了。他覺得自己已經喜歡上這個姑娘,有了追求她的想法。
這一天,會議結束後,張愛萍比其他人晚從會議室出來一會兒,突然看到桌子上有一隻手套,就拿了起來,他經過詢問,知道了是李又蘭丟失的後,他心裡不由一陣竊喜,這不正是接近李又蘭的好機會嗎?
張愛萍拿著手套親自登門給李又蘭送了過來,李又蘭是又驚又喜,驚的是,張愛萍這麼個大領導親自把手套給自己送過來,喜得是手套失而復得,因為蘇北的冬天是非常寒冷的,手套可是速記員必備之物。這次見面,倆人互相認出了對方。
也算是“老相識”吧,從此以後,他們的交往多了起來,漸漸地倆人互相產生了愛慕之情。當他們的戀情公開之後,有些對李又蘭不利的閒言碎語傳了出來,指責她不應該這麼快就愛上別人,這樣怎麼對得起她的前夫項英呢?
面對這些流言,李又蘭心生顧慮,她和張愛萍商量說,如果能得到陳毅軍長的支援,她就什麼也不怕了。後來張愛萍找到陳毅,說了兩人的想法,陳毅痛快地在他們的婚姻申請書上籤下了“同意”兩個大字。1942年8月8日,在陳毅軍長的支援下,他們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李又蘭和張愛萍相濡以沫,共同渡過了六十多年,他們共育有四個孩子,三個兒子一個女兒。這三個兒子完全繼承了他們的精神和才華,個個都是響噹噹的人物。
三個兒子都是牛人
張翔是他們的長子,從小到大學習就非常優秀,長大後和父母一樣,成為了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在國防建設方面貢獻卓越。2001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二兒子張勝,1964年入伍,曾任總參謀部作戰部副部長,戰略研究室主任等職在文學方面很有成就,編撰過不少和軍事相關的書籍。
張品是他們的小兒子,出生於1947年,也是一名軍人,他比較有經濟頭腦,所以一直在國防科工委下面一個企業做管理工作。也是大校級別。
結語
因為戰爭的原因,李又蘭的一生有些坎坷,但是憑著她的堅韌的個性,她還是活出了人生的精彩。尤其是三個牛人兒子,是他們夫婦一生的驕傲。
這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革命之家,父輩為革命奉獻的一生,為中國的解放做出不朽的貢獻,兒女們和父輩相比毫不遜色,建國後,為了祖國的建設,在不同的領域同樣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是一個既讓人敬佩又讓人羨慕的家庭。
孩子們之所以能夠成功,其實這和父母的引導和教育有著直接的關係。現在的人們常說“一個熊孩子後面肯定有一對熊家長”,同樣的道理,一個優秀的孩子身後,一定有一對了不起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