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筋骨病
慢性筋骨病主要包括脊柱退行性疾病、骨代謝相關疾病和骨與關節疾病。脊柱退變性疾病包括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及其繼發脊髓或神經損傷;骨代謝相關疾病包括骨質疏鬆症以及因骨質疏鬆而造成的各類骨折;骨與關節疾病包括膝骨關節炎、滑囊炎、滑膜炎、肩周炎、骨質增生、風溼性關節炎、類風溼性關節炎、股骨頭壞死等。屬於中醫“骨痿”、“骨枯”、“骨極”、“骨痺”、“頸肩痛”或“腰背痛”範疇,統屬“筋骨病”。
由於人體自然退變或因創傷、勞損、感受外邪,加速其退變而形成的全身或區域性脊柱、四肢關節等部位的生理與病理相交雜的退行性衰老性疾病。主要表現為人體區域性關節疼痛、腫脹、麻木、活動受限、畏冷、乏力,甚者有關節變形等症狀和體徵。
膏方防治
膏方是中醫藥防病治病、養生保健的重要方法,具有深厚的中醫藥文化底蘊,在防治慢性筋骨病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氣血失調是各種疾病發生的病理基礎。上海石氏傷科“以氣為主,以血為先”治療筋骨病的特色和優勢的過程中,認為慢性筋骨病皆因氣血虧虛,外邪乘虛而入,痰瘀內生,致經脈閉阻,臟腑失調而作。
五臟有化生氣血和貯藏精氣的功能,且與氣血津液、五體都有密切的關係,五臟失和,則皮肉筋骨失卻濡養,可出現一系列證候,而肝、脾、腎和慢性筋骨病的關係最為密切。骨的生長、發育、修復皆依賴腎精的濡養。肝有貯藏血液和調節血量的功能,人體的筋肉運動與肝有密切關係,肝血不足,則血不榮筋,出現筋攣、肢體麻木、屈伸不利等症。脾可運化水谷,輸布營養精微,四肢百骸皆賴其濡養。所以脾失健運,則化源不足,肌肉瘦削,四肢疲憊,活動無力,筋骨疾病亦難以恢復。
膏方具有整體調攝、攻補兼施的功能,可以做到攻可祛實,活血化瘀、祛痺通絡,補可養虛,調中保元、陰陽平衡、臟腑和順。
由於慢性筋骨病病程較長,患者冬季服用膏滋又可與冬令進補相結合,一舉多得,不僅頸腰四肢關節病痛解除,功能復原,而且氣血流暢,肝脾腎得以滋養,整體健康水平得到提高,精盈氣足神清,令許多亞健康狀態不治而愈,實現了“治未病”的目的,亦充分顯示了運用膏方防治慢性筋骨病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