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1年,整個理財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近日,銀行業理財登記託管中心釋出了一份報告,根據報告顯示,截止到3月底,銀行理財規模達到25.03萬億元。
根據這份報告不難看出,在2020年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之後,銀行理財已經開始慢慢恢復元氣,2021年第一季度的理財規模,同比增加了7%。
近幾年來,不管是理財市場,還是股票、樓市,都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尤其是銀行理財,最大的變化大家也能看出來,就是淨值型理財取代了預期收益型理財,漸漸成為了銀行的主要理財產品。
根據銀行的報告顯示,截止到2021年第一季度末,淨值型理財產品的規模達到18.28萬億元,佔銀行理財總規模的73.03%,同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3.88%。很顯然,淨值型理財已經佔據了銀行理財的主要地位。
不出意外,未來在銀行理財產品中,淨值型理財的比重還會繼續提升,直到所有理財產品均變為淨值型。
對於投資者而言,過去在銀行購買理財,可以說是閉眼入,但是如今理財市場大變天,大家購買理財還能這麼隨心所欲嗎?答案很顯然是不能的。
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之前,我們要了解一下銀行的理財產品有哪些,一般情況下分為兩種,一個是銀行自營的理財產品,一個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
銀行自營理財有一個特點:風險低,收益低,有銀行的信用兜底,所以銀行的自營理財一般收益並不高,但是勝在靠譜,虧損的可能性也比較低。
其次就是銀行代銷的理財產品,一般是來自第三方金融機構的產品,然後放在銀行代銷售。這些理財產品包括基金、私募股權、信託產品等等,特點就是收益高、風險高。
日前,一位家住南通的王阿姨介紹稱,自己在2018年初購入了一款理財產品,這款理財產品是在當地一家股份制銀行購買的,屬於銀行代銷理財,時隔3年後,自己的這筆理財本金虧損已經超過了30%。
像王阿姨這樣的例子並不少,在購買銀行代銷理財的時候,往往會會高收益那一欄迷了眼,忽略了高風險這一情況,最後導致投資人本金出現虧損。
大家要了解,銀行代銷產品一旦發生意外,銀行是不需要負責的,由於這些理財是來自第三方金融機構,所以銀行的工作人員並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投資者一旦購買這類產品,即便是吃虧了也要自己認。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淨值型的理財不斷增加,未來投資者在銀行購買理財時,將很少會遇到保本保息類理財,但是相比之下,銀行自營理財的風險,要遠低於銀行代銷。所以大家一定要擦亮雙眼,謹防掉入套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