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節目《中國輿論場》節目高調討論了美國媒體發現的一個現象“只要美國航母一接近,中國轟炸機群就前來迎接”,並在央視官網顯要位置掛上了海報。這一方面體現了一種大國的自信,另一方面也跟美國航母近期的動向相呼應。
根據美國海軍第7艦隊訊息,9月8日,美國海軍以“卡爾·文森”(CVN-70)號核動力航空母艦為首的航母打擊群(CSG)開始進入中國南海海域,進行所謂的“自由航行”與同“盟友”展開聯合軍事演習。
載有F-35C的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核動力航空母艦
據悉,此次“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在兵力編成和規模上創下了兩項紀錄,一是護航艦艇最多,全打擊群共編入了六艘“伯克”級驅逐艦和一艘“提康”級巡洋艦“張伯倫湖”號,可謂是近年來最兵強馬壯的一次;二是首次編入了一個裝備F-35C型戰鬥機的戰鬥攻擊機中隊和一個裝備有MV-22B型傾轉旋翼機的運輸機中隊,這是美國海軍正式開始使用第五代戰鬥機遂行航母打擊群戰鬥部署任務。
航母的隱藏手段
儘管美國海軍此次進入南海不可一世,來勢洶洶,但同在南海海區的中國海軍似乎進一步提高了警惕,根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援引美國海軍的說法,稱“卡爾文森”號航母在從關島向橫須賀、從橫須賀向西太與南海海區航渡的過程中,曾經多次被中國的海空軍機群“圍觀”。當然這種“圍觀”未必是類似於俄羅斯空天軍飛掠英國皇家海軍驅逐艦那樣的“親密接觸”,應當只是在態勢感知系統上保持電磁接觸,雙方並不保持視徑接觸,但即使如此,美國海軍也不禁要發問,怎麼自己的航空母艦稍微一動,就被發現了呢?
畢竟,按照美國海軍航母打擊群的行動規律,在CSG(航母打擊大隊)真正部署到海上、尤其是進入高威脅度作戰海區的時候,美國海軍一般是需要綜合採取多種佯動和欺騙手段,以隱藏自身大艦隊的行蹤、避免被假想敵定位的。一般來說,這種佯動和欺騙手段大概可以分為“行動欺騙”和“電磁欺騙”。
行動欺騙
其中“行動欺騙”比較好理解一些:美軍航母與護航艦艇在行動時,可以透過靠近國際商船航線、趁著夜幕混入商船船隊、在航渡時採取與商船相仿的航渡速度等進行欺騙,以欺騙對手這裡只有一艘或者幾艘“商船”;而在早期對海搜尋以目視偵察手段為主時,航空母艦甚至還可以透過在艦體上塗刷特定的圖案,最大限度地隱藏航空母艦的外形特徵,從而避免被對方在一定距離上識別為航空母艦。
二戰日本航母“瑞鳳”的甲板迷彩塗裝,為迷惑敵軍的飛機,讓他看起來像一艘正在右轉的戰列艦。
當然,在進入冷戰之後,傳統的目視偵察手段用的越來越少,蘇聯紅海軍越來越依託空基雷達甚至天基雷達、被動測向裝置來搜尋海面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單純靠“行動欺騙”來達成隱藏航母打擊群的目的,已經越來越難以完成了。
電磁欺騙
在此基礎上,美國海軍發展出了“電磁射頻管理”(EMCON)概念,這一概念的前身其實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用的非常多的“保持電磁靜默”,整支艦隊不向外輻射電磁波,自然也就難以被蘇聯紅海軍的被動測向裝置發現了。
當然,航母打擊群不向外輻射電磁波也是不可能的,比如進入戰區後,艦隊內的防空巡洋艦需要啟動遠端警戒雷達、預警機需要在空提供空戰管制和截擊引導、甚至連航母的精密進近系統都在向外輻射電磁波。因此,真正的EMCON(電磁射頻管理)作業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綜合性的過程,不僅需要謹慎地規劃各艦射頻裝置的開關機時機,需要在主動射頻系統上運用LPI(低可截獲機率)概念,還需要結合電磁欺騙甚至行動欺騙來綜合實施。
比如,美軍在冷戰時期,曾採取在艦艇上配置同一種對海搜尋雷達的辦法,使得蘇聯紅海軍搞不清楚編隊中到底有哪些艦艇,而透過部分艦艇的欺敵機動、甚至部分艦載機的佯動,美國海軍的航母戰鬥群曾多次把前來偵察的蘇聯紅海軍對海監視飛機“引”錯了方向,儘管紅海軍反航母體系相當完備,但在態勢感知系統上其實存在很大問題。
為什麼美國航母輕易被發現?
按照常理,美國海軍這套經過冷戰洗禮,在和蘇聯紅海軍的對抗中完全不落下風,曾經在冷戰時創造出許多經典戰例(如最經典的NOR-82)的航母軟硬對抗與欺敵措施,在冷戰後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應該是日臻成熟了才對。現在美軍航母一到西太海區就被發現,一被發現就要跟中國的轟炸機在雷達上接觸,這種情況就比較迷,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在大伊萬看來,美國海軍當前遭遇到的此類情況,其實也不難理解,它也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政治、社會和技術性問題皆有。
先說政治問題好了,其實在冷戰時期,美國海軍出於“公開性”的考慮,對航母戰鬥群的航期是相對公開的,任何人都可以透過報紙、雜誌和電視獲知美國海軍航母在某一時間剖面抵達了某個港口,接下來又要去某個港口,這種公開性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美國海軍“卡爾·文森”號航母打擊群近期動向(圖源:微博@TG戰力5)
就算是當前,咱們也還可以透過美國海軍新聞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水面艦艇司令部等單位的網站,看到美國海軍當前有多少艘航母、多少艘兩棲攻擊艦在海上執行任務,當前的大概位置在哪裡。雖然這種網站公佈的資訊未必準確,但起碼能夠反映出美國海軍航母、兩棲攻擊艦的大概位置,雖然個人沒法按圖索驥地去圍觀美軍的航母,但有關國家完全可以憑藉概略位置,集中態勢感知力量進行搜尋,在這種情況下,找到美軍的航空母艦還是很簡單的。
而在社會性因素上,這可能需要得益於冷戰之後衛星網路的巨大進步,現在海上的商船隊甚至漁船隊,一個個都成了“拍艦小能手”。當年蘇聯紅海軍想跟蹤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還需要專門研發1824型遠洋拖網漁船在GULK島鏈缺口甚至美軍諾福克基地附近蹲點,發現美軍艦隊後靠手動向艦隊司令部發報告知。現在哪需要這麼麻煩,無論是商船船員還是漁船船員,幾乎人手一部智慧手機,拍起航母來當然沒什麼心理壓力,而只要商船和漁船上面有海事衛星提供的網路甚至電話服務,這些人拍到航母就能直接上傳到社交媒體上成為熱點。
比如最近,就有印度尼西亞漁民在南海南部拍攝到了正在南下的澳大利亞海軍艦隊,這在過去指不定多麻煩的事情,現在被一部手機和海事衛星網路就搞定了,航母再像以前一樣躲在商船隊裡,或依託商業航線隱藏自己的行蹤怕是不行了,自己還沒隱蔽起來,就被傳到網上,成了網紅的墊腳石。
最後,從技術因素來說,當前主要軍事強國對航母的搜尋手段,早都不是當年蘇聯紅海軍能比的了。大伊萬記得之前提過蘇聯紅海軍在冷戰時期研發過的兩套態勢感知系統,一套是60年代投入使用的“MPCЦ-1(成功-1)”系統,另一套則是70年代投入使用的、大名鼎鼎的“MКРЦ(神話)”系統。
蘇聯圖-16RM偵察機抵近偵查美軍CV-61“遊騎兵”號航母
但無論是“成功-1”還是“神話”系統,前者充其量算是一套目標指示系統,也就是在大洋廣域搜尋概略標定航空母艦的位置後,前出實施精密標定,指望它去進行廣域搜尋、也就是找到航母艦隊的大概位置是不可行的;
而後者儘管是一套大洋廣域搜尋系統,但其主要的態勢感知單元還是УC-П型被動電子情報衛星,首先由被動情報衛星完成測向,爾後再由安裝主動雷達的УC-A衛星證實,隨後才能出動圖-95RTS進行精密標定。
這2套系統說到底,還是漏洞百出,尤其是測向精度不高、容易被幹擾的УC-П衛星,美軍正是基於這種衛星的活動規律,摸索出了一套電磁射頻管理作業流程,把蘇聯紅海軍給當狗遛,簡直是屢試不爽。
但是,這畢竟是2021年不是1981年了,經過40餘年的發展,當前各主要軍事強國(如俄羅斯)的對海監視系統早已換了好幾代:在大洋廣域搜尋上,原本的被動測向電子情報衛星依然存在,但其探測精度提高了幾個數量級不說,更新的、類似於美軍NOSS系統的三角定位法被動電子情報衛星星座已經成為主流;
圖源:微博@南海戰略態勢感知
這還不算,還有大量的合成孔徑雷達甚至光學偵察衛星、具備快速補發能力的小型雷達偵察衛星組成的低軌道星座。甚至在具體的探測方式上還引入了人工智慧識別與大資料演算法,專門在茫茫大洋上以主動探測的方式尋找“長得跟航母有點像”的東西。
圖-95RTS飛過美軍航母
在大洋廣域搜尋初步標定航母的位置後,精密標定的手段也從圖-95RTS帶著搜水雷達慢慢找,變成了大量前出的低速、高速無人機;同時,航空母艦還需要面臨著諸如漁船、商船船員的圍觀,需要時刻避讓商船的航線,在空的預警機甚至需要告知在空飛行的民航客機注意避讓。這些“明槍暗箭”擱在一起,讓航空母艦那套在冷戰時期被證實管用的隱蔽手段,變得越來越不管用,這大概就是美軍航母在印太、西太海區還沒怎麼施展拳腳,就總是被某大國的海空力量聯合跟蹤圍觀的政治、社會和技術因素。
當然,軍事鬥爭的基本矛盾往往是“矛”和“盾”的螺旋上升,在冷戰時期,美軍航母的“盾”依託精妙的EMCON(電磁射頻管理)作業佔據了先機,在當前,進攻方又依託足夠強勁的ISR(情報、偵查與監視)能力佔據了先機,未來二者的“矛盾之爭”將如何發展,值得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