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是一個很奇怪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感覺不到,但是人類卻可以用簡單的工具對其進行衡量。
很多人在網上抱怨,時間變快了,特別是在2012年之後,以前閉著眼睛數40秒,差不多可以與秒錶對上,但是現在閉著眼睛數40秒,拿秒錶一看,已經過去60秒了。
以前感覺時間流逝很慢,一天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但是現在早上起床,感覺沒幹兩件事,天就黑了,一天就這麼過去。
特別是在上學的時候,感覺課間10分鐘時間,可以利用這個短暫的10分鐘時間,玩得非常開心,但是現在再給你10分鐘時間,可能分個神時間一下子就過去了。
很多人認為這是2012年的延續,是末日的前兆 ,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時間最早的認知
想要弄清楚時間是否變快了,就要先弄清楚時間的本質是什麼?
其實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已經開始時間與空間方面的研究,在2000多年前,曾經出現一個著名的芝諾悖論,說這個名字可能很多人沒有印象,但是說這個悖論的內容,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
這個悖論的內容,就是一個人和烏龜賽跑,假設烏龜的速度是他的一半,如果烏龜領先這個人一段路程,那麼這個人將永遠無法追上烏龜,邏輯是這樣的:因為他每次都只能追上烏龜前面一半的距離,直到無窮小,但是永遠都追不上。
在此後的2000多年時間裡,人們知道人是一定會跑贏烏龜的,但是這個悖論邏輯上也沒有問題,不知道該如何破解。
最終在現代科學進步後引用時間的概念,這個問題才得以破解,因為在這個悖論中,強調的是空間中的距離,而沒有考慮時間這個維度。如果加入時間這個維度,那麼就會在有限的時間裡追上烏龜。
從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時間就是一個描述物體狀態的單位,也是在引入時間的概念後,最終牛頓在伽利略的基礎上,建立起現代經典物理學的大廈。
但是在牛頓那一代人的心中,認為時間應該是勻速流逝的,並且不同地方的時間流速都會一致,也就是說時間是一個絕對的概念。
變化的時間
時間的概念提出了,那該如何精準的測量時間呢?誰又能保證時間的流速一致,是不是會時快時慢的呢?
這就必須對時間進行測量,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一圈的時間準確呢?還是以石英晶震動一段時間內的次數,為計量單位正確呢?
我們都知道,幾億年前,地球的公轉週期與現在不同,那時候一年又400多天,也就是說地球的公轉週期,雖然在一年的時間裡,變化不大,但是放到宇宙的尺度裡,卻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感覺,這對於科學家們研究宇宙,將變得非常不利,因為在天文數字裡,一點細微的錯誤,將錯的非常離譜。
那麼石英晶振的次數作為時間計量單位,同樣遇到一些問題,沒有精確的時間尺度測量,誰也不敢肯定在同樣的時間裡,其震動頻率是否一致,會不會多振動幾下,或者少振動幾下呢?
在這種情況下,就遇到一個時間危機,沒有參考系來確認時間的尺度,那麼在宏觀的宇宙和微觀的量子世界,將無法進行有效測量和實驗,因為誰也無法保證實驗資料是否準確。
這個時候,一個大牛人出現了,那就是愛因斯坦和他的《相對論》,在這個理論中的時間是相對的,而不是絕對的,受空間、引力和速度等方面的影響,相對時間都不相同。
在相對論中,時間越快,那麼物體所在的時間就會變慢,在空間站中的航天員們,由於每秒鐘達到幾公里的速度,他們的時間是比地面上的我們要慢,只是這個時間微乎其微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事實上就是慢了。
而愛因斯坦的慣性參考系——就是光速,在這個慣性參考系中,光在真空中行走299792458 米的距離為一秒,這就是一個尺度,相對論中所有的理論基石都是圍繞光速的尺度展開的。
確定了光速行走的距離,就可以確認時間,就可以測量時間在不同空間的變化,就可以檢驗地球公轉每年耗費時間的多少,也能測量晶體震動所對應的時間是否準確,也可以預測時間在黑洞中的變化。
這就是為什麼一旦出現超光速事件,會受到物理學家們集體關注,因為超光速的出現,就意味著慣性參考系的崩塌,一切圍繞此而建立起來的理論,也將失去了意義。
整個現代物理學的大廈也將立即崩塌,因為你的尺子本身就有問題,又如何能夠準確地去測量和運算呢?
時間變快,只是感官上的誤解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人類對時間的認識過程是逐步加深的,從最初對時間的朦朧瞭解,到逐漸認識時間,到現在對時間有個深刻的認識。
所以這裡就有一個相對時間的概念了,愛因斯坦在解釋相對時間快慢問題的時候,曾經舉過這麼一個例子,那就是當一個孤獨的人在壁爐旁烤火時,會覺得時間過得非常慢,而與一個偏亮女孩子相處,並且相談甚歡的時候,就會覺得時間過得非常快。
在這個時候,由於人的狀態不同,對時間感知的速度也不太相同。當理解這個概念後,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在2012年後,感覺速度變快了。
因為在2012年後,移動網際網路蓬勃發展,即便是一個人獨處的時候,用手機瀏覽資訊和刷影片,不知不覺時間就從手指流失了,當你看到文章這裡的時候,不知不覺就過去了幾分鐘時間。
在這個過程中,你並未注意到時間的流失,就好像愛因斯坦比喻中,有個漂亮女孩子陪你聊天一樣。
如果再說詳細點,就是以前本來可以讓你感知到的時間——碎片時間,在被移動網際網路侵佔後,你每天就徹底失去時間的概念,而這些利用碎片化時間接收到的資訊,並不是系統性的資訊,看完就忘了,這就導致你認為從一個時間段突然跳躍到另外一個時間段。
而很多自媒體平臺,為了讓你花更多的時間在上面,會想辦法弱化你對時間的關注,所以本來計劃晚上10點鐘睡,看時間還早,刷一下影片,等關注到時間的時候,才發現已經半夜2點鐘了,這樣同款朋友有沒有?(不知道這算不算揭露行業內幕,被發現會不會限流?有心的朋友,幫忙轉發推薦一下!)
結語:
所以在現有的理論基礎上,如果時間出現變化,那麼光速絕對出現變化,因為這是時間的一杆標尺,如果能拿出確實的證據,明年妥妥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個跑不了。
那個時候,慌的不是我們,而是那些物理學家們,因為很多東西將要推倒重來,物理學的大廈要重新進行建立,而你由於發現時間的變化,將會被計入史冊之中。
雖然人類可以用時間這杆標尺進行計量,但是時間的本質是什麼?和引力的本質一樣,依然是橫在科學家們身前的一道巨石,在宇宙大爆炸前,時間存不存在?在宇宙寂滅後,全部變成單純的能量,那麼時間的意義又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