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很多的封建王朝,這些王朝想要建立,大多都經歷了連年的戰亂,也對百姓造成了極大傷害。
秦始皇去世,秦二世登基之後,各地出現了很多的起義隊伍,為什麼在此之前各地並沒有聽說過什麼農民起義呢?
開啟百度APP看高畫質圖片
成就霸業
春秋戰國時期,天下大亂,政權割據,隨著時代的發展,最終出現了七個強國,這七個國家佔據一方,擁有自己的土地和大批計程車兵,彼此都不願妥協,都想要統一天下。秦始皇出生於公元前259年,他13歲繼承王位。
秦始皇平定長信侯的叛亂,奪回了政權。後來重用賢臣,經歷九年的時間,先後消滅六國,統一了全國,最後建立了秦朝。公元前221年,他將自己封為皇帝。這位大一統王朝的皇帝在上位之後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手段。
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對於後代王朝也有著極大的影響。他在世的時候,各地基本上沒有聽說過什麼起義事件,是因為他治國有方,百姓安居樂業,不願起義嗎?在他去世之後各地烽火不斷,又是什麼原因呢?
烽火不起
秦始皇非常有作為,他能夠統一全國靠的完全是武力措施,只要有哪個國家不願意投降,就會派出秦國鐵騎踏平這個國家,將其徹底征服,在這一過程中對於各國的百姓都產生了極大的威懾。
他做了皇帝之後,並不認可傳統的儒家思想,沒有君輕民貴這樣的看法,甚至還做出過焚書坑儒的事情,這種血淋淋的屠殺也讓底層百姓意識到秦王的威嚴。此後他獨尊法家學說,在全國制定法令,依靠律法來治理國家。
而且法律制度極其嚴格,刑罰十分殘酷,普通百姓也不敢擅自挑釁。在統一全國之後,秦始皇加強了中央集權,手中權勢極大,軍事方面擁有著數量眾多的秦國鐵騎,底層百姓即使有怨言,也不敢擅自起兵與其對抗。
經過連年的戰亂之後,百姓生活極其困苦,秦國統一天下後,也採用了一系列的措施恢復民生,讓底層百姓的生活有所改善,他們既不敢也不願擅自起義。對於六國貴族來說,他們雖然對於秦國十分痛恨,曾經也有過逐鹿中原的想法。
但當國家滅亡之後,他們只能四處逃竄,勉強維持生計,雖然對秦國十分不滿卻無力去抵抗。不過在秦始皇統治的後期,他修築長城,修建阿房宮,大興土木也給百姓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百姓都在生死邊緣苦苦掙扎。
此時政權與百姓之間的關係已經非常緊張了,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天下大亂
秦始皇在世時,憑藉著自己的威嚴以及手下的將士勉強維持了平衡,但是底層百姓以及六國貴族都在尋找時機,希望能夠改變命運。在他去世之後天下大亂,這也和他的兒子秦二世有一定關係。
秦二世此人沒有任何的能力卻喜愛奢侈享樂,重用奸臣趙高,此人在朝堂上玩弄權術,不願依附於他的臣子,都會被其針對。李斯集團就在他的陷害之下遠離了朝堂,整個朝中在沒有賢臣,多是昏庸殘暴的奸佞之人。
隨著跟隨秦始皇的一代武將先後離世,現存的武將隊伍也大幅縮水,有能力的人也越來越少,能夠威懾全國的軍事力量也已不復存在。各地百姓民不聊生,不得不揭竿而起,六國貴族看到這一場景之後趁虛而入,在其中也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最初在地方只是出現了小規模的起義,皇帝並不在意,輕鬆將其鎮壓,也沒有考慮過是否是自己的執政出現了問題,更沒有想過從根源去解決這個問題。隨著各地的起義隊伍越來越多,底層百姓的反抗情緒也一點點擴張,到了最後已經難以收拾了。
陳勝吳廣的起義得到了眾多人的擁護,加入起義隊伍的百姓也越來越多,後來再有六國貴族混水摸魚組建的聯軍,在他們聯合之下,秦朝疲於應對,只能派去更多計程車兵,自然也需要更多的軍餉,軍餉從何處來?
只能從那些還沒有爆發起義的地方百姓身上剝奪,惡性迴圈下,就會出現越來越多的起義隊伍,導致各地烽火不斷,天下大亂。
結語
整體來看,秦朝只存在了兩代,秦二世昏庸,重用奸臣,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禍患在秦始皇時期就已經埋下了,只是那時還可以憑藉他的威嚴以及軍隊律法的威懾壓制百姓。
但到了秦始皇去世後,秦二世沒有這方面的能力,軍隊力量也有所衰弱,法律制度無法得到嚴格執行,百姓民不聊生才出現了天下大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