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小貓灰灰 舞鳳空間
良鄉這個地方,作為一個外地人,有些搞不清它和房山的區別和關係。
良鄉,位於北京西南。在歷史上,良鄉曾經是一個縣,在秦始皇二十三年(公元前224年)時就已經設定了,因“人物俱良”而得名。1948年,良鄉解放時,隸屬於北京市房山區。如今,良鄉早已撤縣為鎮,依然隸屬於北京市房山區,是房山區人民政府所在地,是全區的政治、文化、商貿中心。
走在繁華的拱辰大街,看到了圍牆及院內建築。拱形門上書“文苑”,實為良鄉文廟所在。文廟,是紀念孔子的祠廟建築,朝代更迭,孔子萬人師表地位不變,“文廟”在各地很普遍。看來良鄉也是儒學之鄉。
“良鄉文廟,創建於遼太康年間(1075-1085),建立人大公鼎,渤海人,居遼中京大定府(內蒙寧城)。鹹雍十年(1074) 進士,任良鄉縣令,減省徭役,致力於農桑,修建孔子廟學。明萬曆七年(1579年)建成現在規模,但後來僅剩大成殿和一塊臥碑遺存,其它建築及文物均被毀。2002年,重修大成殿,2015年,復建大成殿東明倫堂三間及東配殿七間。”(來源網路)
大成殿,紀念孔子主殿,坐北朝南,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灰筒瓦廡殿頂。
大成殿前這塊橫著的碑—臥碑《敕榜諭眾碑》,長約2米,高1米,厚0.2米。碑首和碑座均缺失。臥碑上的字跡已不可辨,左邊刻“右榜諭眾通知”六個大字和一個“榜”字很清楚。我們猜測是不是放榜的意思。
實際上不是。
明清時期,各地府縣官學均有一塊臥碑,多立於明倫堂之左,碑上鐫刻諭示生員的學規。現在大都不復存在,剩這塊存碑就尤顯珍貴。
左上角方形類似印章,是九疊篆字日期落款。九疊篆是一種特別的篆書,其筆畫摺疊堆曲,均勻對稱。原流行於宋代的“國朝官印”字型,主要用於印章鐫刻。九疊篆書寫的是“洪武拾伍年”五個字,下面間隔分開的部分分別是“月”、“日”兩字。
長知識了!
大成殿內部情況。
為了弘揚傳統文化,由房山區文化活動中心與房山區文保所合作,修繕後的文廟建立成房山區圖書館國學分館、良鄉中學國學教育基地。
良鄉塔為良鄉標誌建築,原名“多寶佛塔”,又叫“昊天塔”,位於拱辰街道東關村附近的燎石崗上,現昊天公園內。塔,坐北朝南,五級樓閣式。塔高36米,平面八角仿木結構,空心磚塔。遠遠望去,每層塔中間開有一座拱券式門洞,其他面雕著直稜假窗。塔剎由須彌座、蓮花瓣、兩層圓形疊澀式剎身和寶珠組成。
塔最早始建於隋朝,與塔同時建造的還有一座法相寺。後來寺廟被毀,但塔儲存了下來。現存塔為遼鹹雍四年(1068年)復建。是北京地區僅存的完整樓閣式磚塔。
良鄉為什麼叫昊天呢?因為良鄉有這個昊天塔,以此得名,附近地名也依此而起。
楊繼業為宋捐軀後,屍骨被遼軍存放於昊天塔。楊六郎的部將孟良、焦贊為盜屍骨,火燒昊天寺(戲曲《孟良盜骨》),現良鄉仍有孟焦衣冢墓。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良鄉塔又叫昊天塔
民間傳說,唐太宗李世民率大軍徵高麗,中途路過良鄉,曾在昊天塔所在的燎石崗紮營。
北宋時期,幽州的守將肖幹,在昊天塔下擊鼓雷驚,出兵向宋軍挑戰。(《宋史》)
這裡原來是古戰場啊!現在是一片康樂的社群。
漫步在良鄉塔附近,村裡正在舉行壩壩宴!
清郭秉聰有詩曰:
燎岡如帶邑城東,古塔崔嵬聳碧空。
七級芙蓉標鳳句,千年舍利醞龍宮。
北瞻漢闕風雲會,南望周原雨露同。
隋代浮屠留勝蹟,登臨此日憶前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