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的挑釁愈演愈烈,中越兩國有過領土爭端的北部灣又被網友起底。
細心的網友發現,在2004年生效的中越北部灣邊境劃分協定中,明確了白龍尾島(又稱浮水洲島、夜鶯島)屬於越南。但是在歷史上,我國曾經實際管轄過白龍尾島兩年的時間,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而且白龍尾島上也生活著眾多華人,島上廟宇祭祀的也是我國東南沿海漁民常拜的媽祖、漢朝伏波將軍馬援,1877年,來自海南文昌的商人也曾經在該島上鑄造過一口銅鐘,修建過海公廟。
那麼為什麼2004年中越北部灣邊境劃分協定,卻把白龍尾島交給了越南呢?
接下來就帶大家走進,白龍尾島的前世今生。
歷史上的白龍尾島
由於晚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所以近代以來淪落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中國曾經割讓過許多領土,不過在一系列割讓的領土中,白龍尾島卻並不在名單裡。因為對於當時的清朝統治者來說,他們也許都不知道這個面積為三平方公里的小島存在於北部灣海域上。
儘管我國廣西漁民曾經長期在這片海域和越南漁民一起打漁,也在島嶼上留下了中國人的歷史遺蹟和活動痕跡,直到現在島上還存在有來自於兩廣之地的華裔,但是在晚清乃至民國出版的官方地圖中,都沒有標註出這個島嶼。
而且對於該島的稱謂也有多種,我國漁民稱呼其為浮水洲島,法國人將其命名為夜鶯島,越南人則叫它白龍尾島。
不過1996年,國家海洋局海洋戰略發展戰略研究所的李德潮先生撰寫過一篇文章,名為《白龍尾島正名》,在李文中,李德潮先生曾經言之鑿鑿地提出“夜鶯島(既白龍尾島)則是明、清以來,乃至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官方圖書對該島的稱謂。”
並且李德潮先生還寫道:“我國50年代以前發行的地圖上標名為夜鶯島(白龍尾島)”
且不說“夜鶯”一詞是個舶來品,來自於德國,直到晚清時期才隨著對外交流進入到了國內,就只看看晚清以來各代政府所釋出的官方地圖,我們也不難發現李德潮先生這幾句話的謬誤。
1887年,既光緒十三年,清廷釋出的《皇朝省直輿地全圖》中,北部灣海域空空如也,根本沒有標註出任何島嶼。十年之後,《廣東輿地全圖》中,亦未標明白龍尾島的位置,當時清朝政府把廣西稱為“廣東”。
進入到民國之後,歷年發售的中華民國地圖都沒有找到白龍尾島,反倒是1925年的《中華新形勢地圖》在角落中標註出了西沙群島屬於我國。並且在1948年《申報》第五版的《中國分省新圖》中,這一版中國地圖乃民國政府欽定地圖,同樣沒有白龍尾島。
如果說以前的地圖精度不足,那麼晚清出版的幾份地圖中,面積僅有1.89平方公里的斜陽島(又稱蛇洋州、小蓬萊)都被標註,面積達三平方公里的白龍尾島卻被遺漏,說是地圖精度不足未免有些不盡人意,牽強附會之嫌。
那麼為什麼晚清政府和民國政府沒有在地圖上標註白龍尾島呢?
近代以來北部灣的劃分
為什麼晚清政府和民國政府沒有在地圖上標註白龍尾島,要從法國人對越南的殖民統治和對晚清政府的壓迫說起。
1887年,也就是光緒頒佈《皇朝省直輿地全圖》的同一年,清政府和侵佔越南的法國人簽訂了《中法續議界務專務》,規定了一條“茶古線”,既現在的東經108度3分13秒線。這條線以西的北部灣地區歸屬越南,以東歸屬清政府。
而白龍尾島,就在茶古線以西。所以《專務》雖然沒有明確劃分該島的歸屬,但是從名義和法理上,白龍尾島確實是被劃分給了當時被法國人殖民地越南。不過雖然白龍尾島被劃分給了法屬越南,清朝政府的陸上邊界卻朝南多偏移了一點。由於越南境內許多人畏懼法國人的殖民統治,所以在簽訂《中法續議界務專務》時,不少地區都主動提出了歸屬清朝管轄。
這也是後來為什麼繼承了法屬越南法理的現代越南,認為中越陸上邊境線劃分有爭議的原因。
並且出於交換,法軍撤離了廣西白龍尾半島,將該半島交還給了晚清政府。是的,事實上在地理中有兩個“白龍尾”,一個是廣西的白龍尾半島,一個是北部灣上的白龍尾島。
不過對於當時的清朝漁民和越南漁民來說,都沒有什麼大的影響。雙方還是一起在白龍尾打漁休息。
近代真正開始對北部灣產生影響的時間,是二戰前後。
1931年,法國人不滿足於北部灣以西,並且為了跟日本在南海地區爭奪殖民地,捏造了越南對西沙群島擁有“現有權”,公然提出了領土要求。然後法國又非法派兵搶佔了南沙群島的九個島嶼,釋出了佔領通告。
在這個問題上,中華民國政府還是難得的硬氣了一把的,儘管在1937年釋出的駁斥案文中再一次承認了對中國不利的茶古線,但是卻因此保住了更為重要的西沙群島。
1945年日本投降之後,盟軍原本準備讓越南全境,包括白龍尾島的日軍,向國民黨政府投降,但是蔣介石為了討好法國,在重慶秘密會見了法國駐民國大使,承認了法國在越南的殖民權益,再次將茶古線以西海域讓給了法國。
1946年2月,法國重返越南,實際掌控了整個越南全境,重新在白龍尾島上派遣了駐軍。
不過兩年之後,雖然國民黨政府釋出的地圖中沒有標註白龍尾島,但是在南海地區所畫的十一段線卻將白龍尾島歸屬在了中國境內,雖然當時該島處於法國人的實質統治中。
自此,白龍尾島以及北部灣在近代的邊境劃分問題告一段落。那麼,我國曾經實際管轄白龍尾島那兩年是怎麼一回事呢?
北部灣的塵埃落定
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發現,從晚清到民國,中國一直都沒有在實際上對白龍尾島進行管理,這一現象直到1955年才被首次打破。
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即將解放海南之際,許多海南島上的國民黨餘孽逃亡到了白龍尾島上,由於當時法國人在越南還沒走,為了避免引起國際糾紛,所以解放軍對逃到島上的國民黨殘敵只能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1954年越南抗法戰爭勝利之後,海南軍區於1955年帶兵上島,剿滅了當時盤踞在島上的國民黨頑匪,並在當地設定了隸屬於廣東省海南行政區的政府辦事處。不過由於當時我國和越南還處於外交親密階段,所以兩年之後在越南政府的談判要求下,海南軍區將白龍尾島還給了越南。
除了中越友好的外交關係之外,將白龍尾島移交給越南還有一個理由就是越南戰爭。由於1957年越南正在和美國打越戰,所以這次移交是秘密進行的,越南人在島上修建了大量雷達站,用來偵察海上飛來的美國戰機。
抗美援朝之後美國人不願意跟我國有正面交鋒,所以對於我國實際控制的白龍尾島並沒有給予過多的關注。這使得越南政府在北部灣有了一個異常穩固的偵察點,有力支援了越南戰爭中北越的作戰行動。
只可惜相較於我國的大國氣度和胸懷,越南實在是一個狼子野心的跳腳小國。越南戰爭還未結束,南越政府就跟當年的法國殖民政府一樣,妄圖在西沙染指中國的固有領土。
如果說白龍尾島是由於歷史上中國對該地區的忽視和認知缺失,讓給了越南,但西沙是無可爭議的中國領土,南越政府的行為自然是不能容忍的。
1974年,人民海軍在西沙擊斃入侵的南越海軍一百餘人,擊沉擊傷南越艦船四艘,並收復了三座被南越侵佔的西沙島嶼。
越南戰爭結束之後,上臺的黎筍集團開始反華,全然忘了過去幾十年裡中國對越南的援助,開始憑藉著白龍尾島不斷地蠶食我國的北部灣海域,並將自己的手伸向了我國廣西和南沙群島。
1979年對越反擊戰和1988年南沙海戰之後,越南意識到了中國在主權領土問題上的堅定立場,開始在北部灣和南海地區有所收斂,不過此時白龍尾島已經徹底在越南的掌控之中,在現代國際秩序已經較為牢固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急需和平發展環境的我國也無意去和越南人打仗了。
畢竟相較於三平方公里的白龍尾島,西沙和南沙對於我國來說顯然更為重要,我國周邊和平的發展局勢更為重要。
時間邁入新世紀之後,關係緩和下來的中越兩國完成了對北部灣的劃界。原有的茶古線被廢除,一條更加合理的邊界線在北部灣的地圖上被劃了出來,中越兩國平分了北部灣海域,並將中間的公海劃為了兩國的共同開發區域。
海南島和西沙由此獲得了大片可以被開發和作為戰略緩衝區的海域。
白龍尾島也在這次劃界之中明確歸屬給了越南,結束了自己歸屬不清的歷史地位。
2004年,中越北部灣劃界協議正式生效。
事關國家領土,事關民族感情,事關國家利益,海上劃界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越北部灣的邊界劃定是我國發展的現實需要,也是解決領土遺留問題的歷史需要。
在國際海洋制度越來越完善,國際秩序越來越井然的當今,對於如白龍尾島這樣確實有爭議有含混的領土,一味地要求寸土必爭顯然是不現實的。
更何況我國一向是一個講道理的國家,一個有明確外交準則的國家,這是中國所獨步領先於世界的,白龍尾島在歷史上確實沒有辦法達成“自古以來”的條件,那麼交給越南買他一個面子,換來海南島和西沙的戰略緩衝地帶,也並不是不可以接受的事情。
但是如果有國家想不講道理,妄圖挑戰中國的固有領土,那中國政府以及中國人民,自然也絕不會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