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良師益友,利於遠邪近正、修身立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胸外科譚黎傑主任,將用自己的人生故事,闡釋身為一名外科醫生,如何從行為養成習慣、從習慣形成品質,從品質培養和造就自我修養的歷程。
受教於醫學領路人
在譚黎傑主任的醫學生涯初期,有三位醫學領路人對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分別是張延齡、王承培和石美鑫三位教授。
“拆線時,你是怎麼下剪刀的?”
張延齡教授曾是上海醫科大學醫學系主任、華山醫院外科研究室主任。他非常重視教學,堅持親自帶自己的學生。
“按步驟做手術?No!”
精細解剖的概念最早是從王承培教授那裡學到的。王教授人很儒雅,幾乎不怎麼發脾氣,王教授常說:我們不是在按照步驟做手術,而是按照解剖在做手術。他實際也是這麼做的,一步步推進,沒有一點浪費的動作。
在患者身上的每一分鐘都彌足珍貴
譚黎傑主任1993年到科裡時,胸外科剛剛分出來,石教授已經是75歲高齡了。在這之前‘胸心不分家’時,正趕上外部環境也處於特殊時期,條件非常艱苦,當時的條件下,人工心肺機只能工作15分鐘,可以說沒有一點可以浪費的時間。這也讓石教授養成了迅速、果斷的習慣。能15分鐘解決的絕不會拖到16分鐘。
這三位領路人用他們的實際行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剛邁入外科學大門的譚黎傑主任,對於他行為習慣的養成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他感慨,每位外科醫生其實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怎麼下筆畫、畫什麼,直接影響了未來這幅畫的價值。
思考西方醫學精髓
在美國進修的經歷使譚黎傑主任意識到,作為一名外科醫生,僅僅是懂得如何做手術是遠遠不夠的,怎麼在診斷思路、治療策略上學習和提高也是一種修為。既然是外科醫生,還是應該到西醫的發源地——西方去看一看。
2003年,譚黎傑主任曾前往美國華盛頓醫學中心Barnes-Jewish醫院進修,觀摩過GA Patterson教授的手術。想起在美國的那段經歷,帶給他更多的,是對‘邏輯思維(logic thinking)’和 ‘策略(strategy)’的思考。
在美國,沒有“疑難雜症”,也沒有“專家門診”
在譚黎傑主任的心中,美國進修的這段經歷之所以寶貴,是因為他學會了另一種思考問題的方式,這也直接影響了他接下來在工作中做出的一系列改變。
改變慣有思維模式
1990年,英國愛丁堡大學的醫生最早在世界上應用胸腔鏡開展食管手術。國內最早是1997年臺州醫院的一位醫生開展的嘗試。之後的十幾年裡,因為操作複雜、難度高,國內一直難以推廣開來。譚黎傑主任偏偏就是那個“想來點改變”的人。
“首創不等於原創”
2004年,譚黎傑主任從美國回來,正趕上可以獨立帶病床的好時機。那時剛34歲,心裡有幹勁,時間又相對寬裕,他開始琢磨,那些別人做過的就不要再重複做了,得做點創新的東西。
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他與團隊在國內首創了側腹臥位的新手術體位。這除了符合食管自身的解剖特點,還利用了肺在這種體位下因重力作用自然下沉的優勢,從而使食管手術流程更加通暢,手術時間也明顯縮短。
“改良亦不等於原創”
原先的食管癌胸搶鏡手術多采用的是雙腔插管的麻醉方式,對於麻醉醫師的要求比較高。為了減少這種‘依賴’,譚黎傑主任專程去澳大利亞觀摩過當地醫生的單腔插管麻醉。由於這種麻醉方式價格昂貴,譚黎傑主任回來以後,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做了改良,嘗試了一種符合我國國情的單腔插管麻醉方式。
有了這種改良,原本肺功能不全的患者也能獲得手術機會,肺損傷進一步減小,肺炎發病率也明顯降低。而這在中國更大的意義還在於,因為麻醉方式相對簡化、利於推廣,甚至基層醫院也有可能開展。
雖然譚黎傑主任一直在強調,他做的這些只是改良,僅能稱得上是國內首創,遠非原創,但這些年來,他在將國際微創新技術與中國國情相結合進行技術創新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工作,有目共睹。
敢於嘗試新的事物
當被問起這些年來的遺憾時,譚黎傑主任回答說,自己還算幸運,這些年來基本沒有走過什麼太大的彎路。同時,他也指出,醫學本身是無法回頭的,患者是最好的老師。不是所有問題都能透過試驗解決,但流傳下來的,經過了時間的驗證。
譚黎傑主任喜歡接受新事物,也敢於嘗試新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我覺得自己這些年來越來越趨於保守了,但總體來說,我還是喜歡接受新事物,也願意琢磨、敢於嘗試點新東西。”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