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幾年裡,智慧手機領域裡最內卷的功能,一定是影像。
如果說早年還只是國內公司喜歡打打影像宣傳,近年來那可不只是中國公司,而是全球廠商一窩蜂,給新機找競爭力必定先拿影像開刀。
大廠商如蘋果,直接給iPhone 13足以超越iPhone 12 Pro的影畫素質,一些玩家會把這種行為稱作“背刺”,讓去年花大價錢買旗艦手機的使用者顯得很虧;三星則成了手機畫素競賽當前的勝出者,大底片,高畫素,與光學規律同在;而手機領域的小玩家索尼,乾脆就不參與消費級手機的競爭了,直接拿出了接近一臺自家“黑卡”相機的手機,定價上萬元,只因它能成為專業攝錄裝置,還搭配了外接監視器等估計只會在電影片場能看到的奇怪東西。
當然更不用提我們的公司了,他們招兵買馬,與產業鏈上下游的公司合作,拉攏老牌攝影器材品牌,甚至開始自己定義晶片,只為讓手機拍照再往前走那麼一點點。
爭影像能力,這樣做好嗎?
開宗明義,手機行業的效能競賽,是消費者喜聞樂見的。手機廠商之所以重金投向影像,包括硬體、演算法與軟體體驗等方面,甚至圍繞影像系統構建智慧手機的外觀形態與設計,它不是為了打造某種噱頭,而是的確消費者先有需求,廠商們才在這個領域達成了投入的共識。
最終受益的還是消費者。手持夜景與暗光、虛化與鏡頭效果、人工智慧計算的畫面最佳化……在過去的幾年裡,這些功能一遍遍出現在新品介紹與產品測評中,也讓你在社交網路裡看到的照片一年比一年更清晰、更鮮豔。
是技術的進步,給了廣大普通消費者發揮創意的基礎。但硬體與軟體演算法的極端競賽也帶來了一些顯著的問題——也正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我們才覺得好像手機廠商們“內卷”了起來。
首先,是硬體投入的畸形。光學規律告訴我們,如果想拍出質量更高的照片,你就需要更大的感測器、更長更大口徑的鏡頭(對於長焦鏡頭更是如此),它們當然會帶來一系列麻煩:機身更厚、硬體排列也要為攝像頭讓路,連帶著手機背面的設計變得非常微妙,碩大的影像模組成了手機的“活廣告”,但其實只是不得已而為之。
在2021年,手機的感測器尺寸已經逼近1英寸,這是給數碼相機用的底片(開篇索尼那臺),但在數碼相機上,與它搭配的可是一枚伸縮變焦的大鏡頭,強行下放到手機上,小小的鏡頭模組可能並不能發揮它的全部實力(實際上它的靜態照片拍攝質量的確沒有硬體那麼亮眼)。
越來越複雜的影像模組,也反映在整機的成本比例中。在iPhone 13系列釋出後,NIKKEI Asia對它進行了拆解和成本分析,發現在一部iPhone 13 Pro Max的438美元成本中,攝像模組就佔到了其中77美元,佔比17.6%,僅次於昂貴的螢幕。
消費者對影像能力的追捧,早已被產業鏈標明瞭價格。
第二,是演算法的用力過猛。之所以說索尼手機沒能把大模組變成高畫質,很大程度上說是演算法拖了後腿。而業界也有硬體湊湊合合,專靠演算法打天下的“手機公司“,就是谷歌——拿單個鏡頭拍長焦,然後用演算法算出來清晰度,這就是計算攝影在手機裡的一個相當激進的應用。
計算攝影是非常偉大的發明。美顏、降噪、HDR、夜景多幀合成、防抖……這些功能的背後都離不開計算,它修補了攝影的光學規律,其意義可能與從膠捲到數碼的時代升級比肩。
但演算法也不是萬能的。之前有個段子,說有人在網上買了蔬菜不太新鮮,需要跟商家討論售後,於是用手機去拍那些不太新鮮的蔬菜,但過於聰明的手機把蔬菜又最佳化回了新鮮的綠色——拍不出壞蔬菜和霧霾天的演算法,失去了拍攝的真實性。
而如果拿手機去做攝影創作,演算法還有一個隱性的問題:風格單一,並且是個無從解釋的黑盒。相似的場景下,比如拍一道菜,你拍出來的東西,會與同款手機使用者大同小異。個人的表達也就無從談起。
最後,就是內卷的根源,影像投入的邊際效應。手機廠商的影像競賽已經到了大量投入才有產出的階段,廠均上千人、幾千人的影像技術團隊成了標配。但對消費者來說,手機的能力自然是多多益善,只不過很可能已經過剩了——換句話說,在技術能力已經超越了大多數人的使用水平後,讓消費者學會創作、愛上創作,成了一種更高效的提升手段。
它不技術,但管用。
向攝影史找答案
攝影術誕生之初,純粹是一門技術活——第一張銀鹽照片、第一張彩色照片、從銀版照相到膠捲……這都是在人類第一張照片(1826年)誕生的頭一百年內發生的事情。最早的攝影藝術作品,可能來自於19世紀50年代,當時的照相的清晰度很差,當時的藝術家們就把它當作某種油畫的複製品,這就是當初的“畫意攝影”,當時甚至有一種言論稱,“懶惰而沒有天賦的畫家們可以成為攝影師”。
《兩種生活》(Two Ways of Life),1857年,蛋白印相工藝,奧斯卡·古斯塔夫·雷蘭德
而隨著每一項技術的突破,攝影就變得大眾了一些,更多的藝術家加入進來,用攝影術做出更多風格的創作,直到攝影藝術成為一株參天大樹,由攝影術衍生而來的電影,也成為今天大眾娛樂的範本。
攝影史點到為止。我們要關注的是:手機攝影從無到有、從拍下來到拍得極致,只用了二十年,它同樣經歷瞭解決技術問題、從靜態到動態、成為大眾藝術的過程。
2000年,第一款裝了攝像頭的手機由夏普釋出,它僅僅有11萬畫素,與早年的攝影術比模糊不遑多讓,而今天手機的影像質量已經不必贅述。移動影像濃縮了攝影兩百年從技術到藝術的歷程,又在短短二十年間將影像創作者規模擴大上千倍,讓“人人都可以成為創作者”,但技術突破的速度遠超過社會接受它的速度。
這就帶來了一個問題:怎麼讓人學會拍照?
答案在攝影師那裡。馬丁·帕爾就是一位積極擁抱移動影像的紀實攝影大師。但你看他的作品,你也許就會產生“我上我也行”的錯覺,這些都是再正常不過的生活照,為什麼到了他的手上,就變了一副荒誕、魔幻的惡趣味,又能表現出人與社會之間的真實關係?
馬丁拍了特別多的景點、城市與人,說“這些你們覺得陳詞濫調的東西,都是我喜歡的”;一百多年以前的攝影師小心翼翼地模仿油畫,而到他手上,真實的事物呈現出更強的感染力,幽默、諷刺、批判或單純的美。
可以想象,當這樣一位攝影師拿起手機,他就變成了藏在人群中的普通人——和你沒有什麼區別。“手機讓攝影師有了某種匿名性”馬丁也這樣認為。
傳統攝影走向藝術,依靠的是一代代藝術家的創意、器材的提升,和討論創作的平臺,它往往是影展、雜誌與沙龍,在移動攝影的時代,除了社交網路的“商業互吹”以外,我們也許也該向攝影史學習一點什麼,比如影展,也是一個頗具歷史氣息的名詞。
就在最近,一組馬丁用手機拍攝的照片,登上了一場特殊的影展,vivo VISION+影像年展,這是vivo在過去兩年間堅持舉辦的VISION+影像計劃的一部分,而馬丁除了為VISION+影像計劃貢獻了一組他的作品外,更在今年VISION+手機攝影大賽中擔任評委。
☞ 向左滑動檢視
的確,是手機廠商再做一遍這些工作的時候了,用看似老派的影展和沙龍,在移動影像時代讓攝影藝術再度大眾、更加大眾。
VISION+影像計劃,時代交點的樣本
為了讓手機消費者理解創作,比賽與教學,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但我們還需要解決一個問題:手機影像創作,到底是什麼?
vivo用VISION+影像計劃給出了他們的答案。他們認為,影像技術需要擁有生活的溫度。人性化的專業影像實力,不是為了證明引數,而是讓每個人可以更敏感地捕捉當下,迴歸對日常和個體的關注,重獲對日常的感知力,享受創作的樂趣。
馬丁也說,雖然影像風格和媒介都已經大為不同,但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攝影的核心依然應該是講故事的能力。在VISION+手機攝影大賽的官方花絮中,馬丁就漫步在街頭,用vivo手機記錄下周圍的人與社群的事情與情感。
在vivo VISION+手機攝影大賽裡,專業組的比賽,就被分成了事件、創意、關注三個分組,其中事件與關注兩組,都著重於紀實與記錄。
☞ 向左滑動檢視
比賽中,事件組的冠軍是一張名為《洪水時期的公交車》的照片,攝影師,也是一名搜救隊員的商華鴿用手機拍下洪水中市民乘坐剷車透過街頭的照片。照片成了時間的縮影,而智慧手機,成了我們留下珍貴史料的關鍵工具。
人像攝影師肖全,是VISION+手機攝影大賽的另一位評審。他同樣認為,手機讓人人都可以成為一個記錄者。在移動影像普及的時刻,衡量一張好照片的標準,仍然在於它本身是否能夠給人帶來感動。用自己的心去感受這個世界,其實這就是攝影師該做的事情。
從少數人才能享受的技術,到每個人都擁有創作能力的大眾藝術,這正是時代賦予智慧手機的意義之一。這與vivo舉辦了兩年的VISION+影像計劃不謀而合,VISION+的主張,正是“每個人都是創作者”。
在進入智慧手機領域的十餘年裡,vivo長期致力於影像能力的積累,並在近年來連續推出微雲臺鏡頭、自研影象處理晶片等關鍵技術;但我們也可以發現,伴隨著軟硬體技術的進步,移動影像的終局,漸漸指向了技術背後的目的:創作。
藉助這個平臺,vivo也得以近距離聆聽創作者們的真實需求反饋。比如,在去年的第一屆VISION+手機攝影大賽裡,曾經有創作者提出,他們往往需要定幀拍攝,比如每秒60幀、90幀,但當時的手機通常會因為光線的變化而自動調整,但在接到反饋後,下一代vivo手機就已經能滿足創作者更細膩的需求。
正因為這一個個細節,在移動影像從解決技術問題,走向輔助大眾創作的關鍵路口,vivo的 VISION+影像計劃,成了在裝置工作之外的關鍵補充。在百年攝影史裡,廠商、雜誌等辦過大大小小的影展,今天,手機廠商、社交媒體接過了他們的接力棒。
這是一個漫長的、全行業都需要投身其中的工作。蘋果曾經用Shot on iPhone的話題,在社交網路上讓普通人也獲得用手機創作與分享的樂趣;而在時代的交點上,vivo用VISION+影像計劃,給行業和消費者帶來一些值得思考的趨勢變化。
更重要的是,藉助一系列的影展、線下課堂,vivo向消費者展示的,從一個專注技術的裝置提供者,變成一個主張“人文之悅”理念文化品牌。事實上,一家公司達到一定規模後,往往會變成某種文化符號,而在今年,vivo手機出貨量連續三個季度保持中國手機市場第一,而在全球,也逆勢增長成為全球第四位,是時候做一些“務虛”但更重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