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2021年12月18日晚,中植企業集團釋出訃告稱,解直錕先生,因心臟病突發搶救無效,於2021年12月18日9時4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61歲。
據公開資料顯示,解直錕是著名歌手毛阿敏的丈夫、前中央匯金總經理及中投公司副總經理解植春的胞弟,2021年,解直錕以260億身價,登上胡潤百富榜第241名。2020年11月3日,以7.6億元人民幣捐贈總額位列《2020胡潤慈善榜》第6位。 在名利雙收之際,心臟病突發奪去了他寶貴的生命,如此也將心臟病這一“頭號殺手”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
實際上,近年來,由於心臟病猝死的案例屢見不鮮,且發病情況呈年輕化趨勢。據2021年7月釋出的《中國心血管健康與疾病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數3.3億;死亡率仍居於首位,高於腫瘤及其他疾病;農村、城市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分別佔農村、城市總死亡的46.66%和43.81%,也就是說,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於心血管疾病。
那麼,面對這一嚴重危害百姓健康的重要疾病,普通人該怎樣預防?患者又該如何做好心臟康復治療呢?
猝死往往源於生活方式轉變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看著非常健康,卻會在某個時間出乎意料的死亡現象。這些人其實大多數患有心律失常、血管疾病或者心肌病變而不自知。當其長期處於壓力過大、運動量少、生活不規律、熬夜玩遊戲、午夜過度飲酒等生活狀態中,都有可能導致心臟驟停猝死的現象。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心內科張俊峰教授此前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心臟病包括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各類心肌病等,其中,冠心病包括心絞痛、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值得注意的是,4/5以上的心血管疾病死亡是由於心臟病和中風,1/3以上的死亡發生在70歲以下的人群中。
“從預防學上來看,很多疾病的發生源於生活方式的轉變,心臟病中的冠心病為例,這就是其中非常典型的一種。伴隨著冠心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西方已經把它定義為中老年人群頭號殺手。而在國內,冠心病的治療同樣是心血管科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張俊峰教授說道,冠心病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由於供應心臟的動脈冠狀動脈發生硬化後,血管腔變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引起,患者胸痛、胸悶,嚴重可死亡。
其中,比較常見的心絞痛。心絞痛是指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症。臨床表現為胸骨後部壓榨性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上肢等左側肢體持續時間短,約三到五分鐘。發病的誘因主要包括負荷增加,運動過量、激動等。緩解方式包括就地休息,服用硝酸酯類藥物等。心絞痛發作時,患者常常會出現臉色蒼白、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等非特異性體徵。
近年來,心絞痛、急性心肌梗塞日益增多,在各大醫院心內科病人中冠心病佔50%以上。這就要求提前進行規範化的診斷及治療。如此,根據《“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要求,健康中國的實現,需要全方位的佈局。我國心血管健康的防控工作,不僅需要疾控部門、臨床醫生、政策制定者,企業和媒體同樣要承擔應有的責任,向公眾傳播心血管健康知識,增強公眾對心血管疾病的認識,使社會不同部門實現心血管健康防控的整體聯動。
如何及時應對心臟病突發?
導致心臟驟停的疾病有很多,冠心病就是不容忽視的一環,如此使得冠心病的診斷變得至關重要。根據公開資料,目前,臨床針對冠心病的診斷方法主要是根據臨床表現(包括症狀和體徵)、心肌酶學檢查和心電圖的變化特徵來診斷。有條件的患者可作運動試驗、核素心肌灌注顯像、超聲心動圖、冠狀動脈造影等檢查。
在瞭解冠心病的症狀之前,患者及家屬還需要關注引起冠心病發病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與性別(40歲后冠心病發病率升高,女性絕經期前發病率低於男性,絕經期後與男性相等)、高脂血症、高血壓、吸菸、糖尿病、肥胖症、久坐生活方式以及遺傳、飲酒、環境因素等。
“心臟病高危人群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關注,他們往往具備以下症狀:勞累、體力活動、精神緊張、寒冷及進食過飽時出現胸骨後或心前區悶痛,或緊縮樣疼痛,向左肩、左上臂放射,持續3-5分鐘,休息後自行緩解者;反覆出現髒脈搏不齊,心跳過速或過緩者;陣發性胸悶憋氣,心悸、呼吸困難;用力排便、緊張或性生活出現心慌、胸悶、氣急或胸痛不適者。” 張俊峰教授認為。
在確診後,患者也需要實現正規治療,例如,冠心病的治療方法具體包括:
一是,藥物治療。透過服用藥物來治療冠心病是最為簡單的一種方法。況且,目前在臨床上也有可以治療冠心病的藥物,其可以很好的幫助緩解疾病的症狀,進而可以幫助穩定病情。但是服用藥物一定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才好,也就是謹遵醫囑,根據患者自己的情況來做判斷,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二是,冠脈搭橋手術。該手術首先要從患者身上的其他部位取一部分血管,把它接在冠狀動脈的兩端,這樣做使血流可以繞道而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手術不適合做過已經做過支架手術的患者。
三是,介入治療。對於患有單支血管病變、穩定型心絞痛的患者來說,需要透過使用介入治療的方法,它可謂是治療冠心病的最佳選擇。這樣做的目的是透過這種方法,對患者的創傷度是很小的。在現代社會,這樣的方法被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
被忽視的急救措施亟待關注
心血管健康不單純意味著救治這一個環節,需要綜合考量、全面管理。如救治能力、危險因素暴露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尤其是有多種慢性疾病的老年人,血管質量差,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纏身,因此,在冬季,老年人一定控制好基礎疾病,不要搬抬過重的物品。不要在過飽或過飢的情況下洗澡,洗澡時間不宜太長,注意保暖,在醫生的指導下定時服藥。一旦發生心梗,因立即撥打120急救,如失去意識,家人可在旁進行心肺復甦,一直堅持到急救人員到場。
不僅如此,對於普通人群而言,面對身邊陸續出現的心臟病驟停情況,瞭解急救措施也成為一大關鍵。實際上,不少學校已經將急救知識納入校園安全範疇,《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也明確提出,將急救知識等納入中小學考試內容。
除此之外,面對突如其來的心肌梗死,患者本人和家屬的舉措也至關重要。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孟舒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介紹,心肌梗死前血管裡的斑塊就像水管中的垃圾,處於漂浮狀態,一旦堵塞便會引起胸痛。在完全堵死前的兩三天內,會有頻發的胸痛感受,還會產生壓迫感、焦慮、無法呼吸、噁心或嘔吐等症狀,有的患者也會出現頸部、下頜部、咽部以及牙齒等身體其他部位的疼痛。如果這些症狀頻繁發生,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家中備有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兩次,若症狀仍然沒有消失,應立即撥打120急救電話,去有胸痛中心的大醫院就診。
及時的預防及治療也必不可少,在日常生活中,大眾應注意五大問題:堅持長期服藥,不突然停藥,定期就診複查;養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堅持適量體育鍛煉,避免做劇烈運動,防止肥胖,戒菸限酒,不多飲濃茶及咖啡等;保持心情舒暢,樂觀開朗,避免劇烈的情緒波動;合理膳食,低鹽低脂飲食,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飲食不宜過飽,提倡少食多餐;保持排便通暢,防止便秘。
“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我們的醫療水平會越來越先進,治療心臟病的方法也在隨之增多。方法一多,在選擇上就要謹慎起來。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要選擇不同的方法,一定要因人而異的來治療。而這需要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之後才可以確定。當然患者也不用恐懼,日常生活習慣上要注意起來,注意健康飲食,在情緒上也要多注意。”張俊峰強調。(作者:季媛媛 編輯:朱萍)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