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華夏上下五千年,古人憑藉智慧創造出許多有顏值又有匠心的藝術珍品。
從實用的生活用品到裝飾性較強的文玩擺件,都彰顯著古人的審美意趣,風雅而精緻。
還有一些神奇的寶貝,從外觀到內在都強勢吸睛,外形和顏值逆天,內部構造同樣逆天!任誰看了都不禁感嘆一聲:真是妙啊!
吸杯
顧名思義,“吸杯”就是帶吸管的杯子,這和我們今天喝水用的吸杯有異曲同工之處。
清光緒 粉彩荷花吸杯 湖北省博物館藏
圖源:動脈影
吸杯自帶固定吸管,吸管的末端接於杯底中心,透過一個圓孔與杯內相通,管身斜伸附著於杯側。
“
吸杯,做蓮蓬、蓮葉互動相連狀,別有蓮莖,莖之中有孔,可吸飲。
——徐珂《清稗類鈔》
”
清光緒 粉彩荷花吸杯 湖北省博物館藏
圖源:動脈影
這件光緒年間的粉彩荷花吸杯整體造型是盛開的蓮花,像荷梗一樣的杯柄呈綠色,實則是中空的吸管,杯底有一圓孔與荷梗相連,造型別致,頗具雅趣。
粉彩荷花吸杯也稱“秋操杯”,是光緒年間為紀念清軍秋季操練而特製的紀念杯。
光緒年間共舉行過三次大型的秋季軍事演練,分別在河北、河南、安徽,即“河間秋操”、“彰德秋操”、“太湖秋操”。
如今,河北省博、河南省博和湖北省博分別藏有一件粉彩荷花吸杯,三件文物形致基本一致,是我國官窯中少見的帶有紀念性質的作品。
清光緒 荷葉吸杯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圖源:老豬的碎碎念
唐 鎏金銀荷葉吸杯 陝西曆史博物館藏
圖源:動脈影
古時就有“取荷葉盛酒,以簪刺葉與柄通”,因此最早的吸杯多為荷葉形外觀。
除荷葉杯形外,還有龜形、鴨形。比如故宮博物院的白瓷鴨形吸杯,杯身呈臥鴨狀,以雙足形成底座,鴨頸作為吸管,且在杯底的出水口上覆有飲水龜作為貼飾,很多吸杯杯底的圓孔處都塑有立體的龜、鴨、魚等,以其身軀擋住孔口。
“
鴨縮頸合翅呈伏臥狀。背上為海棠花式口,腹內底部伏一小龜,龜身下有孔通向鴨嘴為流。鴨雙足即為器足。
——《文房清供》
”
左:白瓷鴨形吸杯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右:唐三彩深腹吸杯 鄭州大象陶瓷博物館藏
江西省博物館的這隻荷花吸杯,器型精巧,杯底的出水口有一隻小青蛙,小巧玲瓏,完美地擋在出水孔處:
清 綠釉荷葉型吸杯 江西省博物館藏
德化窯位於福建德化,宋元時期就開始燒製青白瓷和白瓷。由於靠近福州和泉州的港口,德化窯生產的瓷器透過海路遠銷東南亞、南亞、西亞等地。尤其地白釉瓷器,在明清時期風靡歐洲,因此有了“歐洲白瓷之母”的美譽。
這件白釉花瓣口吸杯色彩晶瑩,質地溫潤,胎制堅實緻密,俗稱“糯米胎”。釉表面剔透光滑,被稱為“象牙白”。杯底一隻小螃蟹擋在出水口,活潑可愛:
清 德化窯白釉花瓣口吸杯
廣東省博物館藏
圖源:動脈影
上海博物館“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展”中展出了一件唐代的白釉綠彩貼塑魚紋吸杯。
敞口,弧腹,折腰,喇叭形高足。外壁貼塑一根長管直通底部,長管中空,杯內底有一小圓孔與管相通,孔上置一條遊動的小魚,同樣為白釉綠彩,與杯身融為一體,巧妙靈動,獨具匠心。
唐 白釉綠彩貼塑魚紋吸杯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圖源:卡拉·蔡
“
歷城北有使君林,魏正始中,鄭公愨三伏之際,每率賓僚避暑於此。取大蓮葉置硯格上,盛酒三升,以簪刺葉,令與柄通,屈莖上輪菌如象鼻,傳吸之,名為碧筩杯。歷下學之,言酒味雜蓮氣,香冷勝於水。
——唐·段成式《酉陽雜俎·酒食》
”
在唐代,吸杯也稱為“碧筒杯”,是古人宴飲烹茶的用具,同時也是賦詩吟詠的物件。
元代詩文家張雨曾作《碧筒飲》:“飲水龜藏蓮葉小,吸川鯨恨藕絲長”,描述的就是龜形吸杯。還有戴叔倫的《南野》:“茶烹松火紅,酒吸荷葉綠”;蘇軾的“碧筒時作象鼻彎,白酒微帶荷心苦”,描述的則都是荷葉吸杯。
明 陳洪綬《隱居十六觀·澆書》中的碧筒飲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轉心瓶
在清三代的御窯瓷器中,乾隆朝以其崇尚奢華富麗的審美時尚使人印象深刻。這一時期,受到走馬燈的影響而創造出的轉心瓶是當時陶瓷燒製技術水平的極高體現。
清乾隆 黃地青花纏枝花紋轉心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轉心瓶是透過子母榫鉚結構把內瓶和外瓶連線在一起,且內瓶可以轉動的觀賞用瓶。
一般情況下,外瓶或套瓶多有鏤孔,內瓶則繪有各種內容的開光圖案,比如四季景物、花鳥魚蟲、山水人物等。在轉動外瓶時可以透過鏤孔看到內瓶的內容,以達到“觀有限而意無窮”的妙意。
“
瓶之腹玲瓏剔透,瓶內更有一瓶兼能轉動,若是者,名曰‘轉心’,乃內府珍裳殊品也。
——許之衡《飲流齋說瓷》
”
清乾隆 粉彩暗八仙紋雙耳轉心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轉心瓶的燒製工藝極為複雜,要把外瓶的底部製成雞心狀的鈕,內瓶底部製成雞心狀的槽, 鈕和槽必須絕對吻合才能實現轉動。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內瓶和外瓶的乾燥率,以及燒製完成後的收縮率,稍不注意就會影響內外瓶之間的吻合程度,因此成品率極低。
《內務府造辦處檔案》:“十八年五月十二日……傳旨……江西燒造門龍舟、燈觸人旋轉瓶一件…,十九年初四日送到。”燒造一件轉心瓶耗時半年之久,由此可見難度之大。
清乾隆 黃地粉彩鏤空干支字象耳轉心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轉心瓶”又稱“旋轉瓶”、“套環瓶”。乾隆時期,除了生產有轉達心瓶外,還生產轉體瓶,二者的差別是轉心瓶以內瓶轉動為特徵,而轉體瓶則以套在外面的瓶身轉動為特點。
許之衡的《飲流齋說瓷》中言:“乾隆一朝則華縟極矣,精巧之至,幾於鬼斧神工”
清乾隆 天藍地開光鏤空粉彩轉心瓶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根據清代的文獻記載,存世的轉心瓶數量稀少。正是因為轉心瓶的每個零部件都要經過精心計算和反覆燒製,再根據樣品燒造中出現的問題逐一加以調整和完善,才能在若干成品中挑選出紋飾、色彩、樣式都近乎完美的作品。
鬼工球
“鬼工球”取“鬼斧神工”之意,又稱“牙雕套球”、“同心球”,是用整塊象牙雕刻而成,其製作過程相當繁複,工藝要求極高。
早在宋代就已出現3層套球,逐層鏤空,圖案花紋精細巧妙,每層薄厚均勻,均能自由轉動。
清 象牙雕龍紋鬼工球 東莞市博物館藏
圖源:蘇李歡
根據《格古要論》記載,鬼工球最初的功能是用來解謎。使用小棍調整每層球上不同的圖案,透過球上的孔洞進行校準。
但相比之下,鬼工球更大的價值在於其藝術性和觀賞性。在象牙大小的球體中雕刻出如此造型繁複的工藝品,的確是名副其實的鬼斧神工。
“
嘗有象牙圓毬兒一箇,中直通一竅,內車數重,皆可轉動,故謂之鬼工毬”。
——曹昭《格古要論·珍奇·鬼工毬》
”
廣州牙雕藝人在鬼工球製作上多有創穫,套球可達數十層。乾隆時期套球可以達到十多層,每球周身都有百孔,只有最裡面的一個球是實心。
▼向上滑動檢視全圖
清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二十四層)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創作於十九世紀的鏤雕象牙雲龍紋套球共二十四層,外層球體表面以高浮雕刻九龍盤旋於祥雲之間,內層球體雕刻不同的鏤空幾何紋樣,十分精緻。此外還帶有承盤的象牙底座,底座同樣雕刻雲龍紋,屬於清晚期牙雕工藝精品,整體玲瓏剔透,巧奪天工。
清 象牙雕龍紋鬼工球 東莞市博物館藏
圖源:蘇李歡
▼
這件象牙雕龍紋鬼工球藏於東莞市博物館,曾在明清牙雕藝術展中展出。球體雕龍,造型紛繁複雜,頗具美感。象牙底座上也雕有龍紋,盤旋相連,十分靈動。
作為飾物的鬼工球通常由勾、球、墜等幾部分組成。
常見的勾有魚身龍首勾、鰲魚勾等形致;墜通常為和合二仙人物墜。勾、球、墜之間透過環鏈和螺旋口插鎖相互連線。墜下常用金色絲線製作絲穗流蘇,渾然一體,極具美感。
▼
清 象牙透花人物套球(十七層)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清 象牙透花人物套球(十七層)和合二仙墜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這件清晚期的象牙透花人物套球通高54.8釐米,球徑11.7釐米。圖案包括人物、亭臺、山水、樹木等,紋刻清晰,精巧至極。
由於如今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和市場上物件牙製品的管控,我們很難再製作出如此精巧細膩的鬼工球。這種比如今的3D列印技術還要令人驚歎的雕刻技術正慢慢成為消失的傳統工藝。
曜變天目碗
曜變天目碗源自我國建窯,建盞珍品劃分為若干等級,其中“曜變”被視作至高無上的神品。
所謂“曜變”,是在黑色的底釉上聚集著許多不規則的圓點,圓點呈黑黃色,其周圍散發出以藍色為主的耀眼光芒。
剛燒製出來的曜變天目碗主要用於鬥茶。“鬥茶”是宋代文人生活中極具雅趣的活動,茶盞的顏色、器型等影響著賞玩者的喜愛程度。
“
盞色貴黑青,玉毫條達者為上。
——宋徽宗《大觀茶論》
”
“曜變”一詞原意為“窯變”、“容變”。15世紀前後,人們開始用含有“星”、“輝”之意的“曜”字來命名。
曜變天目碗在宋代傳入日本,一位日本來訪的和尚把幾件黑釉瓷器從浙江天目山帶往日本,其中就有“曜變天目碗”,流傳到日本後立即成為王公貴族爭相追捧的珍寶。
目前世界僅存的三件傳世宋代曜變天目茶碗分別收藏在日本的靜嘉堂、大阪藤田美術館和京都大德寺龍光院,被列為日本國寶,每十年展出一次。
宋 曜變天目茶碗 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藏
日本人用“碗中宇宙”來形容曜變天目碗,碗裡的圖案就像深夜在海邊望見的璀璨星空,夢幻而奇妙。
“
閩中建窯有今人所謂曜變盞一式,冠絕等論,其結晶狀為褐色圓點,外圈圍以銀藍光暈,如日食月食之曜環。——《古陶瓷識鑑講義》。
”
將曜變天目茶碗放在黑暗之中,碗內壁的一個個耀斑就會顯現出璀璨神秘的光芒來,顏色變幻莫測,彷彿星辰大海盡在眼前。
曜變天目茶碗(半隻) 杭州出土淨慈寺藏
圖源:動脈影
2009年杭州出土了半隻曜變天目碗,雖然有四分之一的碗邊殘缺,但茶碗內壁的曜變斑紋清晰可見,與其他三隻相比毫不遜色,同時也證明了被日本視為國寶的曜變天目碗源自中國。
曜變天目茶碗(半隻) 杭州出土淨慈寺藏
圖源:動脈影
黑瓷本身燒製難度極大,可以形成如此璀璨耀眼的“曜變”機率很小,這對製作工匠的技術、溫度等條件的要求都十分苛刻,甚至經過數萬次的嘗試,才有可能完成一件。
曜變天目茶碗(半隻) 杭州出土淨慈寺藏
圖源:動脈影
這些國寶無論現存何地,我們都要認識到其價值所在。這些神奇的寶物歷經歲月的風霜,帶著奇妙的故事來到我們面前,為我們講述著那個時代的璀璨、精巧和耀眼。
配圖來源於各博物館官網和微博博主動脈影、卡拉·蔡、老豬的碎碎念(均已獲得授權)
參考文獻:
《古人的酒杯有多吸睛?這款自帶吸管的“碧筒杯”一直被模仿》
《中國古代最“神奇”的5大文物,第一個被專家認為是盜墓賊的杯子》
《原來古人也用“吸管”,二合一的杯子你見過沒?》
《我國古代那些神奇文物,真是太神奇了》
《中國鬼術:鬼工球的製作詳解》
《吸杯的妙趣》
《轉心瓶》中國陶瓷雜誌
來源: 博物館丨看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