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征途一直是人類的夢想,為了實現該夢想,科學家們傾盡一生投入到科技研發中,正因為他們的奉獻才讓如今的航天事業得以發展。雖然航天領域的出現不到百年,但在此期間取得的成績我們有目共睹,從月球到火星,已經踏足了數個星球,並且不斷髮射各種探測器,用以摸地外星球。
自前蘇聯登陸火星過後,就備受世界各國高度關注,如今有數個國家成功向火星發射了探測器,並制定了相應的航線。同樣,我國在今年5月15日發射了“祝融號”火星車以及“天問一號”探測器,併成功抵達火星,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登陸過火星的國家。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天問一號拍攝了火星各式各樣的照片,並傳回了地球,讓我們共同見證了探索火星之旅。
此時有人會問,地球的鄰居不是還有一個金星,而且相對火星,它不是離得更近嗎?為什麼至今也沒有聽見探索金星的訊息呢?
人類探測金星失敗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人類還未探索金星的時候,起初認為金星比火星更具有探索價值,從所測得的資料中可以看出,金星上面存在不菲的資源,再加上它是離地球最最近的行星,因此許多國家都打算登陸金星一探究竟。
1961年2月12日,前蘇聯發射了第一顆前往金星的“金星一號”探測器,發射期間起飛一切正常,直到探測器距離金星96000千米的時候突然失去訊號。
直到1967年1月12日再次發射了“金星4號”探測器,經過多次發射失敗的經驗,終於在10月18日來到金星,還測量了金星大氣的溫度與氣壓等等資料。在此後的幾周裡,金星4號準備降落計劃工作,但在降落過程中層層受阻,進入大氣層後準備強行降落,頃刻間通訊突然中斷。
針對此次事故,科學家分析是因為登陸艙天線損壞,也可能是因為金星大氣溫度以及壓力太高所致。在對金星多次探索都失敗的情況下,各國也放棄了對金星的探測,這裡的環境極其惡劣,所付出的代價與收穫不成正比。
金星的真正面目
在我們傳統的認知中,金星應該和火星相似,因為它也屬於類地行星,但事實上金星的重力非常大,如果人類在金星上很快就會窒息。此外,金星大氣層中96%都是二氧化碳組成,其大氣壓是地球的92倍,表面的平均氣溫更是達到了462℃,比離太陽最近的水星還要熱,因此被稱為太陽系中溫度最高的行星。
除了這些氣候因素外,金星內部還有各式各樣的火山,也是目前發現火山數量最多的行星,正因為有龐大數量的火山,只要這些火山爆發就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硫元素,當這些氣體飄向大氣層時就會相結合,形成硫酸。
在過去數十年裡,許多國家都打過金星的主意,幾乎都是同一個結局,這些探測器還沒有著落就已經被毀壞或出現不穩定現象,無不是以失敗告終。即使這些探測器有各種防護材料組成,但仍然經不住溫度太高以及大量的濃硫酸侵蝕,而人類漸漸失去了對金星的幻想,甚至移民金星的想法也徹底消除了。
為何要探索火星
相比金星,火星的環境則要好得多,至少探測器能適應當地環境,不會因為外界因素導致失聯,這也大大地降低了探測成本,也收集了大量關於火星表面的資料,為以後載人飛船降落打好堅實的基礎。
在對火星摸索的這幾年裡,科學家們一度懷疑火星存在液態水,甚至還發現了河流層。我們都知道,水上生命的象徵,如果真的在火星上發現了水,那火星會不會有其他生命呢?如果真的發現可液態水,以後人類要想移民火星將不再是異想天開。
充滿神秘色彩的金星
金星像披上了厚厚的面紗,它被一層高反射且不透明的硫酸雲覆蓋,一切來自太空的光都被它拒之門外。奇怪的是,金星在過去很有可能存在過海洋,在數億年前可能因為溫室效應失控導致氣溫上升,導致星球內的水都被蒸發掉,然後又受到行星磁場的原因被分解成氫和氧,隨後這些氫被太陽風吹散向太空,從而消失不見。
在2020年9月15日,科學家發現在金星大氣層中有磷化氫的存在,這說明該星球存在地外生命。無論如何,金星如今的環境過於惡劣,人類在短時間內很難把它摸透,依然是非常神秘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