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從智利大選聊起,之所以這個南美國家的大選如此重要,根本原因是智利的銅、鋰供給量能夠顯著影響全球供給結構,傳統金屬銅的產量佔近三成,為全球第一大銅供應國,鹽湖的開發也使得智利成為第二大鋰資源供應國。而兩位候選人對礦業的政策傾向截然不同,其結果會對資源供給產生顯著影響。
最終結果是左翼博裡奇勝出(2022年3月上任),礦企將面臨特許使用權費用提升,稅收成本增加以及更嚴厲的礦業政策,這將淘汰一部分處於臨界點的供給產能,比方說正在試水的“上調資源稅法案”(主要看銅礦),將削弱智利礦山的資本開支,進一步加劇供給短缺,據測算將影響100萬噸產量供給,佔全球供應的4%。
銅這類傳統金屬,跨國公司在智利已經輕車熟路,資本或許會對政策力度產生影響。而鋰這類新金屬,主要資源是雅寶和SQM在智利北部運營的最優質的Atacama鹽湖專案,博裡奇特別cue到鋰業,批判了私有化,尋求建立國有鋰業公司,在智利尋求鋰業投資和已經利益相關的專案預期將受到影響。
最終上任後對存量資源如何處置尚不明確,但新建專案(外部資本投資)100%會受影響,玄而又玄的是,接下來鹽湖供給增量的大頭恰好在智利,SQM在2021年規劃提升5萬噸碳酸鋰和0.8萬噸氫氧化鋰產量、雅寶則剛剛拓展了智利La Negra3期和4期4萬噸碳酸鋰產量,投產後的爬坡階段如果收到新官上任的影響,將大幅削減2022年鋰供給,可能帶來供給極度短缺。
從商品週期的角度玄學預判,左翼勝出並不意外,政策會推動供給增量進一步下降,加劇供需矛盾促成漲價。資源國不會輕易放過這輪商品週期,任何搶蛋糕的舉措都會加劇供給短缺,這是無法自主可控的地理資源稟賦資源所要支付相應的風險對價。單就智利未來的政策預期而言,對在智利有資源利益佈局的相關礦企產生負面影響,但供給減少推動價格上漲,對於非該地區的礦企則搭了個便車。
順便再聊一下天齊鋰業的劇本安排,準備港股發行意味著困境反轉的劇本已經徹底完結,接下來將跟隨行業週期波動和自身的發展去寫續章。鋰行業未來的供需分析筆者此前在文章和直播中都有解讀,現說一下天齊自身存在的問題:
資金問題帶來的擴張踩點扭曲,從收礦和加工兩個維度產生影響。
收礦:儘管坐擁最強礦山和最強鹽湖,但資金短缺導致礦端擴張缺失,而行業經過一年多的搶礦已經基本做到了名花有主,礦端橫向佈局已經摸到了企業自身發展的天花板。
加工:依舊是資金限制,即便港股如期上市融到資金,產能規劃和擴張速度並不亮眼。未來可見的規劃只有奎納納2.4+2.4萬噸氫氧化鋰和遂寧安居2萬噸碳酸鋰,目前可等的是年底奎納納一期2.4萬噸氫氧化鋰增量。加工產能不足可以直接當礦商委託加工,但泰利森股權又出讓了一半(儘管保留著控制權),格局可以但是收益變現並不順暢。此外,與SQM也沒有可見的協同規劃。
礦端總量限制和加工端產能釋放滯後,是天齊在隨後的劇本中面臨的問題。智利大選後對SQM的不確定性,在預期上類似於丟了一半的泰利森,本就存在的問題雪上加霜。
上述除智利大選外都屬於先期可以續寫的劇本,主要判斷跟隨鋰行業週期大勢即可(供不應求,產品漲價),還不到觸及終結邏輯的時刻,但如果疊加考慮智利SQM不確定性和價效比問題(隔壁贛鋒鋰業可能被北上新規驅趕的假外資砸了黃金坑),那麼提前把續章丟擲來思考一下是合理的。
礦難了,小助理尋求按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