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智慧化、自動化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三大趨勢,而其中電動化正是現階段行業發展的重點,這也催生汽車晶片的強大需求。
現如今,全球“晶片荒”仍在持續,在所有汽車晶片中,電源管理晶片 (PMIC)和微控制器(MCU)是缺口最大的。
據半導體分析公司海納集團資料,11月整體晶片交貨時間再次延長至22.3周,創下2017年以來晶片交付期最長記錄。海納表示,追蹤的各類晶片交付期都有所延長,以PMIC晶片和MCU晶片最明顯,預計晶片的供給壓力將持續到 2022 年。
一直以來,MCU都被認為是最重要的晶片之一,它猶如新能源汽車的大腦,實現新能源汽車的驅動。本輪“晶片荒”正是從MCU晶片短缺開始的,那麼PMIC晶片又為什麼短缺呢?
實際上,PMIC的作用絲毫不亞於MCU,它是應用最為廣泛的晶片,幾乎所有電子裝置中,都會有PMIC的存在。電子消費、電信、工控裝置、汽車終端等領域都對PMIC有持續的需求,各類產品推動了需求的大幅上漲。
同時,PMIC也是新能源汽車不可缺少的核心零件,汽車動力系統、車載電子裝置和高階駕駛輔助系統均離不開PMIC,它猶如新能源汽車的心臟。由於車規級產品要求嚴格,擴產較慢,因此讓電源管理IC成為了最為短缺的晶片之一。
TrendForce的最新調查顯示,由於半導體行業供應問題而出現的材料短缺,導致PMIC價格一直呈現上漲的趨勢。預計到2022年以前,全球電源管理晶片的平均價格會上漲10%,創下了六年來的新高。
“晶片荒”暫時未有緩解的跡象,而我國的新能源車企又過於依賴海外晶片廠,這種背景下PMIC的國產替代就顯得至關重要。
隨著中國消費電子和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持續爆發,國產PMIC廠商也迎來了最佳的發展機遇,已經進入到爆發前夜。
/ 01 /
國產替代路漫漫
作為新能源汽車風口下最重要的晶片之一,我國在PMIC上仍存在巨大的缺口。
PMIC並不是某一特定產品,而是一個晶片大類的統稱。
在電子裝置系統中,PMIC晶片擔負起電能的變換、分配、檢測及其他電能管理的職責,是所有電子裝置的電能供應心臟。其效能優劣對於整機的能耗、效能和可靠性有著直接影響,如果PMIC一旦失效將直接影響電子裝置的工作,甚至會對裝置本身造成破壞。
常見的PMIC晶片包括LDO(低壓線性穩壓器)、DC/DC和電池管理IC等。PMIC下游應用十分廣泛,覆蓋通訊、資料處理、工業醫療、消費電子、汽車電子等多個應用領域,尤其是汽車電動化帶來的機會,成為了PMIC需求的核心增量之一。
中國是製造大國,更是全球消費電子主要生產地,對PMIC的需求無比龐大,因此催生出一個將近千億規模的巨大市場。
根據智研諮詢等提供的資料,在2020年中國PMIC市場規模達到758.7億,並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而在2021年,由於全球缺芯潮的蔓延,PMIC屬於半導體缺貨潮的短料,至今漲價態勢依然持續,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但正如其他晶片產業一樣,在PMIC市場上,國際半導體巨頭們也佔據著主要份額,國產替代依然任重道遠。
根據芯朋微招股說明書,2019年全球電源管理晶片市場上,全球前五大電源管理晶片供應商分別為德州儀器、Dialog、高通、意法半導體、英飛凌,CR5達46%,而截至2020年5月歐美企業更是在中國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
來源:芯朋微招股書,頭豹研究院
與國際巨頭們相比,國內電源管理晶片行業起步晚,技術積累薄弱,產品效能和豐富度上較國際電源管理晶片廠商仍有較大差距。
但是,國產PMIC企業並不是沒有崛起的機會。
受益於5G技術的發展和滲透率的提高,智慧手機出貨量及單部手機PMIC晶片數量持續增長,5G基站建設量大幅增長,使得通訊市場成為當下較有潛力的增量市場。
車規級PMIC晶片主要受益於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驅動,消費電子市場主要受到物聯網發展的驅動,工業與資訊化的深度融合、智慧製造轉型升級也將帶動工業電子電源管理晶片需求顯 著增長。
總而言之,PMIC的國產替代仍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但全球汽車“晶片荒”則是一次機會,正在加速推動我國PMIC的崛起。
/ 02 /
消費電子:國產替代試驗田
儘管國產PMIC晶片依然競爭力有限,但在相較低端的消費電子市場,國產PMIC的替代化已經全面開始。
國內電源管理晶片的發展,一方面與晶片企業技術積累密不可分,但另一方面,PMIC的國產替代,更來自於國內製造品牌的崛起。
自改革開放以來,受益全球產業鏈轉移,中國逐漸成為世界製造業大國,整個消費電子產業鏈由歐美日向中國本土轉移,中國製造暢銷全球。
與此同時,大批優質國產消費電子品牌迅速崛起,白電領域的格力、美的和海爾,智慧手機領域的華為、小米和OV,已經成為全球知名的品牌。在電飯鍋、空氣炸鍋、熱水壺等小家電市場,中國企業都是具備相當市場競爭力的。
更深層次,這些優質國產電子品牌已經成為PMIC自主替代化的試驗田,PMIC的國產替代正在全面推進。
以TWS耳機為例,TWS耳機主要分為蘋果陣營和安卓陣營,其中蘋果airpods系列TWS耳機大部分PMIC晶片來自德州儀器,國內廠商切入機會較小。
但在安卓陣營,華為、小米、漫步者等多家國內廠商,市佔率均較高,PMIC晶片國產化機會也較大,裕泰、聖邦微、矽力傑、韋爾等廠家的電源管理晶片均已在安卓TWS耳機中被廣泛使用。
在以國內廠商為主導的掃地機器人市場,國內PMIC晶片的替代效果更加明顯,全志科技已經成為科沃斯和石頭科技產品供應商。
來源:方正電子
家電領域PMIC晶片領先企業為芯朋微,終端客戶包括美的、格力、創維、飛利浦、蘇泊爾、九陽、萊克、中興通訊、 華為等,皆是中國乃至全球知名的中國製造品牌。
隨著終端消費品製造持續向亞太轉移,中國製造品牌不斷做大做強,加之全球5G通訊和物聯網帶動的消費電器熱潮,行業對PMIC晶片的需求不斷擴大,中國PMIC晶片的國產替代速度將進一步加速。
國內排名靠前廠商包括矽力傑、士蘭微、聖邦股份、芯朋微、晶豐明源、上海貝嶺、富滿電子等,雖然總體上,中國企業市場份額分散且市佔率較低,尚無法在產銷規模上與TI、ADI、英飛凌等歐美廠商競爭。但如果專注未來,那麼PMIC晶片的國產替代將有很大的機會。
/ 03 /
新能源汽車:爆點將至
覆盤消費電子PMIC晶片的國產替代程序不難發現,其必須具備雙重產業邏輯:其一“產品先行”,也就是國產消費電子終端的全球崛起;其二“技術致勝”,國產PMIC晶片企業技術積累達到了一定水平。
這樣的國產替代邏輯有望在新能源汽車賽道得以複製。
在此之前,國內汽車市場中,PMIC晶片主要依靠從歐美企業進口,國內廠家數量較少,其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首先,車規級產品對於晶片的穩定性要求高於家用電器和通訊領域,車規級產品需要更多次的嚴格測試,對於整車廠商而言,並不會輕易更換核心配件供應商的,因此技術實力本就不足的國產廠商缺乏入局整車供應鏈的機會。
另一方面,車規級PMIC晶片雖然增速很快,但規模的絕對值依然不如數碼通訊領域,因此國內廠商更願意將人力物力投入到傳統賽道中,國產廠家進入車規級市場的經濟性動力不足。
然而隨著疫情催生“晶片荒”的到來,疊加新能源汽車的龐大需求,國內車規級PMIC晶片產業發展的底層邏輯已經轉變。
在新能源汽車時代,國內車企與國際傳統燃油車企基本處於同一條起跑線上,甚至從市場表現看,國內新能源車企表現更勝一籌。考慮到國內龐大的汽車市場,未來國內自主車企在汽車產業鏈上話語權有望進一步提升,將帶動國產汽車供應商實現一定突破,這為國產PMIC的騰飛提供了機會。
此外,經歷過在家用電器、消費電子、LED照明、通訊等市場的技術和資本積累,目前國內PMIC晶片廠商已經有能力進軍汽車市場。尤其在全球“晶片荒”之下,更是給國產PMIC產商提供了千載難逢切入整車供應鏈的機會。
目前,雅創電子、聖邦股份等多家半導體企業已經開發出車規級PMIC晶片產品。
雅創電子車規級電源管理IC產品及規劃
雅創電子透過收購了韓國Tamul (譚慕)PMIC相關業務專利權開展車規級電源管理晶片業務。目前,雅創電子自主研發設計的多款PMIC晶片產品,並已經透過AEC-Q100等車規級認證,已經在現代汽車、克萊斯勒等全球知名車企的相關車型上得到批次應用。
同時,上海貝嶺在2020年PMIC中各有一款DCDC和LDO通過了車規級產品認證。2021年上半年,一款前期透過車規級產品認證的LDO產品開始小批次銷售。
伴隨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爆發,國產PMIC企業車規級晶片業務迎來了最佳視窗期,他們有望藉助“晶片荒”切入整車產業鏈,並藉助中國新能源汽車崛起的機會,複製消費電子國產替代的邏輯。樂觀估計,國產PMIC企業已經到了崛起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