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北極地區位於地球的兩極,太陽光沒法直射到這些地區,再加上地球自轉的原因,兩極地區會輪流出現連續6個月的極晝或極夜。也就是說,兩極地區會有長達6個月的時間白天或者黑夜。在極晝,太陽永不落,天空總是亮的;而在極夜則與極晝相反,天空中沒有太陽,天空總是黑的。所以在兩極地區受到太陽光照射很少,溫度很低,平均氣溫在0℃以下,很少人能夠到達兩極地區,按理來說人類對兩極地區的影響應該是不大的。但是這些年來,南北極地區受到的影響卻非常大。
北極確定38度高溫!
雖然北極地區的平均氣溫比較低,在冬季可以低至零下幾十攝氏度,但是在夏季北極地區的氣溫還是比較高的。世界氣象組織確認,在2020年6月20日,位於西伯利亞北極圈以內的維爾霍揚斯克小鎮確實是監測到38℃罕見氣溫,這一個資料創下了北極地區新的高溫紀錄。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克萊爾·努利斯表示,北極地區是地區氣溫上升最快的地區之一,其升溫速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
在夏季,不管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的中低緯度地區,最高氣溫都可能會達到30多℃,但在北極地區出現這樣的高溫,就讓人感到匪夷所思了。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北極圈內的維爾霍揚斯克被稱為北半球最冷小鎮,位於俄羅斯西伯利亞東北部北極圈內,在以往,維爾霍揚斯克小鎮夏季的最高平均氣溫也就只有20℃,而去年6月份卻出現了高達38℃的罕見高溫,當時有一些科學家表示這是八萬年一遇的罕見高溫。這足以說明去年北極地區的氣溫相當的罕見。
這一個情況當時也引發了很多人的擔憂,因為如果未來不斷出現這樣的罕見高溫,北極地區將會發生鉅變。很簡單的道理,在正常情況下,北極地區遍佈冰川、雪地,白皚皚的雪地會反射大量太陽光,冰川融化的速度還是比較慢的。但是一旦頻頻出現罕見高溫以後,這些地區的冰雪的融化速度就會加快,當達到一個臨界點時,很多地區的冰雪都會消失殆盡,直接裸露出此前被雪地埋藏的大地。與白皚皚的雪地相比,赤裸裸的土地反射太陽光就少得多,意味著會吸收更多的太陽能,地表溫度上升,最後加快冰川融化的速度。
與此同時,北極地區存在大量凍土層,隨著氣溫的上升,這些凍土層也會加快融化的速度。隨著這些凍土層不斷融化,此前被埋藏在凍土層內的物體就會得以重見天日,我們此前就多次看到北極凍土層內發現萬年前史前生物殘骸的訊息,除此之外還有大量碳物質。當北極地區夏季出現高溫天氣時,這些碳物質就很容易出現自燃的情況,最終釀成野火肆虐的情況。在2019年和2020年北極地區都曾經出現了比較嚴重的野火肆虐,由於遠離人類,所以人類對北極地區的野火其實也沒有什麼好的方法。
喜馬拉雅冰川傳來壞訊息
如果僅僅是北極地區出現問題,對於人類來說可能威脅還不是特別大,畢竟在北極地區人煙稀少。在氣候變暖的背景下,地球任何地區都可能會受到影響,最終影響到的是我們人類自己。
據發表在《科學報告》上的論文,科學家對小冰河時代的14798條喜馬拉雅冰川的大小和冰面進行了重建,結果發現這些冰川已經消失了大約40%的面積,從28000平方公里縮小到現在的19600平方公里左右,萎縮速度遠遠超過地球其他地區的冰川,融化釋放的水足以使全世界的海平面上升0.92毫米至1.38毫米。對於這一個研究,科學家擔心喜馬拉雅冰川的加速融化影響著亞洲數百萬人的水供應。
對於很多地區來說,水源主要來自上游地區的冰川融化。在正常情況下,夏季的氣溫相對較高,冰川融化速度加快,冰川會有所縮小,但是當冬季到來以後,冰川又會恢復,所以理論上冰川的存量是處於一個動態平衡狀態的。但是隨著氣候變暖持續、氣溫上升以後,冰川的融化速度加快,而在冬季恢復的冰川卻沒法彌補夏季消失的冰川,慢慢地,冰川就會越來越少。當達到一個臨界點時,冰川融化帶來的水源可能就沒法繼續滿足下游地區生活、生產的需要。
如何拯救地球?
很多研究都表明,隨著氣候變暖持續,地球的天氣未來可能會變得更加極端,對我們的影響會很大,所以如何緩解氣候變暖的趨勢,可能真的關於人類文明的未來。試想一下,如果未來地球的氣溫得不到控制,飆升到像金星那樣極端的高溫,那液態水將沸騰直至消失,人類文明也將不復存在。這是我們人類不想看到的結果,所以現在科學家其實也在研究怎麼緩解氣候變暖。
由於氣候變暖的原因之一就是二氧化碳這些溫室氣體的排放,所以我們可以從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入手來緩解這一個問題。我們需要大範圍植樹造林,讓地球的綠化面積增加,透過這些綠色森林來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僅僅依靠森林來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還不能解決氣候變暖的問題,我們還需要從源頭去減少碳排放,比如說我們需要開發一系列清潔能源來減少對化石燃料的消耗,如太陽能、風能、潮汐能、核能、地熱能等。當我們採取更多行之有效的措施以後,相信氣候變暖是可以得到控制的,不過這個過程可能比較漫長,也需要我們大家一起努力。畢竟氣候變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單純依靠某個人或者某個國家的人們是沒有辦法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