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二中
明朝初年,經過宋元的長期戰爭,江淮地區人煙稀少,明政府有組織地從相對富庶的江西等地向江淮地區移民。江西南昌府的夏氏三兄弟背井離鄉,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廬州府,成就了今天的巢北夏氏宗族。
公元1470年前後,我族先祖文敬公,攜弟文剛公、文彬(斌)公被迫從南昌府南昌縣棗木巷出發,千里迢迢來到浮槎山東麓的十里長崗腳下。兄弟們看中這裡環境優美,地勢開闊,與世無爭,有施展的空間,便決定在此落腳。當時弟兄仨最大的二十出頭,最小的才十三四歲,他們舉目無親,無依無靠,一切只有靠他們的雙手。面對到處樹木、雜草叢生,他們伐木造房,挖塘築壩,開荒種地,在這片不毛之地上紮下了根,娶妻生子,繁衍生息。
五百多年前的十里長崗應該是百把米高的半大小山,兄弟們原先的落腳點被簡單地稱為“山裡”。隨著人口的增加,這個位於小山下的夏姓聚居地“山裡”自然地被稱為“山頭夏”(村)。
明朝政府為避免宗族形成勢力,影響地方穩定,移民到達目的地以後,要求兄弟成家後分開居位,長兄文敬公居住原地,二弟文剛公遂遷居現在的井頭夏村,三弟“文彬公遷三官集左近”(大機率是現在肥東三官集附近的夏文斌村,據瞭解該村夏氏村民已隨其它夏氏分支續譜)。
經過百年的辛苦勞作,先祖們生活富足、人丁興旺。“山裡村”有限的土地已不能滿足他們的耕種需求,於是文敬公後裔先後分遷周邊居住。我族乙未老譜以三兄弟的曾祖父元興公為始祖,元興公生仰賢,仰賢公生繼傳,繼傳公即為三兄弟的父親。文敬公生景澄;景澄公生有慶、有宗;有慶公生雄、甫,有宗公生杲;雄公生仲昂、仲言,仲昂公即為山頭夏長房始祖,仲言公即為山頭夏二房始祖;甫公生仲發,仲發遷橋頭(夏橋村),即為夏橋村始祖;杲公生仲良、仲邦,仲良遷居夏油壇,為夏油壇始祖;仲邦公生顯、斌,顯公遷郭楊,為郭楊村始祖,斌公遷岡上(現東崗遲村),為東崗遲始祖。因此我族長房文敬公後裔分佈於現在的山頭夏橋,夏橋村,小夏村(由夏橋村遷出),郭楊村,東崗遲村和肥東的夏油壇村,以及從以上村莊遷出的其它分支。
山頭夏村八世男丁僅仲昂、仲言兩公,九世男丁三人,十世男丁五人,十一世男丁九人,十二世男丁十五人,十三世男丁二十人,十四世男丁二十四人,十五世男丁四十八人,十六世男丁八十五人,十七世(開始使用統一字輩)是“正”字輩,男丁一百一十二人,十八世“直”字輩男丁九十二人,至一八九五年續譜尚有部分“家”字輩先人沒有出生,無法準確統計。
歷經自然災害、饑荒、疾病和戰亂,透過祖祖輩輩勤勞的雙手,我族從當年無立錐之地到今天十多個較大的聚居地;從當年三個“伢們”到今天數千人之眾;從當年的不毛之地到今天繁榮的新農村,其艱難困苦可想而知。“尹不沾、夏不望”,夏氏家族經過二十餘世的發展,和尹氏族、胡族家族一樣,已成巢北人文望族,山頭夏是我族僅次於井頭夏的較大聚居地。
先輩們勤儉持家,重視對子女的教育,耕讀並舉,重視宗族事務,特別重視對宗族歷史的收集整理。公元一八零零年前後,山頭夏人林書公始創夏氏宗譜(墨譜),蒐集夏氏遷廬州府以後三百多年的史料,為我族乙未老譜(一八九五年續修,並首次印刷)提供了第一首史料。公元一九四七年,山頭夏人忠青公領頭續修乙未老譜,遺憾的是後因戰亂等原因未能付梓。
透過數百年的積累,我族在今天的墩子胡村建起了夏氏祠堂。解放前後,宗族利用夏氏祠堂舉辦學堂,供子夏家子女識文斷字,並開設武館,教族人強身健體,其中不乏山頭夏人的身影。
今天,山頭夏人為了追求詩和遠方,遍佈祖國各地,但他們永遠不會忘記自己的根在巢北山頭夏。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程序,山頭夏和很多古老村莊一樣漸行漸遠。為了紀念我族苦難的先行者,為了給讓後世子孫留下寶貴的宗族史料,作為我族的長房後裔,山頭夏人更有義務積極續修《夏氏宗譜》。
二十一世孫 夏二中謹撰
辛丑年秋月
最憶是巢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