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羅伯特·清崎
來源 |《富爸爸槓桿致富》
很多年前,富爸爸對我說:“E象限和S象限的收入潛力是有限的,而B象限和I象限的收入潛力是無限的。”
富爸爸進一步解釋說:“出賣勞動力賺錢的問題在於,你的勞動力是有限的。如果你學會透過購買或建立自己的資產來賺錢,儘管步伐會緩慢,但你的收入肯定會增加。
事實上,右邊的象限就是適合烏龜的象限,它們雖然速度緩慢,但肯定會獲得越來越多的資產。”
富爸爸還說:“出賣勞動力賺錢的另外一個問題是,勞動力沒有長遠的剩餘價值。但是,如果你購置了一處房產,並將它出租以獲利,那麼你購置這處房產所付出的勞動就會一次又一次地獲得回報,甚至長達數年。也就是說,你不足一週的勞動可以帶來很多年的回報。”
如果你為錢而工作,那你的收入潛力就是有限的。如果你一點點獲取資產,你的收入潛力就會是無限的,而且這種收入可以代代相傳。你的工作或職業卻不能傳給你的孩子。
通過出賣勞動力為錢工作常常意味著生活會越來越艱難,因為你為了掙更多的錢必須更加努力地工作。如果你的槓桿比率保持在 1∶1,生活就會變得越來越艱難。如果你為了不斷增加槓桿比率而工作,你的生活就會變得更容易,賺的錢就會越來越多。
01
財富的“量子躍遷”
我們大多數人聽說過“量子躍遷”的概念,另外有些人運用了“指數”概念,是指某種事物的超常增長。
也就是說,1+1 不等於 2。財富的量子躍遷或金錢的指數增加,都意味著 1+1 可能等於 5、6、7,或者更多。
也就是說,如果你工作勤勉,建立起堅固的磚石房子,就會常常遇到財富的量子躍遷,這是那些槓桿比率為 1∶1 的人所無法看到的。
比如,從1985年到1990年,我和金的生活純粹就是為財務奮鬥。從1990年到1994年,我們的財富呈指數增加,財務成功突然實現了。
從1994年到1998年,我們的生活再次穩定下來。我們努力建立自己的資產,尤其是在企業領域。我們不再購置更多的房地產,因為房地產價格已經過高,很難找到一個合適的專案。
然後到了1999年,突然,不僅我的書和遊戲開始暢銷,我們的其他許多企業和投資也開始火暴起來。
這看起來像是突然交上了好運、遇到了新朋友或者有了新機會,但實際上,多年沒有收穫的辛勞、偶爾出現的財務困難都為財富的指數增長做好了準備。
這種情況發生,是因為資產價值往往以指數增加,而勞動力價值則只是增量增加。
例如,2000年我的會計師告訴我,我的一家公司價值增長到了4000萬美元。她認為,如果我們願意,這個價格可以出手。同時,我的一位律師將他的諮詢費提升到每小時25美元。
這就是資產以指數增加,勞動收入以增量增加的一個例子。也是左側象限收入潛力有限,而右側象限收入潛力幾乎無限的一個例子。
另外一個量子躍遷發生在我們擁有的公司股票上。
從1996年到1998年,我們購買了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突然,那家公司陷於破產境地,我們損失了在那家公司擁有的一切,持有的股票實際上已經一文不值。
不過由於這一次教訓,我們學會了以較低的價格購買更好的公司的股票。因此,我們繼續購買很多好公司的股票,那些股票表現良好,即使在股市下滑的時候也是如此。
之前我提到過一位批評我的記者,他說,大多數新成立的公司在剛開始就倒閉了。現在,即使創辦公司的風險依然很高,但對一些小公司經營失敗了的經驗還是增加了我穩妥開辦新公司的能力以及獲得長遠成功的機會。
回顧“富爸爸”系列以及富爸爸公司的成功,我感到自己現在的許多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過去的失敗。
莎倫和金在商業上也有過挫折、失望,但這些挫折、失望都轉化成教訓,促成了我們今天共同的成功。
正是我們作為一個團隊,學習我們過去各自的經驗教訓,才給了我們享受今天突然的量子躍遷式成功的機會。
我講這些東西,是想鼓勵你繼續前進,即便在人生的道路上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
如果你從每次挫折中都能學到一些東西,而不是抱怨或推託,那麼你知識的財富就會增加。
如果你越來越慷慨,為越來越多的人服務,並增加你的槓桿比率,我就十分確定,你也將經歷這些忽然降臨的“量子躍遷”或者財富的指數增長,就像烏龜也能得到一陣順風的推動一樣。
02
網路的力量
我曾經看過梅特卡夫法則,他部分解釋了財富的量子躍遷或指數增長。羅伯特·梅特卡夫是3COM公司(為你帶來掌上萬事通的公司)的創始人之一,他的法則是:在網路中,商業的經濟力量等於數量的平方。有關傳真機的故事可以幫助我們更加清楚地理解這個概念。20世紀70年代,我在施樂公司負責銷售傳真機,當時我們面臨的問題是,只有極少數人擁有傳真機,知道傳真機用途的人就更少了。因為傳真機很少,所以它們的經濟價值也很低。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使用傳真機,它的數量就突然爆發似的增長。今天,我的大多數朋友的家裡或公司都有傳真機。所以,在這裡,梅特卡夫法則就是:如果你只有一部傳真機,你的經濟價值就是 1。根據公式:
1 的平方的經濟價值仍然是 1。但當你有兩部傳真機時,網路的經濟價值就不再是簡單的增加,而是量子式的變化。你有了第二部傳真機時,經濟價值就上升到 4,而不是 2:
當整個網路上有 10 部傳真機時,數字變成如下:
03S象限的困境
對於獨立業主或者其他型別的自僱小企業主來說,他們通常無法享受梅特卡夫法則帶來的好處。特許經營的集團公司如麥當勞,比夫妻二人經營的漢堡包小攤更有實力,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梅特卡夫法則。我發現在個體經濟中努力工作的人,必須更加辛苦地工作才能維持他們的獨立自主。這就是許多專業人士加入各種協會的原因,他們希望自己更有力量。04強者的力量
富爸爸常說:“在大富翁遊戲中,可以發現成為鉅富的規則。”我們很多人知道這個規則,就是購買 4 座綠房子,用來交換 1 家紅酒店。在大富翁遊戲中發現的致富規則同樣符合梅特卡夫法則。比較富爸爸和窮爸爸的槓桿比率,你或許就會理解富爸爸的經濟實力持續增加而窮爸爸的經濟實力一成不變的原因。
也就是說,窮爸爸的經濟實力保持在 1。1 的平方仍然是 1,他所擁有的只有他的房子。另一方面,富爸爸的經濟實力是450的平方。他掌握著450多個出租單元,經濟實力呈指數級增長。窮爸爸的比率是1∶1,由於稅收原因,他的勞動收入其實只有 50%,因此窮爸爸雖然工作越來越努力,但經濟實力卻沒有增強。富爸爸的收入增加,經濟實力增強,而他的納稅卻越來越少了。1985年,我和金計劃每年購置兩處出租房產。1989年,我們開始購置了第一處房產。等到我們有了5處房產時,我們的經濟實力就 達到了5的平方,也就是25。不僅是經濟實力的增長,隨著經驗的累積我們的自信心也增強了。當我們購買那幢有12個單元的公寓樓時,我們的槓桿比率是1∶17,我們的經濟實力是17的平方,也就是289。那些只有自己居住的房子而沒有在房地產業低迷時期投資的人,他們的房地產槓桿比率仍然是 1∶1,經濟實力也仍然是1。這個例子可以解釋 B 象限和 I 象限的人怎樣超過那些處於 E 象限和 S 象限的聰明、有天賦又受過良好教育人,即便開始時 E 象限和S 象限的人賺的錢更多。梅特卡夫法則解釋了富爸爸後來一年的收入比窮爸爸一生的收入都要多的原因,也解釋了烏龜可以打敗兔子的原因,只要烏龜持續購置資產,而不是像大多數兔子那樣為錢工作。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