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張志偉 見習記者 餘俊毅
百融雲創的辦公區與典型的網際網路公司不同,空間疏朗,沒有多跳的顏色,造型別致的或大或小會議室都是有落地大玻璃窗的。
圖右為百融雲創合夥人、董事、CFO趙宏強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
“設計體現了一定活潑性和開放性。”百融雲創合夥人、董事、CFO趙宏強在公司北京總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獨家專訪時稱,“公司的設計體現了整體的設計理念,活潑開放是其一,讓大家願意在這樣的空間裡交流、去思想碰撞;設計中同時體現了很多的傳承,幾個創始人都是清華大學畢業的,所以設有一個專門區域解讀文化;設計中還體現了金融行業基石的公司理念,二樓三樓有一個大的通道,從上面看是一層層壘上去的,走到裡面它又像一個峽谷,它體現的是一個基石的概念。”
趙宏強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後留學美國,曾就職於美國畢馬威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美國證監會。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語速平緩,對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娓娓道來,似老朋友聊天。
轉型到了資料一體化階段
銀行實現數字化轉型,面臨很大的挑戰。數字化轉型是要求全行在資料層面,應該有統一化的大資料平臺或消費者特徵庫,銀行的數字化轉型到了資料一體化階段。譬如國有大行,應該有一個全面的平臺,但現在幾乎都做不到,到底是為什麼呢?
“因為國有大行分很多業務線。網金部、消金部、信用卡部、大客戶部、海外部等等,部門之間,客戶之間的資訊是不打通的。”趙宏強表示。
站在國有大行管理高層角度,資料一體化的要求是迫切的,因為一旦資料打通,很多機會就會隨之而來。譬如,儲蓄使用者,突然發現原來他們是高淨值的。就可以對特定客群,針對不同的場景,設計針對性營銷手段或者提供差異化服務。客戶特徵庫,情況同樣如此。
“最近百融雲創為排名前5的一家股份制行建立了智慧風控中心,以此打通底層資料,建立特徵庫以及微服務平臺。透過這樣的平臺,個人金融、消費金融、信用卡部、汽車貸款等等資料都統一起來了,用統一的資料格式或者其他手段去‘編碼’,所有該銀行體系的人都能看到這些資訊。”趙宏強坦言,“在未來,應用資料會對客戶更精準的定位,包括客戶想法、需求等,銀行捕捉資訊就會更快、更直接,效率自然就提升了。”
零售資產數字化更值得重視
如何透過數字化提升銀行核心能力,跨越週期?
“過去只要把資產規模做大,傳統銀行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旱澇保收,這主要受益於中國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近年來,經濟增速有所放緩,尤其在2020年這樣的階段,銀行要更加重視零售資產。”趙宏強說。
不少銀行也意識到這一點,越來越關注零售,但從策略上還不夠重視。
趙宏強用LTV(顧客終身價值)概念解釋“粘住”客戶的重要性。lifetimevalue(LTV),是指一個使用者在銀行體系內,從開戶起從沒離開銀行,房貸、車貸、財富管理等等全部依賴銀行。如果不進行客戶精準的區分,銀行推薦給客戶的產品,客戶會覺得被銀行騙了,客戶就可能會離開該銀行了,lifetime就變成0了,該銀行就再也沒收益了。
但是如何精準服務好零售端的客戶?給使用者畫像,對使用者精準理解,恰當的營銷,可能還需要接入外部資料,這些都是必修課。讓這些必修課獲得高分,就需要基於大量資料的數字化決策系統,透過精準的模型、不斷提升的服務流程,讓客戶的lifetimevalue增長,透過這樣的方式,銀行就能跨越週期。
對於銀行網點的關閉,趙宏強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如果透過數字化的手段,一個門店能夠覆蓋周圍,比如說3公里到5公里的大商圈,銀行就不需要再開之前的多家門店。未來自動化零售銀行會成為趨勢。”
科技賦能金融行業
做“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合作伙伴”,是百融雲創的願景。
“百融雲創的發展是時代給予的機遇。”談起為何幾位清華學子一起做這樣一家為金融賦能的科技公司時,趙宏強對記者回憶起了2014年,“公司之前有多年的大資料技術積澱,主要為大型連鎖超市做技術服務。2013年餘額寶出現,銀行開始對資料驅動的風控服務和綜合營銷能力的構建越來越重視,2014年初創時,百融雲創主要是提供基於大資料的風控服務。”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百融雲創已經累計服務客戶總數增至5500家,覆蓋了絕大部分國有及股份制銀行以及超過880家區域性銀行。
“現在金融機構對客戶的需求和關注越來越重視了,也希望提供差異化的服務,這給百融雲創創造了大量機會,最後百融雲創會變成金融行業的‘水電煤’。”趙宏強說。
目前,國有大行和頭部金融企業自身的金融科技子公司,實力不容小覷。趙宏強對此並不擔心,“實際上,百融雲創跟所有的金融科技子公司都是合作的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是一個非常良性的生態。百融雲創是中立性雲平臺,不涉及具體金融產品,是真正專注於科技核心的企業。”
面對銀行科技子公司的競爭,趙宏強信心滿滿地表示,無論大行還是金融科技公司都有很強的技術實力,但是術業有專攻,比如,在金融產品的運營、設計方面有很強的實力,但真正運用一些大資料技術精準畫像,快速決策,甚至用一些補充性的資料標籤,幫助建立一套完善的風控體系,或者是提供一套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案,這個還是需要很多外部幫助的。短期看,這個需求空間不會被填滿。
談起未來的發展方向,趙宏強稱,未來發展空間很大。“目前有很多銀行,尤其是中小銀行在硬科技方面儲備不足,百融雲創要把多年積累的資料技術、智慧技術、演算法和雲計算等等賦能他們,提升其效率,空間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