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
位於博山機電谷的太陽能熱電聯產及太陽能光熱儲能實驗臺
□ 記者 王奇
不用煤、不用天然氣,只用清潔能源,就實現了冬天儲熱供暖,夏天蓄冷供冷。自從2018年,齊盛國際賓館建設了智慧清潔多能互補系統示範專案,每年的電費省了100多萬元,節約天然氣56萬m^3,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120噸,每年比原能耗費用節約近50%。這件事,讓一直致力於節能減排的博一新能源感覺自豪又欣慰: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專利—微熱管陣列,讓越來越多的企業不再為節能減排發愁。
啥是微熱管陣列?這是博一新能源的領軍人物趙耀華教授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國際專利,被行業稱為超級導熱材料。其熱導效能是鋁的5000倍,石墨烯的200倍,換熱能力是傳統圓形熱管的10倍,同時實現了導熱器件(傳統熱管)到新型超級導熱材料的革新,在熱控、新能源、節能等領域具有重要的創新意義。基於微熱管陣列技術,開發出了國際領先的太陽能高效利用技術,包括集熱器、光伏熱電聯產技術,並構建了符合國家雙碳戰略的“零碳能源+谷電儲能”雙低(低投資、低執行)成本的清潔能源建築四聯供能(供冷、供熱、供熱水、供電)系統。
這樣的科研成果聽起來離生活很遠,但是它的應用卻實實在在的造福企業。在博山機電谷的10萬平方米的園區裡,屋頂、地面、零能耗建築、直膨式熱泵系統組成了一道節能減排的風景線。透過微熱管陣列梯級能源裝置與太陽能熱電聯元件、鋰電儲電、定製超低溫無霜空氣源熱泵等有效結合,實現了太陽能、空氣能等清潔能源高效利用和多能互補,無論是供暖還是供冷成本都降至10元/平方米以下。
除了齊盛國際賓館,有不少企業也嚐到了節能減排的“甜頭”。鈦白粉龍頭企業東佳集團投資900萬元,與博一新能源共同實施完成了工業餘熱回收及綜合利用示範專案,為企業節省能源費用1060萬元,年節約標煤1.57萬噸、節水13萬立方米。現代化農業知名企業七河生物實施了科學節能與智慧用能改造,超低能耗的大型農業大棚群清潔能源與餘熱利用供能中心。隨著七和生物產量擴充套件,這一專案每年可以節省上千萬元的能耗費用。博一新能源為信發集團構建了國內第一個餘熱供暖、反季供冷的集中供能現代化櫻桃農業示範叢集,只有傳統能源費用的1/3。不僅淄博市的企業受益,博一還與與國內數十家企業就再生能源應用、綠能覆蓋和無煤化供暖開展合作,併為國內100多家高耗能企業提供免費工業節能診斷服務。透過高效蓄冰和相變蓄熱及餘熱高效回收迴圈利用技術,幫助傳統高耗能企業實現節能降耗節,為園區廠房辦公樓、賓館酒店、化工企業實施節能類專案數十項,年節能收益幾千萬元,節約標煤約五萬噸,極大提升了企業在行業知名度。博一新能源連續三年成為國家工信部節能診斷服務商。
節能減排將成為未來可持續發展的主旋律,就在10月24日,國務院頒佈了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其中提到要加快提升建築能效水平,推進石化化工行業碳達峰。鼓勵企業節能升級改造,推動能量梯級利用、物料迴圈利用。這與博一新能源發展堅持以低碳甚至零碳為發展目標不謀而合。從2017年成立以來,企業一直以“變廢為寶、梯級用能、迴圈用能”為節能原則,致力於建築和工業節能。透過綜合運用微熱管陣的高效餘熱、餘冷利用技術,能開發應用於不同工業場景下的節能系統、裝置及智慧化專家執行管理系統,構建精細化的能源綜合管理平臺,“利用我們的系統可以完全實現把能源吃幹榨淨,大幅度節能降耗減排。”博一新能源總經理徐紅霞表示。
目前,博一新能源已經發展為全國為數不多的新能源、新材料研發和規模化生產企業。在“雙碳”背景下,博一新能源的節能減排之路越走越寬,企業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路徑更加明晰。作為新材料企業,博一新能源致力於精準聚焦微熱管陣列這一全球熱控領域核心材料與“根技術”的推廣應用。依託中科院、清華大學、寧德時代等國內外大院大所大校大企,與山東省產業研究院開展戰略合作,引進國際一流人才團隊,在淄博建設博一熱控產業研究院,為各應用領域熱/冷高效傳遞、管理與高效利用提供關鍵的科學與技術支撐。重點建設傳熱傳質、功能性熱導材料、熱控器件及系統設計等研究部,MEMS微加工、常規尺度散熱技術加工等檢測中心,建設裝配式移動能源裝置研發、光伏鋰電儲電一體化、氫燃料電池實驗室、自動化控制系統、資料機房基站散熱、電腦晶片散熱等實驗室,爭創省級、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建設工業節能核心裝備——微熱管陣列高效換熱器、微熱管陣列儲冷、儲熱裝置、谷電蓄熱式戶用採暖器生產基地,用好智慧清潔能源多能互補系統這一“看家本領”,推進傳統產業綠色發展。
談到企業未來發展,總經理徐紅霞說:“我們以開啟智慧能源新時代為己任,做專注服務企業社會、推進綠色發展的智慧用能專家,爭當全球新型節能儲能領航者。”
編輯:張劍
本文來自【淄博日報-淄博新聞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資訊公共平臺提供資訊釋出傳播服務。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