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詠儀 編輯 | 蘇建勳
36氪獲悉,「量子動力FACEGOOD」獲新一輪戰略融資,由行業頭部產業方領投,達瓦科技跟投,以及老股東馳星創投持續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產品進一步研發、海內外商務拓展、人才招聘等。
「量子動力FACEGOOD」成立於2015年,定位工業級3D表情動畫軟體,這也是元宇宙概念的核心底層技術。
FACEGOOD的主要方向是為3D內容開發者提供超高精度的實時面部與體態模擬系統,是軟硬體結合的方案。創始人兼CEO王全偉對36氪表示,團隊從成立開始,一直專注在工業級動畫軟體的研發中,並從人臉表情模擬的研發開始,這也是人體動作捕捉中難度最高的部分。
從2015年到2020年,FACEGOOD經歷了五年左右的時間,逐步突破了3D表情捕捉、應用的相關技術。王全偉對36氪表示,在公司成立初期,團隊以專案的方式與多個動畫、遊戲領域公司進行合作,在合作過程中逐步完善自身技術,積累了超過了10萬的人臉3D表情資料,為技術研發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直到2018年到2019年間,我們發現,從技術上已經逐步追上國外的老牌工業軟體廠商了,並且逐步開始商業化落地,開始有種子使用者”王全偉表示。“到這兩年,我們的底層技術研發有較大突破,已經可以超越國外競品,比如高精度面部捕捉技術跟蹤引數,已經達到十萬3D點雲。”
FACEGOOD的產品化程序也在同時進行。今年6月,公司正式釋出了Avatar Studio正式版產品“Avatary”,分為免費版和企業版兩個版本,主要包括四大核心功能,包括實時面部建模、快速肌肉繫結、高精度面部捕捉、高精模擬驅動等,能夠幫助3D內容開發企業提高面部表情建模及模擬製作的效率。硬體方面針對影視級、企業級和消費級開發場景,有不同視覺硬體,價格低至千元。
在表情捕捉領域,大部分3D內容開發公司依舊是使用傳統手動K幀製作方式。以一部30集的動畫番劇為例,每集需新增4個角色,每個角色的建模繫結所需成本大概3-5萬;每集時長15-20分鐘,目前一個動畫師的日產值僅為30秒/天,每集的製作成本大概在200萬。
近年來,一些公司開始引入國外面部產品,如Faceware、Dynamixyz等,但受限於其技術能力,捕捉的資料無法有效利用,大部分仍然需要動畫師手動製作,也依然無法還原人體面部肌肉碰撞的高精動態效果,難以達到虛擬人“真實表達情感”的效果。
王全偉解釋,在表情捕捉領域,手機上用的人臉識別模組是民用級別的精度,點雲最多在近萬左右;而到了動畫、遊戲領域,3D點雲需要達到十萬甚至百萬級別。現在FACEGOOD的精度相較於民用級3D視覺演算法提高兩個數量級,直接透過模擬肌肉群、脂肪的走向來模擬人臉表情。
而從效率提升角度,原來需要1周完成的人物製作週期,應用了FACEGOOD的技術後能夠縮短到1小時內,極大提高3D內容的製作效率,人物角色的製作成本也降低到千元級,讓C端使用者也可以自定義的3D人物製作。
在產品體系上,Avatary在今年上線時,就已有累計幾千名個人使用者和幾百名企業使用者。今年,FACEGOOD也在發力拓展動畫、遊戲領域的標杆客戶,如騰訊、網易、虎牙、快手、追光動畫、EA、原力動畫等公司中實現應用。在高校方面,公司也與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等高校達成戰略合作。
FACEGOOD同時也在開拓海外市場。王全偉表示,相較老牌廠商動輒數十萬的裝置價格,FACEGOOD並不希望主要依靠硬體盈利,更希望能夠成為3D動畫領域的Adobe,以軟體作為自身核心。
也正因如此,在開拓市場層面,Avatary產品在價格上有較大優勢,比如用於面部表情捕捉的裝置只需千元級,這能夠有效拓展市場。而在軟體方面,Avatary目前提供標準版為主,按照賬戶數量收費,除此之外,FACEGOOD也可為企業提供高精度演算法定製,交付週期在一週左右。
本輪融資後,FACEGOOD也將繼續投入到產品研發和人才招聘中,並著力開展商業化。
王全偉表示,目前Avatary還是以工業級使用者為主,團隊接下來會逐步建立3D動畫模擬的產品閉環,讓使用者在平臺上即可完成從建模到動畫的全流程。而透過進一步提升產能、降低應用成本,Avatary的客戶群體也會擴大至個人和小型團隊,想象空間也會拓寬不少——虛擬偶像、直播,甚至醫美領域。
當前,FACEGOOD團隊約60人左右,技術團隊佔比超過80%,演算法團隊80%碩博研究生。CEO王全偉為ACM Siggraph深圳副主席,早期活躍於開源社群,國產開源編譯器Semo Compiler作者,擁有十五年工業基礎軟體研發經驗和超過40項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