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冬天手腳容易涼涼?
1.身體防禦本能
來到冬天手腳冰涼,一方面是因為氣溫太低,另一方面是因為身體的防禦本能。
從原始時代開始,大腦就對低溫、飢餓這類情景格外敏感。面板的神經受體感知到外界的寒冷,趕緊向大腦傳送危機警告:“外面很冷,當心凍死!”。
為避免熱量過度流失,大腦作出應急舉措——皮下血管劇烈收縮,外周血管限流,血液優先供給心肺、大腦等核心器官。
由於流向體表的血液量驟減,位於肢體末端的手腳無法從血液迴圈中獲得熱量,自身也沒有足夠的脂肪層禦寒,因此更容易“涼涼”。
同樣是體表,為什麼其他部位沒有手腳那麼強烈的冷感呢?
因為其他部位要麼有羽絨服秋褲,要麼有脂肪加持。耳朵、臉頰等部位因為靠近大腦,順便“蹭”到了體溫調節系統的優待。
2.可能是疾病訊號
如果你的手腳一年四季甚至夏天都冰涼,那麼這可能不是體質問題,而是生病的訊號!
以下疾病會引發手腳冰涼:
- 貧血
- 糖尿病
- 甲狀腺功能減退
- 心血管疾病如下肢動脈硬化
- 下丘腦病變
- 厭食症
#2
為什麼女性更怕冷?
1.社會原因
由於刻板印象,很多男性怕冷但不會說出來。
2.體質差異
上世紀末《柳葉刀》的一項研究發現:女性手部溫度平均比男性低了1.2℃。
男女身體構造有差異,女性脂肪多而肌肉少,基礎代謝率更低。
脂肪有助於內臟器官保溫。但是過厚的脂肪會可能影響體表血液流動,從而使手腳更冷。
肌肉少意味著靜息代謝率低,相比男性,女性自身產生的熱能更少。
2016年的有關綜述還提到,孕激素和黃體酮水平過高可能讓人更怕冷。
#3
做好這些,減少寒冷
01穿暖
穿衣服時重點保護這些部位,會暖和很多
- 頭部:尤其是額頭、太陽穴、耳朵
- 頸部:不要露脖子
- 後背發涼:加一件馬甲背心
- 穿高腰褲,別露腰
- 騎行時可以帶護膝,保護關節
- 穿厚底鞋,鞋薄著地腳易涼
其次不要穿太緊的衣服。
很多人不想顯得臃腫,冬天會穿特緊的保暖褲。但是衣物過緊會導致體表血液流通不暢,不僅不利於回暖,甚至會誘發凍瘡。所以要貼身,但別緊身。
02運動
運動可以迅速改善體表僵滯的血液迴圈,讓軀體釋放更多熱量——運動時產生的熱量是安靜時的3~5倍。
而且運動是一項治標又治本的防寒舉措。長期保持規律的運動會增加基礎代謝、肌肉量、心肺活力,從根本上提升抗寒能力。
來到冬天不想動,總是縮在屋裡、被子裡的人,血液迴圈肯定不會太好。
03多吃蛋白質
在冬天,最令人誘惑的取暖方式莫過於“吃點熱的”。火鍋、奶茶、拉麵、麻辣燙、烤地瓜……熱乎乎的吃到胃裡是真舒服。
儘管抵抗嚴寒需要消耗更多熱量,但是冬天的活動量也低啊!所以靠“多吃”來抗寒終究是一條“長胖之路”,不靠譜。
但是在日常的飲食中可以增加蛋白質食物的比例。相比於碳水和脂肪類食物,蛋白質會產生更明顯的食物熱效應,最高能達到食物本身熱量的1/3。
04少喝咖啡少抽菸
咖啡因、尼古丁等物質會刺激神經,引發血管收縮,加劇手腳冰涼。因此,怕冷的人還是多喝熱水最管用。
圖文編輯:Radiodead
關注「北京健康促進會」
獲取更多有趣、有料的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