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2》的主題很明顯,強權引發不公,底層人物掙扎逃生。不少看完電影的觀眾,都難免跟《誤殺1》做比較,而且指出全片最大的bug,樓下被劫持,樓上卻能安穩做手術?
電影接近尾聲時,林日朗拿手機撥通了疑似買家的電話,林日朗可是在一樓啊,寂靜之中卻聽到了高層的手機鈴聲,這比起來器官捐贈中心處長的電腦竟然沒密碼,更為魔幻。
可是,這卻恰恰是最點題的。
在主題如此明確的情況下,電影裡已經給了很多的意象,比如螢火蟲、貓和老鼠。
市長的兒子出車禍,急需心臟,於是強權合謀殺戮,搶走了屬於小蟲的心臟,以權謀權、以權制權,讓本來是老鼠、螢火蟲的普通人,被迫拿起槍。
公權私用的失控,誘發了這場誤殺。
螢火蟲是電影的題眼,為什麼在燈光下不亮了?因為它的光太微弱,只有在黑暗中才能被看到。
任何一個看完電影的觀眾,都很好理解這句話。
但是在這裡,我想說相比於在黑暗中才能看到螢火蟲這個論點,整部電影講的更應該是在強光下,螢火蟲依舊在發光,只不過大家看不到。
因為太微弱,被強光壓制。
用犯罪謀取公平正義,用黑暗來對抗太陽,這是整部電影在講的故事。
為了救兒子,林日朗用盡了各種辦法,申請大病補貼、借高利貸、自己做心臟配型,結果卻被逼到走投無路,用生命來揭開真相,引發民眾憤怒。
屬於小蟲的心臟,在林日朗劫持醫院以後,各方才行動去保證程序正義。這不恰恰暗合了所有為了自救而被迫犯罪的普通人嗎?
這樣的人還少嗎?在很多社會新聞裡,都有相似的影子。
這些人如螻蟻老鼠,活著時沒有任何體面,是任何一個權貴都可以喊打喊殺的物件。那些聲張正義的人道貌岸然,活像主持森林正義的黑貓警長。
但是薩丁對警察局長說,你別忘了你是怎麼坐到今天這個位子的。
“你們到底是貓,還是老鼠啊?”
這個本來應該有著明確答案的問題,卻變得混沌模糊。
本來應該保護人民的警察,為了權貴,爬到通風管道,如同老鼠一般,要狙殺一個普通的父親。
像林日朗這種,一輩子認真工作本分做人,為了孩子可以做任何不體面的事情,如同老鼠一般苟活的普通人,卻被逼成了貓。
貓和老鼠是警察的雙重身份。
明明已經很點題了,卻偏要在片尾安排樓下聽到樓上的手機鈴聲,樓下在劫持,樓上卻在風暴中安穩做手術,讓大家一眼就能看出來的bug。
而這個片段,恰恰是為了體現,不管底層如何一團亂,上層社會依舊井然有序不為所動。
就像《雪國列車》一樣,不管後面的車廂已經如何開始反抗,只要沒有突破到頭等車廂裡,那些所謂的上等人士,依舊過著奢靡的生活。
只有下等人突破防衛界限,事情鬧大到無法收場的時候,訴求才會被正視。
那麼聚焦到這部電影,就是隱形的資源掠奪。
醫生這個角色也很重要,他是既得利益者,卻也心存善念,但是被迫要與強權為伍。
相比於《誤殺1》,《誤殺2》聚焦到更為普遍的普通人困境,資源掠奪是每個人都深有體會的事情,別的不說,無償加班就算一個,只不過大家都習以為常了。
但是當心髒被設定為資源,在原有的公平規則已經建立,卻因為強權者的掠奪而差點殺死一個孩子的時候,我想觀眾都會有一種體會。
全片最平平無奇但是卻最有力量的一句話:
“為什麼贏的總是你們?我們一輩子認認真真工作,本本份份做人,孩子病了,卻被你們像皮球一樣踢來踢去。”
這段話,當你聽到的時候你想的是什麼,這部電影便是什麼。
一群醫生在手術檯上圍觀一個孩子,太過陰冷陰鷙。
其實這部電影最大的諷刺在於,市長的兒子怎麼可能和普通人一起排隊等心臟,真正的不公可能是你壓根都不知道有這顆心臟的存在。
這個電影從很多意義上都是讓人深思的,難能可貴的是,電影並沒有陷入一味的指責當中,最終回到了一個更具希望和力量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