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河東的徐師傅幾年前刮鬍子時不慎刮破了面板,之後就形成了一個小黑“痣”。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黑“痣”的範圍越來越大,並出現潰爛,長期不癒合。期間徐師傅嘗試了各種口服藥物、外塗外敷藥物以及“紫光燈”物理治療等治療手段,均無明顯好轉跡象。因病情未得到控制,徐師傅來我院口腔門診就診,張勝副主任醫師透過病史的詢問,臨床的檢查,初步考慮“面板基底細胞癌”,建議儘早住院手術治療。住院後經過病理切片檢查證實為“基底細胞癌”。經過準備醫生行手術擴大切除了病變組織,並做了頜下淋巴結的清掃;但腫瘤切除後留下巨大缺損,為了恢復面部的美觀,採用了較薄的前臂血管化遊離皮瓣在顯微鏡下完成血管吻合重建,同期修復了面部的大面積缺損。術後病檢發現頦下有1個淋巴結出現了轉移。術後徐師傅需定期按時複查。
術前照片:
術中照片:
術後照片:
顏面部面板基底細胞癌多發生於鼻部、鼻唇皺摺、眼瞼、上下唇、頰、耳及額部面板,生長較緩慢,長期無明顯自覺症狀;初起時出現灰黑色或棕色斑,伴有毛細管擴張。以後在病變的中央部分發生潮溼、糜爛、表面結痂或出血。痂皮剝脫後形成潰瘍,邊緣高起外翻,表面凹凸不平;有的呈匍行狀,向周圍面板呈淺表性擴散,原來的部位則自行癒合,留下瘢痕;有的則形成腐蝕性潰瘍,邊緣如鼠咬狀,常侵犯並破壞深部的軟骨和骨質。
顏面部面板基底細胞癌怎麼治療?
早期病例不論用手術、放射、藥物、低溫或鐳射治療效果都很好,多數患者能夠治癒,疾病進展後手術治療為首選;面板基底細胞癌在發生之前多有癌前病損存在,早期處理癌前病損,避免日曬及區域性損傷刺激,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面板癌的發生。因此張勝副主任醫師提醒廣大讀者:“顏面部面板上如果無故出現色素斑、色素痣應引起重視,若生長較快或合併潰爛,經久不愈,則更要及時就醫,儘早處理,以免拖成大病,給手術切除及修復都帶來極大的麻煩,結果受罪的還是自己。”
專家簡介
張勝
副主任醫師,湖南省口腔頜面外科專業委員會委員,株洲市口腔質量控制中心秘書長。從事口腔臨床工作二十年,2010年至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進修學習口腔頜面外科,具有較高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業務獨當一面。擅長口腔頜面部良惡性腫瘤手術、組織缺損重建、口腔頜面外傷規範性治療等,熟練開展口腔癌根治術、頜骨多發覆雜骨折復位堅強內固定等手術。先後多次參加全國及省內外各種專業技術學習班,4篇文章發表於核心期刊,2項技術獲醫院實用技術獎一等獎。
作者:張勝
稽核:馬壯 黃紅斌
【來源:株洲市中心醫院】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