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大多數隨身HIFI發燒友眼裡,Astell&Kern家的東西似乎從來和“性(聲)價比”就沒什麼緣分,這事在我看來其實也一直是持認同的態度。至少,你單純把隨身DAP這種東西當一個消費級電子產品來看的話,這理論是成立的。在消費級電子產品裡,這樣的品牌並不鮮見,攝影器材裡的哈蘇、飛思、徠卡,手機裡的威圖等…你甭管他們賣得怎麼樣,至少品牌認知度擺在那,指不定哪天發達了,相信不少數碼愛好者都有想過整上一臺過過手癮………
……
…
當然對於絕大多數收入合理合法的一般人來說的話,以上這些也就腦補一下,真要靠吃上個一年半載的土去換一臺也不是夠不著,只是多半沒那個必要----入手只是起步,後面的投入才是真正需要砸錢的。當然說這話只代表我個人的價值取向,真大佬還請不要較真,是我格局小了。而在隨身HIFI這塊,Astell&Kern就是這麼個廣受好評與青睞的品牌。猶記得七八年前剛接觸這一領域時,那會兒前輩們和我說AK就是隨身HIFI界的徠卡。現在看來雖不太準確,但在那個特殊的年代也確實有那麼點意思在裡面。畢竟,那會兒一臺AK100II就是我兩個月的工資,這種消費絕對不是那時候月入3k的我應該考慮的。於是一咬牙一跺腳,充了…
以上則是我拿起AK剛發售的SR25 MKII(下簡稱SR25II)後不禁感慨,明明定價差不多,但卻已不是那麼遙不可及。而AK產品線中定位初階的A&Norma從SR15開始到後來的初代SR25,算上現在的SR25II已經是第三代產品。
SR25II在整體觀感上十分貼近前代的SR25,螢幕尺寸仍然維持在前代的水準,側邊電位器滾輪的手感略微提升,刻度感更為明顯且撥動的手感更為清脆。事實上,這些年在接觸了幾乎所有主流的AK系列機器,根據檔次定位的不同,這個電位器滾輪的手感也有些許差異。尤其旗艦型號的電位器滾輪手感更加貼近於那種精密鐘錶發條扭動的質感,而以往的入門款則多半達不到這種水平。當然這事不經過長時間的對比也沒有那麼明顯,畢竟,電位器滾輪這東西實在是太解壓了,關機狀態下揣兜裡總會不自主地去擰,時間長了這種手感的差異自然就銘刻進DNA裡了2333…之所以在電位器滾輪方面提這麼一嘴,主要還是因為這次在SR25II這臺機器上我也找到了這種旗艦型號上才具備的優秀手感,就這點還是挺令人意外的。螢幕方面SR25II依舊傳承系列特色,AK本質上作為一家工業設計公司,辨識度極高的“歪把子”既突出了A&norma系列的設計感,又完美的契合了人體工程學,使得使用者在實際體驗中並不會產生任何的違和感。另外在外觀方面與前代最直觀的差異有兩點:一是頂部額外配置了一個4.4mm平衡母口,這點對於AK最開始在KANN ALPHA上得以實現,之後在改款旗艦SP2000T以及創新型號SE180上得以繼承,而在初階型號上搭載則是第一次,關於4.4mm規格的優勢這裡不做過多贅述;其次就是由於4.4輸出埠的加入,導致原先頂部右側電源按鍵的位置被佔用,於是在SR25II上電源按鍵被配置到機身左側,位於原先的三個多媒體控制按鍵的上方,並且在設計感上與三個多媒體按鍵做了區分,即便放在口袋裡盲操一般也不會出現誤觸。
硬體層面總體而言,對比前代所做出的直觀改變不多,受限於近一年多全球晶片供給緊張,SR25II在解碼上仍然沿用了前代Cirrus Logic的CS43198 DUAL的方案。由於其本質上就是一個旗艦方案,在沒有換代品釋出以前,它仍然是一個最優的解決方案。其次就是SR25II採用了全新一代鍍銀遮蔽層,進一步地提升了抗電磁干擾能力。事實上關於這點,雖然幾乎所有的隨身類HIFI DAP上都有做過類似的設計,不過在一款進階型號上也加入了這種抗干擾的設計在同類產品中也是不多見的。
軟體層面,SR25II增加了雙向無線(藍芽)訊號輸入輸出,不論是輸入無線數字訊號使SR25II作為一個解碼放大裝置來使用,還是以其作為一個隨身的高品質音訊無線輸出裝置去接駁匹配各種無線耳機或音箱類後端,加上其能夠支援的眾多包括APTX,LDAC等高取樣率輸出無線協議,使用者都能夠聆聽到更為接近原本有線模式下才能享受到的高品質音樂。
關於最本質的聲音層面,AK的各個產品序列中都融入了AK對音樂表達的深度理解以及不同使用者群體對於聲音的訴求。SR25II雖定位為一款面向初階使用者的器材,但稍微有點經驗的發燒友們都比較容易達成共識的一點就是:想真正取悅這部分使用者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的。隨身HIFI DAP作為一個專業器材,其定位再怎麼入門,如果不能夠在一上手就得到使用者的認同,後面就很難再留住使用者了。主要是在現下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下,多數使用者更多地是在利用一些碎片時間在聆聽音樂,於是手機很自然的成為了一般人群獲取音樂資源以及聆聽音樂的最便捷選擇。如果你無法說服或者以更高品質的聆聽體驗去打動使用者,那麼獨立於手機之外的入門級隨身HIFI DAP是沒有太大存在的意義的。作為隨身HIFI的高階廠牌AK自然也是深諳此道,雖然在此之前並不是沒有出過一些叫好不叫座的產品型號,不過SR25II作為AK最重要的三條產品線之一,其重視程度從前幾代就可以看出。雖然為使用者提供更為優秀的使用體驗極為重要,不過在聲音層面的不妥協一直都是AK的立身之本。
總體來說,SR25II的整個聲音風格在融入了偏流行的基調以外,在其它型別的音樂風格表現中也調校的較為出色。與同類器材所不同的是,其並不單單留給使用者一種被打上特定風格標籤的第一印象。SR25II在高中低三個主要頻段中沒有給人一種在任何一個區間出現能量堆積的臃腫表現。大體上呈現一種均衡的聽感,高頻的亮度在做出了些許精緻的打磨後得以最大限度地保留,低頻更多地側重一種質感和氛圍感的表達而非單純的量感堆砌。中頻並沒有往結像刻意抵近而犧牲其它頻段的方向去靠,在一個適中的距離上有著平滑而潤澤的表現。在面對複數器樂的演繹中SR25II有著極為精準的定位,分離度方面與同檔次競品相比較也較為出色,細節揭示力也足夠應對絕大多數風格的音源。動態展現則貼近於之前我所聆聽過的中階型號SE200和SE180,乾淨利索而不拖泥帶水,與旗艦型號尚存在一定差距,總體來說仍屬於優秀的水平。
在適配不同型別的耳機體驗方面透過半個月的搭配,我幾乎沒有發現與任意一款主流的HIFI耳機存在明顯相性不合的情況。所以列出幾個主觀的搭配方案供使用者參考。
SR25II+final A4000(4.4mm平衡端輸出):
這是我上手SR25II後首個搭配的耳塞,至少近一年來已經是慣例了。雖然我明知A4000所擅長的方面未見得適合拿來匹配一些定位初階的前端類器材,本著選擇最熟悉的器材才能更容易地感知匹配的相性,對於SR25II我也沒有例外。從結果來說A4000在SR25II的驅動下是要好於不少同類器材與A4000的搭配,雖然主觀而言這套搭配下的A4000對我來說仍不算是最優解,不過這套搭配下的A4000已經能夠在一眾同類器材搭配中脫穎而出,而這對於SR25II的表現而言也算一個令人滿意的結果。
SR25II+AK T9iE(2.5mm平衡輸出):
都出自AK,雖然官方沒明著安利這套搭配,但HIFI發燒友們多半都有的一個認知就是:如果你實在沒琢磨明白這個器材該怎麼搭配,那麼選擇同品牌的去做適配總不會有什麼問題。事實上就這套搭配來說也確實是這麼回事。且不談作為一個入門使用者有沒有搭配經驗,就這套差不多小一萬砸進去,怎麼看也不像是個定位入門的器材。就聲音表現來說,T9iE本身其實是不難搭配,對前端的驅動性要求不算太高,由於採用的是拜雅的特斯拉動圈單元,水平的上限還是有點高的。應對絕大多數流行類的音源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尤其是平衡端更為優秀的分離度和更強的控制力下,較真點來說一些古典中小編制的曲目也都能夠支撐起足夠的動態框架。對於T9iE本身來說,用SR25II去搭配也確實算一個不怎麼折騰的懶人方案。
SR25II+FAudio DARK SKY(4.4mm平衡輸出):
FAudio的藍神圈也算一個驅動門檻不高,但要從搭配上值回票價需要花一番心思的塞子。倒不是說這塞子聲音本身有什麼硬傷,而是用不同的前端去驅動它所獲得的聲音還是很不同的,以至於我剛拿到手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價值7k多的高階圈塞。而令人比較欣喜的是,藍神圈與SR25II的相性還不錯,內斂的個性在SR25II的加持下變得鮮活了許多,各種型別的曲目下都表現得極為靈動。雖然這不是藍神圈第一次給我這種印象,不過從至今我為藍神圈所搭配過的前端類器材來說,能夠有這種表現得並不多。
對於一個入門級隨身HIFI DAP應該給予使用者怎樣的一種體驗,我本以為8年前我在AK100II上已經感受到了。然而當拿起SR25II的時候,思緒似乎又回到了當年並且有了新的認知:即便是初階器材,有些東西是不應該被妥協掉的。AK給予使用者的往往不止是聲音,而是一整套的使用體驗,而這也是現階段同類產品所欠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