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小時候衣服破了,媽媽會幫我們打上補丁,繼續使用。“補丁”對於70前的人,相當熟悉。後來生活好了,打補丁的衣服也慢慢少了。
“補丁”再次通用,是有了電腦軟體之後。軟體出漏洞,需要修補,技術人員就形象地用“打補丁”來比喻修改更新的過程。現在說到補丁,會同時想起衣服和軟體,但一般是軟體優先。
但我最近想起“補丁”一詞,是看到一張新冠疫情分佈圖。整張圖基本完好,就有幾個街區標紅,像打了“補丁”。
能打補丁的,說明基本面良好,修補好了很快就可以繼續使用。不像美國,全面飄紅,補也補不過來,最後只能整體爛掉,全部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