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史上,湧現出了許多文人雅士,這些文人雅士,在歷史上留下了許多故事。
今天,就來向大家介紹《三言·蘇小妹三難新郎》中的一個片段:王安石替兒子向蘇洵提親,蘇小妹看完王安石送去的文章說:那不可,他兒子不長壽。
眉山三傑蘇家父子 愛女小妹絕世無雙
北宋年間,在四川眉山有一個博學的名儒,姓蘇,名洵,字允明,別號老泉,人稱“蘇老泉”、“老蘇”。
蘇洵膝下共有兩男一女三個孩子,大兒子蘇軾,是北宋大名鼎鼎的文學家、書畫家;二兒子蘇轍,是北宋時期的官員和文學家,父子三人被稱為“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家還有一個女兒,人稱“蘇小妹”,聰明絕世無雙,聞一知二,問十答十,資性過人十倍。
再加上整日裡受父兄薰陶,耳濡目染之下,更是無事不知、無事不曉。十歲時,蘇小妹隨著父兄前往京城居住。
那年正值春日,院子裡的繡球花開了,蘇洵賞玩了一會不由得詩興大發,遂回書房取出紙筆題詩:天巧玲瓏玉一邱,迎眸爛熳總清幽。白雲疑向枝間出,明月應從此處留。
尚未盡興,門外小廝報說:“門前客到!”
蘇洵為了不怠慢客人,只好匆匆放下筆,前去待客。蘇小妹那時正在園內玩耍,見父親匆忙而去,便溜到書房,看見了蘇洵未寫完的詩。
於是她提筆續道:瓣瓣折開蝴蝶翅,團團圍就水晶球。假饒借得香風送,何羨梅花在隴頭。
小小年紀,寥寥數筆,便將繡球花的花韻描寫的淋漓盡致。
寫完後,蘇小妹將筆一放,蹦蹦跳跳的回閨房了。
蘇洵待客完畢,親自將客人送出門外,想起方才還有一首詩尚未完成,遂復轉至書房。
正要提筆,卻見四句之下,歪歪扭扭又續了四句,蘇洵讀罷,感覺詞意俱美,觀其筆墨,疑似出自女兒之手,遂將蘇小妹喚過。
得到蘇小妹肯定回答後,蘇洵感嘆道:“可惜是個女子!若是個男兒,可不又是制科中一個有名人物!”
自此,蘇洵更加疼愛蘇小妹了,任憑蘇小妹憑喜好讀書,從不督促其學習女紅。
轉眼,春去秋來,年復一年,蘇小妹十六歲,長成了大姑娘。
蘇洵看著出水芙蓉般的女兒,暗暗下決定,定要給女兒尋得天下最優秀的男子為配。
一日,當朝宰相王安石派人邀請蘇洵到府上敘話,蘇洵心內萬般不情願,但還是前去赴約。
原來,王安石初登及第時,雖然賢名在外,但是不太講究個人衛生:不愛洗衣、洗臉,身上蝨子無數。
蘇洵當時厭惡王安石不講衛生又不近人情,覺得王安石飛黃騰達之日一定會是個奸臣,便寫了《辨姦論》諷刺王安石。
王安石得知後一度懷恨在心,但是眼見蘇軾、蘇轍二兄弟雙雙金榜題名,便勸說自己化干戈為玉帛,冤家宜解不宜結,與蘇洵重新修好。
蘇洵眼看著王安石步步青雲,居於宰相之位,擔心自己如果再跟王安石作對,會影響兩個兒子的前程,也只得違心與王安石相交。
一來二去,兩人反而經常喝酒聊天談古論今。
荊公提親取兒文卷 小妹批閱英年早逝
這日,蘇洵再次前去赴約,觥籌交錯間,王安石對蘇洵說:“小兒王雱,讀書只需讀一遍,便能背誦。”
蘇洵聽後帶著酒意回答:“誰家兒子讀兩遍!”
王安石答曰:“到是老夫失言,不該班門弄斧。”
蘇洵又答:“不光是小兒讀書只讀一遍,小女讀書也是隻讀一遍。”
王安石聽後極為吃驚,答曰:“只知道二位令郎大才,卻不知令愛也是,眉山的才氣,全數都進到你蘇家了。”
蘇洵這才感到失言,心中暗自後悔,連忙以不勝酒力請辭。王安石卻沒有立刻讓蘇洵回家,而是命小童取來一卷文字,將其遞給蘇洵說道:“這是我兒子王雱的功課,請指點一二。”
蘇洵接過,將其放在袖子裡,唯唯而出。回家睡到半夜,酒氣方才散去,想起與王安石吃酒時誇女兒的話,心中懊悔。
蘇洵心如明鏡,王安石表面是讓自己指點王雱功課,實際上是意屬蘇小妹,想替其子王雱求親。
蘇洵雖表面跟王安石交好,但仍舊覺得王安石狂妄不羈,心內百般不願意與王安石做親家,但是一時之間又不知道如何推辭,一發愁,就到了天明。
晨雞破曉,蘇洵早早下了床,洗漱完畢後,拿著王雱的課業思來看去。
那王雱,也並非浪得虛名,課業篇篇錦繡,字字珠璣,蘇洵心內便起了愛才之意。
然而愛女心切的蘇洵並不想因為自己的意願為難女兒,便想著將王雱的功課拿給女兒過目。倘若蘇小妹自己喜歡,與那邊結親也罷,一切都看天意由女兒自己定奪。
想到此處,蘇洵特地將課業上的名字隱去,對丫鬟說道:“這卷文字,是京城裡少年名仕所呈,求我指點,但是我太忙沒有時間,你將它拿給小姐批閱,小姐看完後,再拿回與我回話”。
丫鬟領命將文卷交給蘇小妹,並傳達蘇洵的囑咐。蘇小妹聽是父親之命,拿起筆從頭到尾認真批閱。
片刻後,蘇小妹感慨道:“好文字!此必聰明才子所作。但秀氣洩盡,華而不實,恐非久長之器。”
說完便在捲上寫道:“新奇藻麗,是其所長;含蓄雍容,是其所短。取巍科則有餘,享大年則不足。”
意思就是,文章很好,但是辭藻堆砌過多,就顯得臃腫,金榜題名有餘,但是恐怕命短不長壽。
寫完,便讓丫鬟將文卷交還給蘇洵,蘇洵接過一看,頓時大驚,呼曰:“這批語如何給王安石看!必定要出問題!”
正焦急時,王安石差人來詢問蘇洵昨日的文卷可批閱完畢,請蘇洵到府上一敘。
蘇洵手足無措,只能將卷面上蘇小妹批閱之處用刀割去,重新換過,寫上好批語,親手交給了前來的差人。
差人接過文卷收好,又向蘇洵行禮說:“我家老爺還吩咐,有一件事問老大人,貴府小姐可曾許配人家?倘若未許,我家公子願與小姐結秦晉之好。”
蘇洵面無波瀾,心內卻大呼哀哉,答曰:“相府請親,老夫豈敢不從。只是小女貌醜,怕是配不上公子,並不是我不願意。”
差人聽後領命,回到宰相府跟王安石覆命。
王安石看到文卷被割換,頓時心如明鏡,十分不滿,但是又怕蘇洵說蘇小妹醜是真話,便不動聲色,暗中派人詳細打聽,觀其相貌。
無巧不成書,那日,蘇小妹正與兄長蘇東坡互相鬥嘴。
蘇小妹嘲笑蘇東坡鬍子多,蘇東坡嘲笑蘇小妹額頭突出,還作詩云:未出庭前三五步,額頭先到畫堂前。
蘇小妹不服,繼續嘲笑蘇東坡下巴長,蘇東坡回嘴道:“幾回拭臉深難到,留卻汪汪兩道泉”。
兄妹倆一來二去,全被王安石府內暗中偷聽的差人聽去。
差人回到相府交差,對王安石說:“蘇小姐才調委實高絕,若論容貌,也只平常。”
王安石聽後,才將提親一事作罷。
其兒子王雱卻不幸被蘇小妹言重,雖十九歲就中了狀元,沒過幾年就早早夭亡了,這是後話。
流傳於世 蘇家女兒三難夫婿
蘇小妹除了拒絕宰相王安石的提親,還曾上演一出三戲新郎的故事,頗受世人喜愛傳閱。
話說,王安石向蘇家提親一事傳遍了整個京城,蘇小妹頓時上了京城的“娛樂頭條”,一時間,茶餘飯後,街頭巷尾,談論的皆是此事。
但世人不知細節,將事件篡改得神乎其神。一時間,蘇小妹才高八斗、貌賽西施的言語無處不聞,求親慕名者紛至沓來,不計其數。
蘇洵有了上次的經驗,仍舊讓來人呈文捲上來,交與女兒親自批閱。
蘇小妹不疑有他,一一批之,在眾多文卷中,有一文卷,署名秦觀,蘇小妹見他字寫得不錯,文章也流暢不俗,便在其文捲上寫了四句:今日聰明秀才,他年風流學士。可惜二蘇同時,不然橫行一世。
乍一看,這四句,是說秦觀的文采雖好,但是不如哥哥蘇軾和蘇澈。
但知女莫若父,蘇洵卻從中看出了女兒的心思,縱觀這些日子女兒批閱的文卷,沒有一卷如此上心,蘇洵知道,蘇小妹是相中了這個秦觀了。
於是他吩咐下人:秦觀來時,快快通報,其餘人都請他們離開吧。誰知呈卷請求批閱的眾人中,討信的人日日絡繹不絕,裡邊唯獨沒有秦觀。
秦觀,是揚州府高郵人,飽讀詩書,生平最敬重的便是“二蘇”。
聽聞蘇小妹才貌雙全,心下慕之,便隨眾人呈卷批閱,但是他自身又有一股傲氣,不願意損了自己的名譽與眾人一般日日前去叨擾,因此呈了文卷後,再未出現。
蘇洵等了幾日,見秦觀仍舊不到,便派人前去秦家詢問何意?
這讓秦觀很是驚喜得意,但又想到坊間也有傳言蘇小妹面貌醜陋的,一時間也拿不準蘇小妹是美是醜。
為了讓自己放心,秦觀決定私下見蘇小妹一面再做答覆。
三月初一,是到寺廟燒香的日子,凡閨中女子均會去岳廟燒香。那日,秦觀五更便起床,換了衣服改了頭臉,打扮成遊方道人模樣前去岳廟前等候。
之所以這麼早,是因為宋朝有規定,凡大戶人家女眷入廟進香,須得避人,只能一大早或者夜間。
秦觀等候多時,見蘇小妹轎子緩緩而來,秦觀一個閃身避過,歇於廟中左廊。
蘇小妹不疑有他,出轎上殿,秦觀遠遠窺之,發現蘇小妹雖然不至於像坊間傳聞般忽美忽醜,卻也清雅幽閒,全無俗韻。
“不知道她文采可如傳言一般?”秦觀暗自想道。
恰逢蘇小妹已經上香完畢,正欲離開,道人打扮的秦觀趕緊從左側出來,以詩詞刁難蘇小妹。
蘇小妹眼見是個遊方道人,心中也無多想,一一對答如流,便上轎而去。秦觀對蘇小妹的才學甚是滿意,便隨小童呼聲前往後院換衣服。
本以為神不知鬼不覺,卻不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秦觀假扮遊方道人考蘇小妹的事,還是傳到了蘇小妹的耳朵裡。蘇小妹嘴角微微一笑,囑咐丫鬟們不要再提。
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是日,秦觀打扮精神上蘇府提親,蘇洵應允。
秦觀本意是儘早成婚,蘇小妹得知後專門告訴蘇洵:“不行,必須要象簡烏紗,才能洞房花燭。”
秦觀無可奈何,只得依從蘇小妹。三月,大比之期,秦觀不負眾望一舉成名。
成名後,秦觀前往蘇府請求完婚,蘇小妹允之,二人雙雙拜堂,待要洞房花燭時,秦觀卻怎麼都無法推開蘇小妹的房門了。
只見院中擺著一張小小的桌子,桌子上放著紙菸筆墨和三個信封,三個盞兒,這三個盞兒,一個是玉的,一個是銀的,一個是瓦的。
桌旁有個身著青衣的丫鬟,秦觀見之對丫鬟說:“勞煩你進去傳言,新郎到了,怎麼不開門呢?”
丫鬟答道:“小姐說了,桌子上的信封裡有三個題目,答對了才能進房。”
秦觀指著桌上的三個盞兒繼續問:“那這些是什麼意思?”
丫鬟答曰:“這三個盞兒,玉的裡邊盛的是酒,銀的裡邊盛的是茶,瓦的裡邊盛的水,小姐說了,三個題目都答對了,玉盞盛酒三杯與公子飲下,進入香房;答對兩題,一題不中,飲盡銀盞中茶解渴;要是三題都不中,喝了瓦盞內的淡水,罰在外廂房讀書三個月。”
秦觀聽後自傲道:“別說三個題目,就是三百個我也不怕。”
丫鬟微微一笑,取出第一個信封遞給秦觀,秦觀開啟一看,只見上有詩四句:
銅鐵投洪冶,螻蟻上粉牆。陰陽無二義,天地我中央。
秦觀暗自嘆氣:出來混,果然是要還的。詩中四句,暗含“化緣道人”“明明嘲我”之意,這分明是蘇小妹再說他假扮化緣道人試探自己的事。
於是秦觀取筆寫道:化工何意把春催?緣到名園花自開。道是東風原有主,人人不敢上花臺。
這四句,每句前一個字連起來,正應了蘇小妹的“化緣道人”一問。
詩中口吻充滿歉意,大致是:我不該心急啊,幹嘛要去提前看你相貌呢,緣分來了自然就看到了啊,我當初怎麼能這麼莽撞呢,你就不要再生氣了。
答畢,將信封交給丫鬟,丫鬟將信從窗縫內塞進去。
蘇小妹看後心中滿意,丫鬟又將第二封信遞給秦觀,只見信上寫道:“強爺勝祖有施為,鑿壁偷光夜讀書。縫線路中常憶母,老翁終日倚門閭。”
這首詩,是個猜典故的啞謎,秦觀略略思索後,將每一句對應的答案:孫權、孔明、子思、姜太公依次寫在信封上遞與丫鬟。
第三個信封內則是個對聯,上書:閉門推出窗前月
這一句,乍看簡單,實則困難,若是對的尋常,顯不出本事,需得巧妙,方盡人意。秦觀沉思良久,眼見三更已過,仍舊不能對出,心中不免著急。
不遠處,一人正隱於黑暗之中,看著在院中轉圈的秦觀。
那人不是別人,正是蘇小妹的長兄——大名鼎鼎的蘇東坡。
那蘇東坡,半夜睡不著,聽聞妹夫秦觀正在被考試,便前來看看情況。
蘇東坡一到,就看見秦觀在院中頻頻踱步,口中唸唸有詞,仔細聽之卻是:“閉門推出窗前月”。
蘇東坡想:“這定然是妹妹難為人了”。
蘇東坡靈機一動,心中已有答案,本想告之秦觀,又怕蘇小妹發現,也怕傷妹夫面子,遂咳嗽一聲,拿起一磚片,朝缸中扔去,缸中水被磚片一激,正好灑在秦觀臉上。
秦觀恍然大悟,趕緊提筆對道:投石衝開水底天。
少頃,蘇小妹房門開啟,新娘打扮的蘇小妹手持銀壺,親自為秦觀斟酒三杯,二人雙雙進入洞房。
真真是:蘇小妹覓得良夫婿,秦少游抱得美人歸。
參考文獻:
《三言·蘇小妹三難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