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各個封建王朝,皇帝一般都會在登基後,馬上確定一位皇儲。
冊立皇儲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防止皇帝出現意外後,必須有合法的繼承人繼任,避免皇位爭端。
另一個目的是,有了確定了身份的皇儲,就可以讓皇儲開始學習治國理政之道,參與國家大事,積累經驗,方便皇儲繼位後能迅速進入角色。
冊立皇儲的規則,在各個王朝都不太一樣,有的堅持立嫡長子,有的偏好立賢。
大多數王朝都無一例外地會遵從這一規則,冊立一位皇儲作為皇帝的後備擺在那等著接班,即使皇儲是個幼童。
哪怕皇儲的存在會對皇帝的權勢產生一定的威脅,因為這是全天下的希望國家穩定傳承的人們的需求,皇帝也得照辦。
但歷史上偏偏有一個王朝,它存在了三百多年,卻一直沒有固定的冊立皇儲的規則,這個王朝就是宋朝。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所有大一統王朝中唯二沒有明確的皇儲冊封規則的王朝(另一個是秦朝,但秦朝存在時間短,不能作為範例)。
如清朝,在康熙朝之後,不再公開冊立皇儲,但好歹還有個“密詔立儲”制度,怎麼說也有個固定的規則。
宋朝卻沒有,皇儲何時冊立完全憑藉皇帝的心意,很多皇儲都是在皇帝去世前一年或前兩年才確定。
這是因為,大多數宋朝的皇帝們都對皇儲的冊立有顧慮。
就如宋朝皇帝看見唐末至五代時期的武將們跋扈,所以對武將嚴加防備一樣,宋朝的皇帝們也對皇儲的威脅嚴加防備。
比如宋朝之前的唐朝,當皇儲強勢時,就有很多皇帝沒有好下場,唐高祖李淵、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等,都是因為皇儲強勢的原因,不得不去做了太上皇。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有好多宋朝皇帝的運氣很差,親兒子長不大,都夭折了,如宋仁宗、宋哲宗、宋高宗、宋寧宗等。
他們因為沒有親兒子繼承皇位,也對冊立皇儲猶豫不決。
所以,宋朝的大多數皇帝們一直沒有遵從必須儘早確定皇儲的這個規則,也因此,出現了不少很遺憾的事情。
最典型的莫過於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了,他當了16年皇帝,卻一直沒有確定皇儲,以至於在有兩個成年的兒子的情況下,皇位被親弟弟趙光義給奪了。
趙匡胤死後是親弟弟趙光義繼位,這恐怕是宋朝最詭異的一次皇位傳承了,反正我是不相信所謂的“金匱之盟”的。
雖然歷史上兄終弟及的例子不少,比如三國時期,江東基業開創人孫策,臨終前就是把權力交給了兄弟孫權。
但那會江東的基業並不穩定,且孫策的兒子年幼,而趙匡胤死時,宋朝已經是一個比較穩定的王朝,他又有成年的兒子,沒道理把皇位交給弟弟。
宋太祖趙匡胤是宋朝沒有明確的皇儲規則的第一位倒黴的皇帝,他死了186年後,因為很特殊的原因,皇位才又回到他的直系後裔中來。
宋朝另一個倒黴的皇帝是宋仁宗趙禎,他不及時冊立皇儲的原因還是能理解的,因為他一直沒有親兒子長大。
趙禎一輩子生了三個兒子,沒有一個活過兩歲,所以,他一直等著想有個親兒子能繼承皇位,直到等到絕望才放棄。
坦白說,從這一點上來講,趙禎是很可憐的,這麼一位歷史上名聲最好的皇帝,卻絕了嗣,不得不說是老天無眼。
也因為趙禎一直沒有親兒子存活,他又盼著出現親生的繼承人,所以在皇儲冊立的事情上猶猶豫豫。
他為了擺脫文官集團要求他冊立皇儲的逼迫,把養子趙曙(宋英宗)接進皇宮培養,有了兒子再送出皇宮,死了再接進來,來來回回折騰了好幾次。
以至於趙曙精神上出了問題,對趙禎這個養父也毫無感情,趙禎死後,趙曙繼位,馬上就搞出個“濮議之爭”,不願意承認趙禎是他的父親。
這樣的行為,對於已經死去,且親手把皇位交給趙曙的趙禎來說,是極為不恭敬和不公平的。
再來說說宋寧宗趙擴,這是個比宋仁宗還倒黴的皇帝,他生了9個親兒子,全部夭折,不得不收些養子來當繼承人。
更倒黴的是,趙擴收的第一位養子趙詢,在被冊立為皇太子15年後,沒能等到繼承皇位,就先於趙擴病逝。
然後,趙擴又收了一個養子趙竑,但趙擴生前僅僅只給了趙竑皇子的身份,沒給他皇儲的名義(皇儲就是皇太子,是皇帝的後備,在宋朝,皇子只是皇儲的後備,除非正式昭告天下升級,否則,皇子就不算是皇太子)。
結果,等到趙擴去世後,被權臣史彌遠抓住這個漏洞,勾結趙擴的老婆楊皇后,用一份假的遺詔,沒有讓趙竑繼承皇位,而是改立了史彌遠親自培養出來的趙昀當了皇帝,即宋理宗。
宋理宗趙昀在繼承皇位之前,連皇子都不算,他名義上只是趙擴的堂侄子(趙昀是被史彌遠找出來繼承趙擴堂弟趙抦的沂王王位)。
如果趙擴生前能明確趙竑的皇儲身份(趙竑成為趙擴養子的時間有足足四年),史彌遠估計就玩不出什麼花樣來。
因為趙擴沒有來得及確定皇儲,使得史彌遠培養一位對自己言聽計從的皇帝的計劃成功,史彌遠也因此成為宋朝歷史上罕見的權臣,能自己培養出一位皇帝的權臣。
宋朝的皇權,在大多數時候,都被文官集團壓制著,這其實和宋朝沒有明確的皇儲冊立制度有一定關係。
許多宋朝的皇帝在繼位前,都沒有長時間擔任過皇儲,也因此,沒有時間培養屬於自己的班底,也沒有時間參與學習治國理政,在繼位後,就不得不繼續學習,以及使用老臣子來治國。
這或許讓宋朝的皇權爭奪少了一些血腥,但弊端也不少,對此有不同看法的讀者,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探討。
參考文獻:《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