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覺得沒多大變化,這樣下去的結果只有三個,清朝引狼入室,日本被列強瓜分,或者清朝和日本都被殖民。甲午戰爭之後,清朝若是選擇繼續抵抗,時間久了確實可以拖垮日本,但是可能性不大,清朝確實地大物博,但是想要依靠眾多優勢拖垮日本,是需要有明智的領導的,當時慈禧當政的清政府,是沒有這個能力的,我們按照當時的情況進行推演一下,不當之處還請斧正。
一直打下去,清朝有可能引狼入室。
當時的清朝,雖然施行了幾十年的洋務運動,但是隻有一個花架子,根本沒能夠統籌全國進行發展,像是西部地區,依舊是原本的狀態,只有沿海有少許的工業,軍隊也一樣,只是用西方樣式訓練出新的軍隊,但是數量極少,而淮軍和綠營更是有很大區別。這時候的日本,自1868年進行明治維新後,君臣一心,同仇敵愾,舉國之力發展教育,工業,軍事方面也進行了革新,雖然整體實力和清朝依舊差距甚大,但是已經能夠攥成一個拳頭,凝聚主要力量,所以,清政府的失敗是必然。
繼續打下去,會有另一種結果,1895年李鴻章不會簽訂《馬關條約》,而是調集淮軍還全國的綠營兵和在山東等地登陸的日軍繼續戰鬥,但是北洋海軍已經全軍覆沒,制海權這時候在日本手裡,他們可以在沿海任何一個地方進行登陸作戰,而清朝本來就已經國力疲弱,這時候還要用大量的軍隊進行抵抗,最終只能是疲於奔命,這時候,被拖垮的就不是日本了,而是清朝。
久而久之,會有另一個像太平天國一樣的起義發生,清朝對於偌大疆土的控制能力也會減弱,各地將會蠢蠢欲動,捻軍和西北的回部,都會再次趁勢而起,清朝將會風雨飄搖,而日本便可以勾結各方勢力,以戰養戰。這時候以清政府的秉性,一定會賣國求榮妄圖依靠列強的力量來維護自己的統治,那麼北方的沙俄和西南的法國甚至英國都會趁機撈一筆,引狼入室在所難免。
日本接連勝利,甚至深入清朝本土,但是會被列強制止甚至瓜分。
和前面一樣,清朝繼續抵抗,不但不會拖垮日本,甚至會被日本拖垮。這時候得到大量資源的日本,將會實力大增,當初的大陸政策,將會得到更大力度的落實,朝鮮半島已經是囊中之物,清朝也勢在必得,整個東亞沒有國家能夠使日本的對手。
但是,隨著日本的擴張,英國,法國,美國,尤其是北方的沙俄,一定不會坐視不管。沙俄和日本的矛盾早就有了,可謂是積怨已久,早晚有一戰,與其看著日本不斷強大,不如早點下手,確保自己遠東土地的絕對安全,而其他的西方列強和沙俄的心態基本一致,他們不允許一個強大的東方國家出現,來挑戰他們在中國以及東南亞甚至是南亞的利益,加上日本是一個傳統的東方國家,和歐美根本不是一個文化圈,價值觀差異巨大,所以西方列強很可能聯合起來將如日中天的日本扼殺在搖籃裡。
第三種結果,清朝和日本相互拉扯,最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清朝繼續抵抗,這時候如果能夠在大敵當前,清朝朝廷上下一心,用仇敵愾,聚集全國的人力物力,那麼日本將不會佔到多少便宜。最開始旅順等地會接連失守,日軍勢如破竹,但是一旦清朝上下一心,將會很快站穩腳跟。
接下來日軍將會進入清朝腹地,這時候清朝和日本的差距可沒有幾十年後抗日戰爭時期的中日差距那麼大,在本土作戰,清朝肯定可以長久的和日軍僵持,而難以支撐的日本也不會輕易放棄,畢竟彈丸小國舉全國之力,就是在賭博,賭的就是國運,失敗了接下來幾百年日本還是要被清朝壓制,所以雙方會進行長久的僵持階段,但是雙方誰都耗不起。
接下來,就是西方列強的好日子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清朝和日本互相消耗,印度已經成為英國的殖民地,這時候東方世界再也沒有國家有能力抵抗西方列強了,所以接下來清朝和日本都會是歐美列強飯桌上的酒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