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安市西北方的渭河北岸“整整齊齊站著”九座的西漢皇帝陵墓。東西一線排開,綿延百餘里。近日西漢漢文帝劉恆的霸陵被糾正了陵墓所在位置,不由讓人遐想為什麼漢文帝的霸陵和漢宣帝劉詢的杜陵一樣沒有和其他西漢皇陵一樣出現在西安市西北方的渭河北岸呢?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為什麼漢文帝與漢宣帝的陵墓沒有與其他九位皇帝皇陵出現渭河北岸。
要聊著這個問題呢。首先我們得了解下中國古代的“昭穆制度”,所謂“昭穆制度”說白了就是古代宗廟得排列次序,始祖在宗廟中居中,兒孫分別在其左右兩側,左邊為昭,右邊為穆,依次類推。這種制度在古代影響深遠,不僅涉及宗廟,陵墓與神主排位也是按照這一制度進行。
那麼問題來了根據中國古代的“昭穆制度”漢文帝與漢宣帝的陵墓不是應該和其他九位皇帝皇陵一樣出現在渭河北岸嗎?為什麼偏偏跑到了西安市的東南方向呢?這不是和“昭穆制度”相互矛盾了嗎?
其實不然,這是因為他們嚴格遵循了“昭穆制度”。
江村大墓
對歷史的感興趣的朋友們都知道,漢文帝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他之所以能當上皇帝呢,是因為漢初呂后專權之亂後,漢文帝在周勃和陳平的支援下誅滅呂氏,登基為帝,文帝在位期間注重簡樸,與民休息,應該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之一了。由於呂后的亂權,漢文帝已經是漢朝的第五位皇帝了,他的哥哥也就是漢惠帝劉盈作為二世的老大已經很早就安葬在他父親劉邦的左邊了,漢文帝又不能把自己的陵墓放在右邊的“穆”字輩上輩分不對。就只能另選位置了。而另一種說法呢。則是葬在西安市西北方渭河北岸的不符合漢文帝的從儉要求,漢文帝之前的皇帝陵墓多為掘地為墳後用封土堆起很高的的墳頭耗時耗民耗財,而漢文帝本人一生注重簡樸在遺詔中要求喪葬要從儉,那就只能依山而建了,而渭河北岸在當時沒有合適的山丘而白鹿原上正有合適的丘陵符合陵墓選址要求,漢文帝因此選擇離開渭河北岸。漢文帝的霸陵也因此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座依山鑿穴的皇帝陵墓,沒有墳頭沒有封土。
而漢宣帝劉詢的杜陵也是同樣的道理,他爺爺劉據被漢武帝罷黜了太子之位,他的父親也死了,劉詢(劉病已)三歲之前就是在牢裡度過的,他完全是在權臣霍光的指定下上位的,漢宣帝劉詢和他的上一任皇帝漢昭帝劉弗陵呢既不是父子關係也不是直系的孫子,按照“昭穆制度”的規定,等他落葬的時候就不知道埋在誰的身邊了所以就只能另選位置,還有一種不靠譜的說法說漢宣帝呢是因為巫蠱之亂事件,一家被漢武帝劉徹滿門抄斬,只因自己是襁褓中的嬰兒得以倖存,因為漢武帝葬在渭河北岸的祖陵裡,而漢宣帝又對漢武帝充滿怨恨,所以不願意迴歸祖陵。
聊到這裡相信大家都大概知道為什麼霸陵杜陵兩邊站的原因了,網上對霸陵杜陵兩邊站的猜想還有很多。本人還是比較相信是因為“昭穆制度”才是導致霸陵杜陵沒有出現在西漢皇帝祖陵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