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記載,魯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楚靈王帶領大軍來到了州來(今安徽鳳台)。包圍徐國,震懾吳國。
那一天突然下起了雪,王戴著一頂皮帽,穿秦國贈送的羽衣,披肩,腳上穿著豹皮作的靴子,握著皮鞭走出營帳。他四處徘徊,似乎回想著歷代楚國君主的艱難和雄心。晚上的時候,接見了姬然。姬然是鄭穆公的兒子,字子革,來到楚國後擔任右尹的職務。王對他很是信任,和他竟夕長談。
他對楚國的地位憤憤不平,“從前,我們先王熊繹,和姜尚之子呂伋,衛康叔之子、衛考伯之父姬牟,唐叔虞之子姬燮、周公旦之子姬伯禽一同輔助周康王,為了感謝他們的功勞,周王用重寶賞賜了齊、衛、晉、魯,唯獨楚國一無所得。這讓我憤憤不平,如果我派人到成周索要九鼎,作為周王室對楚國先王貢獻的補償,周王會答應嗎?”
這時,距離姬虞父子的年代已經有五百年之久,那些先人的故事已經成為傳說。不過,拿姬燮曾經在周康王時輔政作為參照物,我們可以確定很多事情。
《左傳·昭公十二年》
楚子狩於州來,次於潁尾,使蕩侯、潘子、司馬督、囂尹午、陵尹喜帥師圍徐以懼吳。楚子次於乾谿,以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復陶,翠被,豹舄,執鞭以出,僕析父從。
右尹子革夕,王見之,去冠被,舍鞭。與之語曰:“昔我先王熊繹,與呂級、王孫牟、燮父、禽父,並事康王,四國皆有分,我獨無有。今吾使人於周,求鼎以為分,王其與我乎?”
唐叔虞的壽命
姬虞(唐叔虞)可能很年輕的時候就過世了。
他的哥哥周成王姬誦去世的時候(約公元前1043年),擔心太子姬釗不能勝任,此時周公已經去世,“乃命召公、畢公率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是為周康王,召公姬奭,畢公姬高都是武王的同輩,是康王的爺爺輩。為了穩固成王所開創的盛世,康王召集一批開國元勳的二代輔政,分別是姜尚之子呂伋,衛康叔之子、衛考伯之父姬牟,周公旦之子姬伯禽,其中,呂伋算是和武王同輩,姬牟和姬伯禽算是與成王同輩,和康王同輩只有姬燮,第一代晉侯。老中青結合的領導班子,成就了著名的成康之治。
這段歷史,姬虞明顯缺席,而他卻是最不應該缺席的,在武王去世的時候,成王年幼,將大權委託給弟弟周公姬旦,周公忙的肉都顧不上吃,一心一意輔佐成王,平定了商朝殘餘勢力的叛亂,得到了成王極大的尊重,可以說是歷史是最成功的一次託孤。
有周公故事在前,作為成王最親近的人,他的弟弟,在成王離世的時候,是最為合適的託孤大臣,他一直沒有露面,恰恰證明此時他已經離世。
姬虞的哥哥周成王,在位22年,其中七年時間為周公攝政,至成王八年正月初一,也就是說成王親政的時間大概是15年。這樣,姬虞壽命的計算方法就是:
親政時間(15)+親政年齡=( )
假如周代20歲行冠禮成年,成王又在成年之後親征的話,那麼他的年齡大概是35歲。
這樣的估計似乎也有一些問題,在歷代學者對西周冠禮的研究中,認為天子、諸侯的冠禮不應當與士同,唐代杜佑在《通典·禮典》中說:“自天子至於諸侯,非無冠禮,但因秦焚書,遂同蕩滅。” 杜佑還說,周代開始制定士的冠禮,王也應該有自己冠禮。於是,後來的學者提出了周代天子、諸侯十二歲、十五歲兩種冠禮年齡。在史料中,只有魯襄公在12歲時舉行過冠禮。
按照12歲和15歲推算,成王的壽命只有27歲和30歲。
假如《史記》沒錯的話,姬虞,唐叔虞的壽命不會超過33歲。在古代生活醫療水平有限的情況下,這樣的壽命太正常不過了。像《史記》中記載的姜尚,壽命超過百歲,“蓋太公之卒百有餘年”,這才是異數。
今本《竹書紀年》說:“十年,王命唐叔虞為侯。”
儘管這是一本飽受爭議的書,但這個記載還是很靠譜的。作為唐國封建的第一任君主,派一個未成年人去管理剛剛平息叛亂的封地怕是不合適的,所以,我們得出結論,姬虞成年之日,即唐國受封之年。這一年,是成王親政後的第三年。那麼就可以推斷,姬虞比他的哥哥成王小三歲。
姬虞的壽命就在25歲-33歲之間。
成王在約公元前1021年時去世,姬虞成為唐侯的時間大約就是公元1031年左右。
一場至關重要的宴會
姬虞在成王身邊時,兄弟倆的關係非常融洽,桐葉封弟雖然被後世質疑,但是兄弟倆年幼時一起玩遊戲是非常可能的。及姬虞長大之後,成為王士。
成周(洛邑)建成後,成王前到洛邑,慶祝“周道始成”,宴請諸侯,姬虞在座。
那一天,姬虞在許多年後一定記憶猶新,這似乎是王兄專門為他舉辦的宴會。
樂師們敲著編鐘,演唱起《小雅·漸漸之石》:“漸漸之石,維其高矣。山川悠遠,維其勞矣。”這一曲,歌頌著周公東征的偉業;接著又開始演唱《小雅·蓼蕭》,“和鸞雍雍,萬福攸同”。諸侯們表示了朝見天子的尊敬和喜悅。
諸侯和大臣們紛紛向成王敬酒,成王的目光卻越過太公、周公、召公這些名望昭昭的大臣,把目光投向角落裡的姬虞。
王召喚弟弟,“吾弟來。”
在諸人詫異的目光中,姬虞膽怯地走到成王面前,成王將弟弟介紹給遠近的諸侯,趁著酒興,賞賜給了許多禮物。
姬虞在瞬間成為諸侯矚目的焦點。
大臣們回過神來,周公、召公紛紛稱頌成王的美德和兄弟的情誼,於是樂師們開始演唱《常棣》:
棠棣樹鮮花盛開時節,是那樣的燦爛鮮明。
普天下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間那樣相愛相親。
原文
常棣之華,鄂不韡韡(音wei)。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周武王眼中命中註定要成為唐侯、接管夏墟、祭祀實沈的人終於長大了。
在被封為唐侯之後,姬虞製作了一臺方鼎,來記錄這件事情,並讓自己的子孫永遠銘記,讓成王的恩德永遠光照封國的土地。這就是有名的叔虞方鼎。
唯十又四月,王☐大在☐ ☐成周,鹹☐。王呼殷厥士觴(唐)叔虞以裳、衣、車、馬、貝卅朋。敢對王休,用作寶尊彝,其萬年揚王光厥士。
按今本《竹書紀年》,姬虞到底封地的第二年,就在封地發現一株嘉禾,他欣喜萬分,以為是唐國的好兆頭,也是周王室的吉兆,於是將嘉禾獻給成王,成王讓他親自送給周公,並附贈《餽禾》一詩,周公也很開心,當即賦詩一首,名《嘉禾》。
齊國初封時,周王室給太公的使命和權力包括:“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春秋時,管仲伐楚,特意把這段文獻拿出來,用以威嚇楚人。這是齊國在周代成為方伯的見證。那麼姬虞封唐的時候,成王交代給了姬虞什麼使命?是否授予他方伯的權力,讓他征討四方?這是我們隨後的話題。
晉國私家史系列
晉國私家史 | 遺忘的諸神和他們的憤怒
晉國私家史 | 天命唐叔虞的祀與戎
晉國私家史 | 晉侯的新娘,那些來自諸侯的公主們
(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