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當然是指發生在腸道的癌症。這看起來肯定不會有問題的說法其實並不對,或者說並不嚴謹,因為發生在腸道的癌症未必就是腸癌,因為“癌”是專指來源上皮組織的惡性腫瘤,而間葉組織的惡性腫瘤並不叫“癌”,比如,腸也可以發生淋巴瘤,淋巴瘤也是惡性腫瘤(癌症),但不能叫腸癌。比如,還有平滑肌肉瘤,血管肉瘤等,儘管非常罕見,但還是有可能發生的,腸道的這些癌症不能想當然叫腸癌。
腸癌是指腸上皮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癌症),而腸包括小腸和大腸,不過呢,通常我們所說的腸癌指大腸癌,因為小腸癌很少見,治療也基本上是參照大腸癌。大腸癌,就是結直腸癌,所以,大腸癌和結直腸癌基本可以認為是同一說法。以下對大腸癌防治進行簡要科普。
大腸癌(結直腸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全球範圍內,大腸癌發病率一直在上升,是排名前幾位的惡性腫瘤之一,而且發病率一直在上升,特別是像中國,隨著經濟發展,生活條件的改善,大腸癌發病率更是上升較快。
風險因素:1、遺傳因素;2、飲食因素(高動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纖維飲食);3、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息肉病、腺瘤等病史;4、其他因素(比如環境因素,石棉長期接觸,缺乏體力活動等)。
預防建議:1、合理安排膳食,增加粗纖維和新鮮蔬菜水果攝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飲食;2、養成良好生活方式,比如不吸菸酗酒,堅持參加體育鍛煉,控制體重,避免肥胖等;3、潰瘍性結腸炎、息肉病、腺瘤和克羅恩病等及時干預。
早篩建議:一般人群45歲開始篩查,高危人群篩查起始年齡提前,篩查間隔時間更短,更高頻次篩查。篩查手段包括大便隱血檢測、腸鏡等,具體可向腫瘤科醫生諮詢。如排便異常、便血等表現,及時就診。
治療建議:手術是主要治療手段,其他包括化療、靶向治療、放射治療、免疫治療等。治療手段的選擇和策略安排要根據病理型別、分期、基因檢測、患者身體狀況等綜合決定,特別強調多學科綜合診治(M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