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誤殺2》終於上映了。
故事依然發生在國產犯罪片慣用的東南亞某個暗無天日的國家,依然發生在唐人街。
故事依然是雞蛋與石頭的碰撞。
影片依然是改編作,但與《誤殺1》毫無關係,其原作是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迫在眉睫》。
依然“博採眾長”:鋌而走險的主角,牆頭草般的吃瓜群眾,得了斯德哥爾摩症的人質,體制不公導致的悲劇……種種設定不難看到《熱天午後》《危機最前線》《恐怖直播》等前輩的影子。
簡單說下劇情梗概。
主角林日朗的兒子小蟲突犯重病,亟需進行心臟移植手術。
為籌措手術費用,夫妻倆被迫變賣家產、拼死工作,嘗試了保險、大病社保等種種途徑。
好不容易迎來曙光後,他們陷入了更深的絕望:本該移植給小蟲的心臟,在最後關頭被截走。
為拿回心臟,林日朗鋌而走險,持槍闖入急診室,綁架醫護人員及急診室裡的病人。
事態變得不可控制。
急診室內,各種突發狀況不斷;急診室外,辦案的警察,煽風點火的媒體,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吃瓜群眾將醫院圍了個水洩不通。
林日朗還要與時間對抗:被搶走的健康心臟,有效時間只有幾個小時。
與此同時,幕後黑手千方百計置他於死地。
這名只有一腔孤勇的絕望父親,將如何拯救自己的兒子?
這裡就不劇透了。
就故事本身而言,看病難、大病醫保、醫患關係、體制不公……無不精準地戳到了國內觀眾的G點。
按說,影片本就有很好的故事框架,還結合了時下熱點,具備更多商業化元素,口碑、票房雙豐收似乎不成問題。
但結果卻不如人意。至少在口碑上,遠遜於前作《誤殺1》,豆瓣評分目前僅有6分,隨時可能跌到及格線下。
何以如此?
小二覺得,影片是以非常狗血的方式,將一副好牌打爛了,是典型的抄作業都抄不好。
2個小時的觀影過程中,小二最大的感受就是:
你不知道,一個導演為了感動觀眾,都能做出些什麼!
是的,影片由頭到尾彷彿都在重複著一句話:你還不感動嗎?
為了達到煽情的目的,全片充斥著故作深沉的臺詞,導演冷不丁地就讓林日朗深情表達一下偉大無私的父愛,或者端上一碗雞湯。
結尾連著幾段漫長的告白,進一步導致了影片的冗長,令人如坐針氈。
不可否認,有部分觀眾吃這一套。
但過於生硬、刻意的表達,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影片的節奏感,暴露了導演在調動觀眾情感及講好故事方面的不足。
影片用力過猛的另一個表現,是對特寫鏡頭的濫用。導演動不動就給林日朗來個特寫,放大他的情緒表達。
他悲傷時來段特寫,憤怒時來段特寫,激動時來段特寫,情緒崩潰時來段特寫,倒下時還要來段慢慢慢慢慢慢鏡頭特寫……
偌大的螢幕,時不時就被肖央的頭佔滿。
適當的特寫固然可以烘托氛圍,渲染情緒。但片中無節制的特寫鏡頭,嚴重破壞了觀影體驗。
更讓人難以忍受的,是劇情的崩塌。
片中絕大多數人物的行為缺乏動機基礎,與自身身份、處境完全不匹配,他們在片中的作用似乎只有一個:
配合林日朗綁架,配合林日朗自殺,配合林日朗弘揚偉大父愛。
領隊張正義(任達華飾)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老警察,在處理綁架案過程中,似乎變成了林日朗請的私家偵探,目的是:
證明林日朗是個有苦衷的好人,破心臟被劫案並幫林日朗找回心臟。
解救人質?制服歹徒?不,這不關他事。
李安琪本是一名完全沒有職業道德,缺乏同情心,為了炒作無所不用其極的記者。
採訪林日朗後,她毫無徵兆地化身正道的光,為林日朗闖龍潭虎穴,挑戰權貴。
也許她有人格分裂症,一個人格是不惜踩著別人屍體往上爬的野心家,另一個是正義使者。
人質則全部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林日朗找手機時,他們滿腔熱情、上躥下跳幫著找。
林日朗循著手機鈴聲上樓時,沒有一個人質逃走或對外通氣,團結一致等他回來繼續綁架自己。
市長作為搶走心臟的罪魁禍首,也因良心上過不去,陪林日朗演完最後一齣戲。
警察最後炸開門,不是為了衝進去解救人質,而是為了方便林日朗挾持市長走出來。
……
種種不合理的情節安排,導致片中絕大多數角色的形象都沒有立起來。
導演就像一個裱糊匠,將各種元素、各色人等胡亂拼貼,呈現出來的效果看似花裡胡哨,實則完全經不住推敲。
作為對比,《誤殺1》不僅有非常成功的敘事架構,所塑造的角色也可圈可點,尤其是陳沖飾演的女局長拉韞。
拉韞同時是一名雷厲風行的警察局長以及一名失去兒子的母親,她的所言所行都有充分的動機,她的狠辣與奔潰、可恨之處與可憐之處都有跡可循,其形象也顯得飽滿而立體。
的確,《誤殺2》投入更大了,場面似乎更火爆了,情節似乎更扣人心絃了。
但其對情節的掌控,對角色的打磨,都遠不及前作《誤殺1》。
口碑遭遇反噬,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