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證,到底寫誰的名字好?
最近碰到一個朋友,聊天中得知他近來遇到了一個難題。
朋友有一兒一女,女兒大兒子小,朋友年輕時頗為能幹,積累了不少財富,買了一套套房和一套別墅。
當時想著首套房房貸能貸得多,就把別墅登記在當時已經十八歲的女兒名下。
時隔三年,別墅漲幅翻倍,朋友就想把別墅出手賣了換成兩套套房,到時候兒子女兒沒人一套。沒想到這時候女兒不肯了,說:這房子是我的,你們憑什麼要賣掉我的房子?
朋友現在已經糾結死了,別墅怎麼不能賣,再買一套別墅給兒子又買不起,如果是給兒子套房兒子也不肯。現在家裡是鬧得雞飛狗跳的。
朋友們,你們覺得早早地把房產寫到孩子名下,這樣好嗎?
頻頻爆雷的房地產商,是政策,市場,行業和自身疊加問題,主要問題來源於自身。
房地產商拿地不如從前輕鬆,土地儲備不僅需要真金白銀,還需要負擔開發商品房以外的功能,比如限價房,經濟適用房,配套用房,甚至產業發展等等。
房地產三條紅線,政策導向是全面趨緊,習慣於吃政策飯的房地產商,碗和飯都沒換了,有些無所適從。
再說市場,3、4、5線城市早已供過於求,城市化不再集中擴大地級和縣級市,鎮域經濟展開和農民土地流轉,實際分散了城市化購買,再有,本處於二線城市的省會,被經濟實力強的地級市搶了不少生意,而房地產商一慣的粗放經營,顯然沒有跟上市場節奏。
再看房地產行業和暴雷公司,大就是強,搶市場,上借下欠過日子,狂妄至極,明明是借來的錢,在老闆眼裡進賬就是利潤,入股銀行,做礦泉水,造汽車,似乎做房地產成功,幹什麼都能成。
房地產欠債多是普遍現象,但並不是行業雷聲滾滾,現在爆雷的房地產商,全部集中於一人實際控制決策公司,與公司齊名的是老闆的名字,實際經營中,老闆騎在公司之上。
這樣的房地產商,有現代公司治理之名,完全沒有現代公司治理之實,這樣的公司不爆雷那才奇怪了。
這已然不是出來混的問題,是要系統改造的事了。
經濟學家:房地產作為中國最好的投資品的時代早已經結束,房價會掉下來。
認為說對一半,房產投資賺錢在一線城市的中心區還是具有的,只是不會再有以前那樣爆漲了。
郊區房價可能持穩會持續至少5-年,新房還是有上漲的可能只是看政策。房價的漲與跌是決定於政策,不是決定於市場。
騎虎難下,二手房無法賣出去,還欠銀行一百多萬貸款。
當時為了面子東湊西借交了首付,終於在廣州買了一套精裝房,總算是個有房人了,幾年過去了一直沒有出租,也沒有去住,現在房價還下降了,放盤二年多一直都無法賣出去,壓力山大。
為了面子買房子,為了面子買小汽車,為了面子不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了?結果負債累累,壓得生活喘不過氣了,這是現在大多數人的綜合症。
大家以為如何?
宣告:以上內容只作為資訊傳播的用途,如有侵犯到您的權利或資訊有誤,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