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於偶然間,有幸讀到周國平老師的一句話:“唯有內心富有充盈,方能從容抵抗世間所有的不安與躁動。”
初遇只覺驚豔,歷經浮世沉淪,終是深諳其中真意。
所有支撐你前行的力量,都是源自於對內心的不斷求索。
1、能享受孤獨,才能承受生命的盛大繁華
1947年,錢老的長篇小說《圍城》出版,在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許多友人、學者,紛紛慕名而來,想與錢老暢聊聚會。
可錢老卻關上了自己的大門,選擇安靜的獨處。
其中,有一位女士,在讀了《圍城》後,甚是歡喜,便寫信給錢老,要求一定要見上一面。
可錢老卻用他獨有的方式婉拒了:“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非要見到那隻母雞呢?!”
生活中的錢老,社交圈子也很簡單、固定,從來不喜歡與人結交。
縱觀他的一生,也只是和妻子、女兒、以及幾個摯友有來有往,餘下的時間,不是在安靜的鑽研學術,就是在認真地寫作。
或許正是這份對孤獨的安之若素,讓錢老在名滿天下後依然不忘初心,在學術的世界裡銳意進取。
令人欽佩的是,不僅錢老享受孤獨,他的夫人楊絳也是如此。
儘管早已聞名天下,還被尊稱為“先生”,可她卻很少參與文化圈的各種應酬,一度遠離喧囂,日常就躲在書齋裡讀書、寫作。
多年後,她翻譯的《堂吉訶德》已發行了上百萬冊,儘管已是102歲的高齡,依然出版了自己的《楊絳文集》。
有些人註定就是不合群,否則你不會看到他們的光芒。
一個人在一無所有時享受孤獨可能是生活所迫,可一個人已名利雙收,依然與孤獨為伴,那就是享受自我了。
在安靜中叩問靈魂,挖掘自身的寶藏,認識自己,欣賞自己,成就自己。
安靜並非孤獨,只是自我挖掘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段旅程,一群人無止境的狂歡才是深入骨髓的孤獨。
試問:若不是內心充斥著過度的彷徨不安,誰願躬身入人群,抹掉個體?
對於我們來說,生活最大的悲哀就是在無盡的喧囂中喪失了自我,在狂熱的集體中選擇麻痺沉淪。
大多數時候,我們覺得累,覺得疲憊,只是因為想要的太多得不到,卻又不知道如何放手,最終只能在不斷拉扯中,讓自己疲憊不堪。
無論生命成長到哪一步,都將與孤獨形影不離。
你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面對所有的喧囂和繁華,承受所有的悲傷與失意,看似有人來,有人走,但最終還是隻剩下你一個人與世界和解,與自己握手言和。
這並不是生命的悲哀,而是讓你靜下來,在安靜中獲得力量,重新認識自我,激發潛能,走自己想走的路。
一如楊絳先生所言:“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2、每個人都有對生命的理解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個小故事。
從前,有位老人常常喜歡在河邊釣魚,可他釣上來的魚還要拿出尺子量一量,比尺子長的魚,他就會放生回去。
旁人見狀大惑不解,問他:“別人都想著能釣到大魚,為什麼您卻要反其道而行之呢?”
老人聽罷笑道:“因為我家的鍋只有尺子這麼長,再大的魚就裝不下了。”
老人家中的鍋是否真的裝不下,我們不得而知,但老人知足常樂的心態,才是釣魚真正的樂趣所在。
正如洪應明所言:“心平氣和者,百福自集。”
人生本過客,何必千千結。
你以為你喜歡的別人都會喜歡,你追求的就是普世的價值觀,可具體到每個人,你才會發現大家如此的不同。
我們的侷限在於,總以自己看到的世界揣度他人的善惡,卻不明白這是自己想要的人生,還是旁人告訴你需要的人生。
我們在看風景,我們也是別人的風景。
那些你以為很孤獨的人和事,於事件本人並無所覺,真正孤獨的反而是你自己。
在世間摸爬滾打,不是所有人都能雲淡風輕地說放就放下,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怡然自得的知足常樂。
當有一天,你開始探索自己本身的價值,不再過分看重他人在自己生命裡的參與,也不再過分在意別人的評價時,你才是真正的走向自由。
3、孤獨的人知道自己想要的人生
斯特里克蘭是天才小說家毛姆作品《月亮與六便士》的主人公,他原本的生活波瀾不驚,彷佛一眼望得到頭。
人到中年,育有一兒一女,家有賢妻,作為證券經紀人,工作穩定,算不上大富大貴,卻也歲月靜好,幸福美滿。
在人們眼中,他長相粗獷,沉默寡言,不善交際,就連他妻子都說他是個“庸俗的小市民”。
如果不出意外,他的餘生都將這樣按部就班地模式化下去。
今天是昨天的翻版,明天是今天的重複。
可是,突然有一天,斯特里克蘭卻不想要這種人生了。
他毫無徵兆地拋妻別子,放棄了體面的工作,隻身一人來到法國巴黎。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是有了新歡,為金錢和別的女人私奔時,卻發現他兜裡只有300英鎊,住的也只是邋遢不堪的小旅館。
當問及他為什麼這樣做時,他卻說:“我跟你說過我必須畫畫,我控制不住自己。”
“少年時我有一個夢想,我想當畫家,可是畫得並不怎麼好。後來,我成了一個證券經紀人,我已經四十歲了。”
“我必須得畫畫。就像溺水的人會不會游泳都沒有關係,不管怎麼樣他一定得向上掙扎,不然只有死路一條。”
理想與現實的不斷拉扯,在這個沉默的中年人心裡猶如海嘯般持續了幾十年。
“多少人只是抬頭,膽怯地看一眼月亮,又繼續低頭追逐賴以溫飽的六便士。”
儘管沒有賣出去一幅畫,他依然沒有放棄對夢想的追求。
面對別人的冷嘲熱諷,他選擇了無視;對待感情,他殘忍地不帶一絲溫度。
對俗世人倫,充滿了不屑一顧的蔑視,對真理的艱難追求,卻滿懷深情。
正如書中所言:“大多數人所成為的,並非他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
終此一生,我們都在努力擺脫他人的影響,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生命的後半段,斯特里克蘭來到了南太平洋的塔西提島,並與當地一個土著女人結婚生子。
在那個遠離城市喧囂,物質慾望極低的小島上,他的靈感噴湧而出。
他終於得償所願,每天醉心於繪畫,不再為六便士奔波,即使在被麻風病折磨的日子裡,依然沒有放棄繪畫。
就算雙目失明,也要將內心噴薄的情感,對世界的獨到認知統統畫出來。
臨死之前,他逼迫愛人承諾,將畫作和房子一把火燒掉。
生命中最極致的快樂,早已在作畫的過程中享受過了,至於別人看與不看,又與我何干。
聽從內心的聲音,全力以赴地堅持,心無旁騖地專注,直至活成自己最喜歡的樣子。
這既是斯特里克蘭想要的人生,又何嘗不是我們想要的人生。
4、內心強大,外在才淡定從容
作家王昫曾說:“我們所有外在的強悍與粗糙,都是內心脆弱的真實表現;而內在的強大與淡定,外在表現都是溫柔與風度。”
聲嘶力竭的人往往外強中乾,淡定從容的人卻是胸有溝壑。
每個人的人生都不會一帆風順,箇中的辛酸和苦痛只有自己最是清楚,但無論是多麼深的傷痛,最終支撐你走出來的,一定是內心的平靜和從容。
當你不再害怕孤獨,在安靜中尋找向上的力量,能阻擋你前路的泥石流也會漸漸消散,變為坦途。
這短短的一生,既然我們都終將離去,你不妨大膽一點,過你想過的生活,去你想去的地方,告訴世界你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