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技術動作一體化的人是蔡振華,他當年在指導國家乒乓球隊訓練時提出這一觀點。正手技術動作一體化的這種認識,對普通業餘愛好者來說也具有重要意義。今天來跟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廣大業餘愛好者也能從中吸取營養。
這裡主要以反膠為例來分析正手技術。正手技術是從處理臺內短球、近檯球,到中近臺相持球以及中遠檯球。乒乓球主要分為下旋(側下旋也歸為此類)與上旋球(側上旋與不轉球都歸為此類。比賽中處理來球的基本規律主要是從臺內球過渡到出臺球對抗,從下旋球過渡到上旋球相持。(當然,也有直接從上旋球開始對抗)。所以,有人說乒乓球主要是上旋球的對抗(削球打法除外)。正手技術一體化主要討論把下旋球轉換成上旋球與回擊上旋球。
正手技術臺內有挑打,出臺球有拉、衝、快帶,中近臺有反拉,中遠臺有對拉。除了臺內挑打外,拉、衝、帶、反拉、對拉都是球拍在做圓周運動:它們的動作架構一致;擊球方式與用力方向一致;擊球部位一致;出球性質也一致。這是有許多的一致,就為正手技術動作一體化奠定了基礎。
1,動作架構一致。動作架構都是以腳蹬地,轉腰收前臂為主,手腕吃住旋轉、變線以及最後發力。但在擊球時機上有明顯區別:拉下旋在下降期;搶衝在高點期;快帶在上升期;反拉在高點期;對拉在高點期或下降前期。在發力上,除了快帶是以身體核心力量帶動前臂發力為主外,其他技術都要充分用好腰胯、前臂、手腕,甚至大臂(反拉、對拉時用到)。
2,擊球方式與用力方向一致。擊球方式都是向上摩擦球,用力方向一般以向前上方為主。拉下旋時要適當向上,而則快帶更要向前一些,其他介於兩者之間。
3,擊球部位的一致性。擊球部位主要集中在中上部。拉下旋時偏向於中部;而快帶偏向於上部,其他球介於兩者之間。
4,出球性質一致。出球都是上旋球,包括側上旋。拉下旋球時追求更強的旋轉,而快帶上旋球時則追求更快的速度與靈巧的線路落點。都是使用球拍進行“打摩結合”的結果。
研究正手技術動作一體化的意義在於:
(1)建立扎實的正手技術動作架構。建立好這一架構,不僅是解決正手攻、拉球的技術問題,它還是正手一系列技術的基礎。反之,正手技術動作架構不正確、不牢固,將會影響到整個正手技術。
(2)把握正手技術動作在細節上的區別。正手系列技術動作雖然在諸多方面一致,但在細節上也有區別,一定要加以區分並熟練掌握。
(3)為正手技術動作學習與訓練指明瞭方向。大家要建立起它們屬於系列技術的認識,技術動作原理是一致的,只是在細節上注意區分。
對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關注,作者會經常與大家分享乒乓球技戰術與打球體會!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提出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