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胃病三分治、七分養,造成胃病的原因有很多,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一日三餐不固定、暴飲暴食、不良的情緒、沒有注意飲食衛生等。若想要養好胃部,除了調整情緒和積極治療外,飲食治療也至關重要。不同的胃部疾病病因和症狀不一樣,飲食方面也有不同的注意事項,不妨來了解一下。
不同的胃病患者飲食側重點有哪些?
1、胃炎
按照疾病型別,胃炎分為慢性的和急性的。慢性胃炎又分為淺表性、萎縮性以及特殊性胃炎,到底該選擇哪種飲食結構還需根據胃酸分泌程度來合理安排。淺表性胃炎患者胃酸分泌比較多,就不能吃會促進胃酸分泌的食物如酸甜的水果以及肉湯。
應多吃鹼性食物來幫助中和胃酸如小蘇打餅乾以及鹼面饅頭;慢性萎縮性胃炎屬於癌前病變,此類患者胃酸分泌比較少,能促進胃酸分泌的食物來幫助食物消化和吸收。另外,保持一日三餐規律性,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遠離加工食品,拒絕吸菸喝酒。
2、胃潰瘍
胃潰瘍的發病率極高,胃潰瘍和十二指腸同屬於消化性潰瘍,是由於胃液直接刺激胃腸道黏膜所引起的。由於胃酸分泌太多而腐蝕胃黏膜,從而導致胃部疼痛和胃脹,甚至會引起胃出血和胃穿孔。此類患者飲食應以控制胃酸分泌為主,保護胃黏膜,防止胃黏膜受到刺激。
拒絕吃刺激性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含膳食纖維太多的粗糧、芹菜或韭菜等;應選擇細軟且易消化的食物,如小餛飩、爛麵條和雞蛋羹等,給胃腸到足夠的休養時間,如果症狀比較嚴重應選擇流質食物如粉或小米湯等;同時應少吃或不吃易產氣的食物,如白蘿蔔、蔥薑蒜以及奶製品等。
3、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顧名思義胃中內容物會反流到食管腔,使得食管黏膜受到損害,這類患者飲食應以減輕胃腸道負擔為主,促進胃黏膜修復。拒絕吃高油脂食物,若腹腔堆積太多脂肪會壓迫胃酸和膽汁反流,使得症狀惡化;烹調食物時應少放油,拒絕吃油炸食物以及各種肥肉;
與此同時也要控制粥類食物攝入,多吃稍微乾的食物,如米飯、饅頭包子和麵條等。若吃太多粥可增加胃中所承受的壓力,使得胃食管反流更加嚴重。另外,飯後不能立馬躺下,睡覺前三個小時不能吃任何食物,睡覺時儘量把床頭抬高。
溫馨提示
不管是哪種胃病都要保持飲食多樣化和均衡,多吃新鮮蔬果,這樣能提高胃部動力,每天至少吃500克蔬菜和200克水果。保持一日三餐規律性,不能忽略早餐,傍晚六到七點吃完晚餐,每頓飯只吃7~8分飽即可。拒絕過飽過飢,因為過度飢餓時使得胃中沒有食物中和胃酸,胃酸可直接侵蝕胃黏膜;暴飲暴食又會使得大量食物在胃腸道堆積,難以被消化,而且增加胃腸道負擔。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