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成立後,越南在我國的幫助下,成功戰勝了美軍。但這並沒有讓越軍對此感恩戴德,反而卻倒打一耙恩將仇報,我國為了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拉開了對越反擊戰的序幕。人們常說,軍令如山,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但在越戰的戰場上,就存在這樣一位公然違抗軍令的軍人,而且他還是“高幹子弟”。但正是因為他的這次違抗,拯救了全軍計程車兵。他叫毛曉東,他是對越戰爭中第41軍副軍長毛餘的兒子。戰爭中,父子二人齊上陣,在前線奮勇殺敵,重創敵軍。但在一次作戰行動中,毛曉東私自變更了作戰計劃,而對於這一舉動,上級卻毫不知情。
但後來人們才知道,正是因為這一改變,全軍得以拯救。越戰中的諒山,相信大家對這個地方再熟悉不過了。這裡是對越戰爭中的一個重要戰略要地,我軍在拿下這裡後,越軍就陷入了極度焦慮和憂愁之中。我軍發起對越反擊戰根本目的是為了給他們點教訓和顏色看看,而不是真的為了攻下越南。因此在達到應有的戰爭效果之後,第41軍的軍長就下令撤軍。撤軍時,為了確保所有人員安全撤離,第41軍的師參謀長向當時任職作戰隊長的毛曉東下達上級作戰命令。
毛曉東接到的命令是他帶一個營的兵力,掩護全師撤退並派遣工兵炸燬高平3座大橋。做完這一切後,再堅持阻擊敵人一小時。毛曉東按照時間推算,炸橋佈線需要一小時,而此時大部隊已經撤離有一個多小時,炸橋後再阻擊敵人一小時,那麼就算全速行軍趕上大部隊,至少也需要2小時。按照撤退時的速度推算,2小時急行軍至少有20公里的路程之外了。毛曉東認為,炸橋後,沒有必要繼續阻擊敵人,因為橋下水流湍急,越軍根本過不來。
於是在炸橋後,毛曉東擅自下令,命全營戰士收拾裝備全速追趕大部隊。後來才知道毛曉東當時的這個決定有多正確,因為就在他們前腳炸掉橋後,後腳就聽到了猛烈的炮火聲。原來惱羞成怒的越軍,在炸橋後對他們所在陣地進行了瘋狂的炮火覆蓋報復。如果當時他們在陣地上,不管做什麼防禦措施,都會被炸成炮灰。雖然他違抗了軍令,但卻拯救了一個營的戰友。戰爭結束後,回國後毛曉東也選擇了退役,脫下軍裝的他選擇了轉業經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