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推出了最新改進型的155毫米三模複合制導末敏彈。這種被命名為GP155C的炮射末敏彈,首次對外展示是在今年的第13屆珠海航展上。目前世界上末敏彈的種類並不算太多,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有德國的“斯馬特”、美國的“薩達姆” 瑞典和法國聯合研製的“博納斯”。 美國的“薩達姆”呢,雖然經歷過實戰但是它的效能一般,在當今的國際軍火市場上“博納斯”幾乎是不提供出口,基本上是“斯馬特”在唱獨角戲。
不過隨著我們的GP155C末敏彈在航展上的公開亮相 “斯馬特”將迎來最強大的競爭對手。我們的GP155C採用了鐳射紅外毫米波三模複合制導系統,它能夠在最惡劣的環境下探測識別目標,然後進行精確打擊。這種三模製導的方式呢,之前也只有美國的SDB-2小直徑炸彈在使用 GP155C末敏彈使用三模複合制導系統,也表明我們在精確制導領域已經進入了當今世界的頂尖行列。末敏彈是末段敏感彈藥的簡稱,它是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研製的一種能夠在彈道末段,對目標進行自主探測與攻擊的特種子母彈藥,主要用來攻擊裝甲車輛的頂部裝甲。
大家知道二戰結束之後呢,為了應對蘇聯鋼鐵洪流的威脅,歐美國家研發了不少新式武器。你比如說像A-10攻擊機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另外為了給炮兵部隊打擊裝甲叢集提供新的手段,還搞了多用途的子母彈和鐳射制導炮彈這些新型的彈藥。但這兩種新彈藥呢,它有很明顯的短板,鐳射制導炮彈,它的造價非常高需要鐳射引導,只能去攻擊少數的高價值重點目標。多用途子母彈,它的威力和精度都非常的有限,只能對付輕型的裝甲目標。而末敏彈就是為了克服這兩種彈藥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解決的基礎方案。
末敏彈不是制導武器,它的制導系統不用像鐳射制導炮彈那樣需要指示器照射目標,可以發射後不管,免去了鐳射照射指引的環節,和發射普通的炮彈基本上是一樣的。而末敏彈的母體呢,僅僅是個載體,只有子彈藥才具有末端敏感的功能。事實上,末敏彈的子彈呀它可以用多種的載體去搭載,去發射炮彈、遠端火箭、航空炸彈、飛機灑布器,這些都是非常好的載體。一般來說呢,155毫米加榴炮彈或者是120毫米的迫擊炮彈,因為它的體積比較小,只能安裝1-2枚的末敏彈子彈藥。而大口徑的火箭炮或者是航空炸彈,就可以裝載多枚的子彈藥。
比如說像俄羅斯的龍捲風火箭炮,它的每個戰鬥部就可以攜帶五枚子彈藥 一次發射就可以攻擊多個目標。可以這樣來說,就是末敏彈是大面積反裝甲彈藥的一式革命。我們不妨來簡單地算一筆賬,就一個龍捲風的火箭炮營,他有12輛發射車,那麼一次齊射的話就可以發射144枚的火箭彈,就是12x12。而每個戰鬥部在攜帶五枚的末敏子彈藥的話,那就是720枚子彈藥,就144x7 火箭末敏彈的命中率一般是80%。
我們即使按50%的命中率來計算的話,720枚子彈藥,就可以消滅360輛坦克裝甲車輛。要知道,今天的英國陸軍裝備的挑戰者-2的主戰坦克總的數量也只有227輛。我們退一步講,命中率再打一個對摺,就是一個12門制的300毫米的遠端火箭炮營,一次齊射就可以摧毀150輛到180輛坦克和專甲車輛,這等於就報銷了敵人的半個多裝甲旅。從目前公開的試驗資料統計來看了,就是毀傷同樣數量的裝甲目標的耗彈量,末敏彈與多用途的子母彈還有榴彈,它的比例是1:40:250。可以說末敏彈的出現,讓鋼鐵洪流變成了自殺式衝鋒,也讓老式榴彈炮變身為反坦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