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能車,指的多是普通車型所推出的效能版本,他們擁有和普通車型差不多的外觀內飾,而操控性和動力表現上又是雲泥之別。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有大眾高爾夫GTI,作為大眾熱銷車型高爾夫的效能版本,它擁有強勁的動力表現和不錯的可玩性。現代伊蘭特效能版本,伊蘭特N近期在海外上市,起售價格49000澳幣(摺合人民幣21.87萬元),比海外版本的高爾夫GTI差不多貴了2萬塊,和國產版高爾夫GTI差不多。在動力上比國內版本的高爾夫GTI多了60匹,外觀也更“高調”。並且據傳言,這款車有希望引進國內,今天我們就來對這款車同目前國內在售的一汽-大眾高爾夫GTI進行一番對比,假設伊蘭特N“一刀不切”引進國內,對於準備買一臺效能車的朋友來說,算不算“等等黨的勝利”?
動力:都是2.0T,伊蘭特N多了60匹
海外版伊蘭特N搭載的是一臺2.0T發動機匹配8速溼式DCT/6MT變速箱,這裡我們主要討論的還是比較有希望引進國內的自動擋車型,這款車最大馬力280Ps,峰值扭矩392N·m,零百加速成績5.3s。這樣的動力引數和加速成績確實還是讓人眼前一亮。
這款2.0T發動機透過採用更大直徑的渦輪葉輪,並且對氣缸的材料及形狀進行最佳化,達到了更寬的動力輸出範圍,從而實現了更強的加速能力。據信息顯示,這臺發動機可以在5500rpm就爆發出最大的轉速。而與這臺2.0T高功率發動機所匹配的8DCT變速箱,換擋積極,能滿足快速爆發動力的需求。
高爾夫GTI搭載的是一臺2.0T發動機搭配溼式DCT變速箱的動力組合,最大馬力220Ps,峰值扭矩350N·m,比起海外版本使用的EA888 Evo4,這臺發動機我們在很多大眾車型的高功率版本上都見過EA888-DKX,比起海外版本,只保留缸內直噴的國內版本發動機讓這款車在馬力和扭矩上分別小了20Ps和20N·m,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在零百加速時慢了0.2s。不過由於車身輕巧的原因,國內版本的發動機雖然沒有經過特殊調教,但是依舊為高爾夫GTI帶來了7.1s的零百加速成績。但是值得一說的是,比起很多朋友測試出的實際加速成績,大眾給出的官方加速成績其實是偏向於保守的。
這套2.0T的EA888發動機搭配與海外高爾夫GTI同步的DQ381變速箱,這臺7DCT變速箱可靠性不錯,動力響應也非常積極。但是從動力引數和加速能力上看,伊蘭特N比高爾夫GTI擁有更亮眼的表現。
操控性:都是橫置前驅+前麥弗遜懸掛,但都上了“手段”
作為橫置前驅車,伊蘭特N採用的是緊湊級轎車常見的前麥弗遜後多連桿的懸掛結構,不過現代的效能部門還是在它的底盤上下了不小的“功夫”,驅動橋採用整合設計來減輕底盤重量,還能夠減少車輛頭部的重量避免“推頭”。而伊蘭特N的減震器也可以透過調節阻尼,在運動效能與日常舒適之間進行切換。而這些賽車技術“下放”讓現代伊蘭特N的操控感確實不錯。而制動這塊,伊蘭特N的制動輪使用的是家用車上比較常見的單活塞卡鉗,但實際效果還是不錯的,它的100-0km/h制動距離為35.44m。
高爾夫GTI來自MQB平臺的橫置前驅佈局,懸掛結構也是前麥弗遜後多連桿。高爾夫GTI比普通車型多了一套DCC底盤控制系統,值得一說的是,這套系統在海外版的高爾夫GTI作為選裝存在,而國內的高爾夫GTI則選擇標配。這套系統,簡單來說就分兩塊:一是可調節減震器阻尼,二是可控制的轉向阻尼。這樣做通俗點點說法就是第一是可以根據需要調節懸掛軟硬,二是可以根據駕駛情況找到更好的轉向手感。另外在轉向上,除了轉向阻尼調節,還可以透過電子穩定程式來抑制前驅車轉向不足的通病。不過在制動效能這塊,高爾夫GTI的表現就沒有伊蘭特N那麼亮眼,它的100-0km/h的制動距離是39.74m,但和大部分車比還是不錯的。
綜合來看,這塊兩款車都可以根據駕駛需求的不同對懸掛軟硬進行調節,但是在轉向手感這塊,高爾夫GTI表現應該會更好一些,比起伊蘭特N,它下了更多的功夫來抑制轉向不足,另外就是高爾夫GTI更短的軸距也在過彎的時候更有優勢。不過在制動效能上,伊蘭特N的表現會明顯優異一些。綜合對比下來,在底盤和制動這塊兩款車應該是一個五五開的水平。
運動氛圍:高爾夫GTI選擇低調,伊蘭特N小尾翼+增壓按鈕讓人“興奮”
運動氛圍雖然不能在效能上帶來實際的增益,但是卻能很大程度的決定駕駛體驗的好壞。
伊蘭特N從外觀上來說,在普通伊蘭特的基礎上增加了運動套件,變得更加有“戰鬥範”,而最明顯也是最有效的變化,就是車身尾部的那個小尾翼。它的輪轂採用了19寸運動輪圈,配合紅色卡鉗,非常有運動氛圍。
在內飾這塊,伊蘭特N在普通版設計上,融入了運動元素,例如包裹性更強的賽車座椅和翻毛皮的包裹,但是最讓人感到興奮的,還是“N系列”的方向盤,不但有換擋撥片,還有一個瞬時為發動機增壓的NGS按鈕,紅色的它被安排在方向盤上,讓人看了就很想按下去然後“衝刺一把”。另外就是車內還擁有“模擬聲浪”,至於效果是什麼?聽過的都懂。
高爾夫GTI比起普通版本車型則是多了一套不那麼誇張的運動包圍以及“GTI”標識,看起來比伊蘭特N低調一些,這款車採用的是18寸戰斧輪轂,雖然沒有伊蘭特N的輪轂那麼誇張,但同樣非常有戰鬥感。
內飾方面,搭載了賽車座椅,但是採用的是“織布+皮質”的拼接,比普通版本多了一些比較跳脫的配色以及GTI專屬的徽標。另外值得一說的是,高爾夫GTI也擁有現在效能車幾乎“標配”的聲浪模擬功能。
綜合來看,伊蘭特N走的是更加“張揚戰鬥”的路線,而高爾夫GTI則相對低調一些,如果說誰營造出來的氛圍讓我更興奮,我想毋庸置疑的是伊蘭特N了,高爾夫GTI更適合去“扮豬吃老虎”。
總結:
在對比完伊蘭特N和高爾夫GTI之後。其實在我看來這兩臺車各有優劣,對於“等等黨”來說,如果伊蘭特N引進國內確實可以擁有高強勁的動力和更戰鬥的外觀。但如果說誰是一臺“更好的效能車”?我認為其實兩款車各有優勢,伊蘭特N馬力大,適合在賽道開放日的時候下場“飆一把”。而高爾夫GTI擁有更強的彎道操控性,在跑山的時候更有優勢。外觀內飾上伊蘭特N更戰鬥,高爾夫GTI則相對低調一些。可以說兩款車各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