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上的丫叉怎會有一把舊拖把呢?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不知道樹上的東西其實不是舊拖把而是一只哺乳動物。因此,當他知道真相時,他的驚異是可以想象的。這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在他長大的地方見到一只樹獺。
樹獺生長在中南美洲的熱帶樹林中。他們是所有動物中行動最緩慢的之一。這種緩慢和呆滯情形是由於他們的低體溫所致。樹獺的大部份生活是倒懸在樹枝上,坐在樹枝的丫叉上或背躺在低枝上休息。無論在什麼時候,只要是在樹上,他們的爪就像老虎鉗一般緊緊鉤住樹枝。就樹獺來說,他們無論是進食、睡覺,不錯,甚至交配和產子都全部是倒懸的活動。
樹獺產子通常每次只生一個。我們可以正確地描述幼獺為一個軟毛球。媽媽將他抱在胸前,他就緊緊抓住媽媽的長毛。
長大的樹獺大約有家中的大貓那麼大小。他們在長臂和長腿的末端有彎曲的利爪,爪長大約三寸。樹獺的粗毛和其他哺乳動物的生長方向相反,它們是由腹部伸向背部生長的。
關於樹獺的毛,另外還有與眾完全不同的特色。可能你有聽過“轉動著的石頭不生苔”這句話。但你會能夠想象到一只動物生活步伐是那麼緩慢以致竟然有植物生長在他的毛中嗎?不錯,樹獺的情形就是這樣。在雨季,藻類的植物會繁殖在樹獺的毛上,於是毛上便染上一層淡淡的青綠色。
除此之外,樹獺的毛還可以作為一種像蠹蟲的昆蟲棲息的地方。怎會這樣呢?至今這還是一個奧秘。《國際野生動物百科全書》說:“尚未有人找出何以蛾會生活在樹獺的毛中。它們並不是在那裡找尋食物,獺毛中亦找不到蟲卵或幼蟲。”
樹獺的一生似乎都是在緩慢的活動中度過。樹獺每日約有18小時在樹上瞌睡或睡眠,他們在夜間最活動。一只樹獺的移動通常是不慌不忙地用爪一手一手他抓住樹枝而向前移動。用這種速度去行完一段4哩路的路程大約需要45日。在地上,樹獺移動的速度更慢,因為他主要是被設計成在樹上過倒懸生活而不是在地上過步行生活的。用爪抓住樹枝之後,樹獺便可以徐徐向前移動。在樹上移動大約需要七秒鐘的距離在地上就足足需要一分鐘。可是令人驚奇的是,樹獺在水上行動最快捷。他們將身軀的右邊側起交替地揮動兩臂向前游泳。據報樹獺曾遊過一哩或更闊的水域。
有不少人納罕,像樹獺這麼呆滯的動物怎會生存到現在。但是樹獺並非不能自立生存的。他有能力用自己的爪和利齒保衛自己。從地上望去,一只樹獺很容易被誤認為一個白蟻巢或一堆枯葉。所以,他們常常能避過以掠奪為生的動物的耳目。此外,他的粗皮及濃厚的粗毛以及23對肋骨都是有助於保護自己的重要器官。另一個特別令人驚奇的特色,就是樹獺有能力抵禦和度過足以置其他動物於死地的創傷,毆打和毒害。
兩大類
讓我們更仔細一點看看不尋常的樹獺吧。請留意他的長臂。你若在他兩臂的末端看見有兩個彎曲的長爪,這一種稱為二趾樹獺。但是若有三個彎曲的長爪,這一種稱為三趾樹獺。其餘兩腿的裝備亦各與臂相同。
此外,尚有若干特色可以辨別兩種樹獺的不同。例如二趾樹獺較大而沒有尾巴,三趾樹獺則有一條枯枝似的尾巴,而且頸項上的脊骨多出兩三個骨節。所有哺乳動物都差不多只有七個頸項脊骨節,但是三趾樹獺竟有九個,所以不能不說是不尋常。就是由於他有九個頸脊骨節,所以他能夠在倒懸樹上的時候同時可以將頭向上下左右移動達到圓拱的270度,差不多等於整個圓周。
《動物界》雜誌在評論雄性三趾樹獺的獨特之處時說:“關於雄性的三趾樹獺,有一個很奇怪的特色是他背上有一個圓點,大小有如一個一元銀幣,顏色鮮黃。圓點之內毛短而有光彩。到現在為止尚未有人能解釋這個奇異的特色。”這無疑是關於樹獺的另一個亟待解答的奧秘。
三趾樹獺頗難適應動物園中的生活,原因是他的食物只限於桑樹的芽,葉和嫩枝。但是二趾樹獺在飲食習慣上則較能適應他的生活環境。
就這兩種樹獺來說,二趾樹獺比較活躍。在受到侵襲的威脅時他會迅速揮動長臂,用彎曲的爪予侵襲者以痛擊。他亦可以用全副18只利齒去咬對方。但是三趾樹獺在遇到同樣危險時就不會揮動長臂那麼快,同時很少開口用利齒咬人。
此外,二趾樹獺沒有三趾的那麼笨拙和呆滯。他落樹時用頭先行。但是三趾的樹獺在由樹枝移到樹幹時先將身子向後轉,然後背樹而下。
不錯,樹獺顛倒世界的確是奇異而引人入勝的。或者你在動物園中已經見過一只或幾只這樣的動物。但是可能你在日後會到中南美洲的熱帶地方去。若是這樣,當你看見樹上有一件看來死去的東西開始移動時,就千萬不要大驚小怪了。這件“死物”很可能就是正在顛倒世界中享受快樂生活的樹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