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無才姐
作為一名貪生怕死、早就發誓絕不熬夜的中年老母親,萬萬沒想到,我居然用繩命煲了個電話粥。
煲到凌晨兩點。
全程就一個主題:吃。
電話那頭的Y是我在海德堡大學讀書時的同學,上海姑娘,算起來已經相識十幾年。
那時候初到德國,覺得所有東西都難以下嚥。
至今都記得有一次我們坐在大學食堂裡低頭吃著盤子裡的沙拉,突然Y悲從中來,嘆口氣道:
我們像不像兩隻兔子?
我差點哭了出來。
後來我常常去她宿舍吃飯,她開發出一道洋蔥炒肉糜,我開發出一道老乾媽紅燒肉,就著這兩道人間美味,倆人能把一鍋飯幹光。
漸漸心裡就踏實了:沒問題了,我們能在德國活下來。
一年後,我轉去慕尼黑大學,她繼續留在海德堡,各自結婚生子,但關係一直極好。
雖然只是一起做過飯,卻像一起交過命一樣。
婚後,她和德國先生在上海生活了幾年,誕下兩女,孩子到了學齡又再次回到德國。
重返德國,沒想到吃飯再次成了最頭痛的事。
兩個漂亮的混血小姑娘居然都吃不慣西餐,對面包香腸看都不看一眼。
Y是事業女性,打心眼裡不愛做飯,讀書時用來湊數的那兩招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女兒們在大魔都養出來的24K中國胃。
沒辦法,Y只能硬著頭皮開闢新技能,天天搗鼓著各種食材,朋友圈裡貼滿時而成功時而失敗的作品,像個勤奮打卡的新東方廚師班學員。
一段艱苦卓絕的日子過後,她終於出師了。
兩個孩子也終於適應了德國的新生活,在學校裡混得如魚得水。
“太苦了,可是也太值了吧!”Y說。
孩子們見到桌上的菜開心得手舞足蹈的樣子,和沉迷吃飯無法自拔恨不得把盤子一起吞了的樣子,都讓Y覺得無比欣慰。
尤其是她們還會邊吃邊大聲表白:謝謝媽媽!你是世界上最好的媽媽!
聽到這句話,原本還對孩子青春叛逆期忐忑不安的Y覺得自己有了點底氣。
只要每天都能坐到一起開開心心吃頓飯,哪還有什麼難解的親子關係?
許多孩子之所以會和父母對抗,無非就是覺得父母不懂自己。
可如果懂他們的胃呢?
如此簡單高效又直擊靈魂的愛,換了誰也頂不住吧!
如果孩子能夠真真切切感覺到父母的愛,哪還有什麼隔夜仇,還叛什麼逆,跟這個世界較什麼勁?
聊到這裡的時候,我突然心頭聳動,想起了身邊一位相識的少年。
那孩子才華橫溢,文采斐然,生前寫過一篇關於泡麵的長文,把他從小到大吃過的各種泡麵的味道寫得細緻入微,令人叫絕。
是啊,生前。
至今都不敢相信,他會以那麼決絕又慘烈的方式離開我們。
他的離世曾經引發過種種猜測,認識他的人都想不通,一個自身如此優秀,家境又那麼優越的孩子為什麼會覺得生無可戀。
父母都是成功的企業家,住著普通人望塵莫及的豪宅,對唯一的孩子極盡寵愛,有求必應,難道還不夠讓人羨慕嗎?
現在的孩子是不是太不知足了?
可我總是會想起那篇關於泡麵的文章,腦海裡勾勒出他從小到大獨自在家吃泡麵的場景。
在那座豪宅中,有著最漂亮的廚房和最昂貴的廚具,可它們都冷冷冰冰,沒有生氣。
終日忙碌的父母願意為他傾其所有,卻很少為他做一頓飯。
一個人決意離開這個世界肯定有非常複雜的理由,旁人很難真正瞭解,更無法妄加揣測。
可我還是忍不住會想,如果少年家中也有溫暖的廚房,熱鬧的餐桌,人間的美味,那麼他對這個世界會不會多一點眷戀?
當他受傷的時候,會不會多一點力氣,讓傷口有癒合的可能?
回想起來,我的成長過程中也幾度經歷過灰暗、頹廢、懷疑人生的時刻,可是隻要一回到家中看到熱氣騰騰的飯菜,飽餐一頓就覺得一切皆可原諒。
當胃熨帖的時候,心情就慢慢舒展了,整個人又活了過來。
滿血復活,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吧。
在我出嫁時,我媽曾經語重心長地叮囑我:
一個家庭變得不幸福,往往是從灶臺冷掉開始的。一個人變得不想回家,往往是從回家吃不到一口熱飯開始的。
我曾經對此嗤之以鼻。
都什麼年代了,只要有錢,什麼好吃的買不到?是外賣不能點還是館子不能下?
可是最近幾年,我越發體會到了父母輩樸素的人生智慧。
那天晚上,我和Y聊了很多親人和他們做的拿手菜,驚奇地發現,我倆從小到大對親情的記憶經過歲月的滌盪,很多都已經遺忘,只有舌尖的味道仍然清晰地被大腦記錄了下來。
原來,愛都是有具體味道的。
小時候我一直覺得自己是眾多孫輩中最不起眼的那個,奶奶重男輕女,外婆也是,她們好像都不怎麼喜歡我。
可在她們去世之後,我卻越來越確信自己也曾被她們愛過。
我記得奶奶做的紅燒排骨和任何人做的都不一樣,也記得外婆做的膳絲湯堪稱一絕,是我走遍全世界再也找尋不到的味道。
只要想起那些味道,所有的委屈都煙消雲散,童年就只剩下寧靜美好。
Y的媽媽性格要強,脾氣暴躁,Y偏偏又像極了她,母女關係曾經水火不容,劍拔弩張,Y的叛逆期可以用暴動來形容。
可是Y長大後,她們的關係卻愈發親密。
Y總是想念“媽媽的味道”,那是一道做法奇特的茄子,聽她描述時心馳神往垂涎欲滴的樣子,令人覺得紅樓夢裡的茄鯗也不過如此吧。
Y告訴我,當年鬧成那樣也沒有母女決裂,是因為她始終記得一件小事。
有一次她在學校食堂沒吃飽,就違反校規跑到外面買吃的,結果被班主任抓了個現行。
班主任特地去她家向她媽告狀,她嚇得瑟瑟發抖,以為會被暴打一頓。
結果她媽只輕描淡寫說了一句話,小孩子餓了當然要讓她吃。
就這一句話,讓Y感念至今。
小孩子對愛的體驗是從吃開始的,美好的食物是聯結親情的紐帶,最原始本能,也最攻不可破。
我在德國生活多年,見過許許多多獨居的老人,曾經百思不得其解,他們的親情怎麼可以如此淡漠?
身邊的華人朋友也因此憂心忡忡,生怕孩子受到“萬惡的資本主義”影響,長大後也對自己相敬如冰。
可是,同樣是“萬惡的資本主義”,隔壁的義大利卻以大家庭聚集而著稱,和中國一樣親情濃厚,這又是為什麼?
答案很有可能就在吃上。
德國是出了名的美食荒漠,人們在家吃飯追求短平快,很少有人願意把時間花在烹飪上。
以前讀書時,隔壁宿舍的德國女孩每天的晚餐都是一個麵包一瓶啤酒,雷打不動。
看著她面無表情地把麵包一口一口卡下去,你會覺得,好像那是在完成什麼苦大仇深的KPI。
後來的德國鄰居家裡有五個孩子,晚餐常常就是每人發一個麵包,拌一大盆沙拉,不能更多了。
看得我目瞪口呆:這樣也行?
“家的味道”會不會太敷衍了一點?
有時候忍不住會想,這些從小讓孩子啃麵包啃到地老天荒的德國父母,老了之後靠什麼把孩子們召集到身邊來呢?
靠意念嗎?
義大利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對美食充滿熱愛,幾乎家家都有自己的“老祖母秘方”,只要做一大桌菜,老老小小一呼百應。
對吃的態度似乎也會影響人的性格。
“吃貨”義大利人熱情奔放,酷愛社交,而對食物興趣缺缺的德國人則顯得冷靜內斂,與人疏離。
性格本身沒有優劣之說,可問題是德國人這個鬼樣子他會抑鬱啊!
德國的抑鬱症病發率在歐洲名列前茅,堪稱“國民疾病”。
起先我認為是由日照決定的,德國的冬天過於陰冷漫長,事實上也是,一到夏天抑鬱症就會明顯緩解。
可是換個角度想,夏天之所以能讓德國人肉眼可見地快樂起來,難道不是因為他們能吃到燒烤了嗎?
德國人對燒烤的熱愛和足球有的一拼,燒烤季一到,你會驚奇地發現原來德國人也是愛聚會的啊!原來德國人也是會大聲聊天的啊!原來德國人笑起來也是嘎嘎的啊!
可是隻要燒烤季一過,他們立馬就被打回原形,重新高冷起來,準備抑鬱。
這也難怪了,夏天有燒烤,冬天卻沒有火鍋,人生能完整麼?
我在德國生活了十幾年,從來不覺得冬天有多麼難以忍受。
留學的第一年,我和Y就學會了用電飯鍋涮火鍋,涮著涮著,春天就來了。
環顧四周,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我的好朋友們無一例外都熱愛美食,個個精神茁壯,心理皮實,對“樂觀”兩個字無師自通。
上一秒還在品詩弄詞傷春悲秋,下一秒已經卷起袖子大快朵頤,文青無縫切換到吃貨,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對美食永遠充滿追求的人,對生活也充滿無限的熱愛,體內就像擁有一個開啟快樂的開關,簡單粗暴,直達味蕾。
有什麼是一頓飯解決不了的呢?
如果不行,那就兩頓!
歪打正著,無獨有偶,我和Y都把孩子培養成了吃貨。
有個吃貨孩子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看著他們吃飯,你會深刻理解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喜歡看吃播。
太治癒了吧!一不小心就露出了慈祥的圍笑。
育兒過程中最樸素的幸福感,親子關係中最基礎的安全感,一切盡在不言中。
去年疫情停課期間,我曾經一度擔心孩子情緒出現問題(事實上她們的同學真的出了不少問題,過去的文章中曾經寫過)。
結果發現她倆忙到飛起,根本沒時間鬧情緒。
兩隻吃貨每天弄完功課就在弄吃的,廚房亂得像是被轟炸過一樣。
倆人一起查詢食譜觀看烹飪影片的時候,腦袋湊在一塊兒,口水都滴到了Ipad上。
做出來的東西出乎意料,竟然相(都)當(可)美(以)味(吃)。
我和隊友簡直不敢相信,就這樣迎來了飯來張口的日子,育兒猝不及防進入紅利期。
大麥小米的廚藝秀
說起來我的廚藝算是一般,隊友更是用電飯鍋做飯都能做失敗的奇葩人類。
我們也不是那種勞苦功高的付出型父母,每天都圍著鍋碗瓢盆轉。
怎麼就養出了兩隻吃貨呢?
仔細想來,主要是始終保持著自己做飯的頻率,一週四五次,孩子小的時候更多。
孩子們事先可以“點菜”,事後可以“點評”,總是能吃到自己喜歡的食材和口味,參與感非常高。
我有幾道根據經典菜式改良過的拿手菜,正好長在她們的胃口上,每次只要一做這幾道菜,家裡就像過節一樣,倆人又蹦又跳,簡直嗨翻。
就連一進廚房就懵圈的隊友,也練出了(有且僅此一項)獨門絕技,幾乎每個週末都負責早餐,給她們表演煎雞蛋。
怎麼說呢,偶像想要吸引粉絲,都需要“立人設”,擁有“代表作”,家長其實也是。
我們念念不忘的“家人的味道”,未必是什麼廚神級作品,只是因為熟悉而形成了對某個人的專屬記憶點,從此便根深蒂固,難以忘懷。
此外,一個家庭對吃有沒有追求,也會直接影響孩子對美食的態度。
我和Y都是小時候都穿得極其普通(甚至寒酸),卻在吃方面被真正意義上富養著,各種當季時鮮,新奇洋貨,沒有吃不到,只有想不到。
而且很巧都有一個“吃貨”老父親帶著我們走南闖北,吃遍天下。
這樣的傳統似乎也延續到了我和Y各自的小家庭中,當我們帶著孩子出去度假時,尋找和品嚐當地美食從來都是重頭戲之一。
孩子從小就知道,吃不僅是為了果腹,還是一種文化,有故事,有創意,有格調,是美好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這麼說來,是不是隻要自己堅持做飯,又經常帶孩子出去開眼界,孩子就一定會愛上“吃”這件事呢?
未必。
比餐桌上的食物更重要的,是餐桌上的氛圍。
大家或許還記得我在寫青春期話題的時候曾經提到過《絕望主婦》第一集中某個著名場景:
Bree一家共進晚餐。
主婦Bree廚藝超群,品位絕佳,後來不僅開了自己的美食公司,還是知名的美食作家,出版了很多暢銷食譜。
照理說她的家人應該是最幸福的,可是餐桌上的氣氛只能用“窒息”來形容。
女兒明明只想喝一道最簡單的湯,Bree卻認為不夠檔次;兒子對她花了三個多小時燉的菜不感興趣,被她直斥不懂感恩;丈夫只想好好吃頓飯,卻被迫捲入親子大戰。。。
與其說是餐桌,不如說是戰場,唇槍舌劍,相愛相殺,唯獨沒有人關心食物是什麼味道。
事實上,劇中每次出現Bree一家吃飯的場景都自帶溢位螢幕的緊張,充斥著爭吵、指責、諷刺甚至羞辱。
隨著一次次不歡而散的晚餐,整個家庭的矛盾被推至頂點:
丈夫離家出走,女兒失足,兒子墮落,一家人分崩離析,反目為仇,似乎都在意料之外,卻又在情理之中。
——用最好的廚藝做出了最難吃的飯,世界上沒有比這更荒謬的事了。
可是,類似的劇情卻一直都在我們身邊無聲無息地上演著。
許多孩子從小吃飯就肩負重任,吃這個長高,吃那個聰明,吃多吃少大人們滿懷焦慮,嘮叨個沒完沒了;
上了學的孩子吃飯就像打仗一樣,耳邊盡是各種催促叮嚀,匆匆扒拉幾口就要趕去下一站學習;
還常有意志頑強的老母親瘋狂搶戲,塞兩口飯背一個單詞,啃兩口肉背一句古詩,見縫插針,分秒必爭;
有時候一家人難得在飯桌上聚齊了,可能因為過於難得,必須上一堂思想教育課,考試成績學習態度一通挖掘,批評說教不絕於耳。。。
明明只想好好吃頓飯,卻要聽道理看臉色,食不知味,如同嚼蠟。
多麼可惜!在這個食物極其豐富的時代,喜歡吃飯的孩子卻越來越少了。
有時候看著那些漫不經心扒兩口飯,心思卻不知道在哪裡神遊的孩子,真為那頓飯和做出那頓飯的人難過。
也為那些孩子難過。
我曾經失去過味覺,那是一個恐怖故事。
有一次我買了瓶旅行裝漱口水,沒看說明書就往嘴裡倒。
結果那是超濃縮款,需要稀釋才能使用。
知道的時候已經太晚了,整個舌頭像是被人點火燒了一遍,所有的味蕾都消失了。
那一個月是我一生中最漫長的一個月,就四個字:
生不如死。
當所有的食物都失去味道的時候,我只感到前所未有的絕望。
很難形容這種絕望,雖然生活看上去一切如常,心情卻悄無聲息地down到谷底,再也浮不起來了。
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沒有任何可以讓自己興奮起來的東西。
真的後怕,如果不是一個月後恢復了正常,時間再拖得久一點,我很有可能會陷入抑鬱。
事實上,那時候的情況和抑鬱不能說是十分相似,只能說是一模一樣。
從那時候我才開始真正明白,味覺對於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若是沒有它,生命力就會沉沉睡去,無法喚醒。
所以,每當我看到那些在成長中漸漸“失去味覺”的孩子,都會感到格外心疼。
我們到底想讓孩子成為怎樣的人,擁有怎樣的生活呢?
到底怎樣的家庭教育才算是成功呢?
如果培養學霸和培養吃貨之間只能選一樣,我選吃貨吧!
話題TOPIC
培養學霸和培養吃貨
你怎麼選?
轉載請註明來源“女子無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無才姐。侵權必究。
往期回顧
“殺死”鹿道森和宋昊然的,不僅僅是“童年陰影”。
在孩子面前,你還在避諱這個話題嗎?
01
12-2021
大S離婚:真相令人不敢相信!
捨去汪小菲,就捨去了是是非非。
24
11-2021
這部推理神作,血淋淋地刺中當代教育的最大盲點
希望每一位教育者都能看見
10
11-2021
熊孩子寫作業這個jio症,真的就治不了了嗎?
對症下藥
03
11-2021
把自己玩進急診室的熊孩子們
牛逼!
更多精彩內容?點選關鍵詞檢視!
【育兒】同性戀 | 雙減 3 | 雙減2 | 雙減1 | 談學習 | 穿裙子的男孩 | 異性交往 | 雞娃 | 死亡遊戲 | 親子關係 | 偏心 | 青春期 | 孔融讓梨 | 高情商的孩子 | 抑鬱症 | 愛問問題的孩子 | 自信的孩子 | 德國雞娃 | 德式育兒 | 高學歷父母 | 一媽專政 | 對孩子最好 | 近態競爭 | 打孩子2 | 減壓 | 受欺負 | “專家” | 考第一 | 自雞 | 興趣 | 寒假 | 跳樓的孩子 | 愛學習 | 家暴 | 閱讀2 | 閱讀1 | 網癮2 | 霸凌 | 西方教育 | 網癮1 | 磨蹭 | 教師節 | 哪吒 | 興趣班 | 財商2 | 言傳身教 | 財商1 | 壞脾氣 | 養娃心路 | 打孩子1
【生活】養狗 | 代溝 | 男人的情商 | 親密關係 | 中年婚姻 |後悔生孩子 | 疫情下的小學生 | 段子手 | 閨蜜 | 聖誕節 | 變好看 | 二胎 | 大兄弟 | 生活平衡 | 談婚姻 | 給讀者
【視界】脫口秀 | 吳亦凡 | 林生斌 | 內卷 | 比爾·蓋茨 | 《小捨得》 | 楊笠 | 張一得 | 愛情觀 | 鄭爽張碧晨 | 奇葩說 | 2020 | Metoo | 張桂梅 | 自信 | 絕望的孩子 | 虎媽 | 全職太太 | 無知與公知 | 遲到的正義 | 繆可馨 | 正能量 | 女老師 | 中年人談愛情 | 情懷與搬磚 | 中年叛逆 | 日記 | 談時事 | 海外華人 | 疫情來襲 | 公民和巨嬰 | 留德華 | 歧視 | 優秀的人
【10w+】 高曉松 | 心理學家 | 德系母親
我知道你“在看”呦
收錄於話題 #育兒 53個下一篇熊孩子寫作業這個jio症,真的就治不了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