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人喜歡吃米,北方人愛吃麵,米飯和饅頭是我國最常見的兩道主食。隨著時代發展,很少有人在家裡自己蒸饅頭、打烙饃了,基本都是買著吃,時間久了,都覺得買來的饅頭不香了,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商品饅頭都是用發酵粉發麵,速度快、易控制,而傳統的做法則是用老酵母發麵,經驗不足的新手做出來,總是會透著一股酸味兒。但是,北方人都知道,老酵母發麵饅頭就是比發酵粉做出來的好吃,你會用老酵母做饅頭嗎?
薛新建大叔在河南省西部山區的小村子裡開了個飯店,開業20年來,最受歡迎的就是用老酵母發麵做的烙饃,附近有不少來自四川、湖北的商戶,每年春節的時候,都是提前預定,整箱整箱的往家帶,把薛大叔的烙饃帶到了南方城市,甚至有人專門打電話,讓大叔發快遞郵寄他做的烙饃。
究竟薛大叔用了什麼辦法,讓習慣吃米的湖北、四川人也喜歡上他的烙饃呢?作者從大叔那兒“偷學”了2個用了20年的經驗,從此不用再買饅頭吃了……
河南西部山區的人們通常把老酵母稱作“面砸頭”,也就是每一次做饅頭的時候,留下一小塊麵糰,放在面袋子裡,下一次發麵時候,用溫水化開“面砸頭”和麵,而不需要使用發酵粉之類的材料。
薛大叔告訴作者:“面砸頭不能放的太久,越是經常使用,發出來的麵糰越好。”這是昨天晚上發好的麵糰,薛大叔已經揉過一遍,放在盆子裡醒著,用手指輕輕拍起來,能聽見空靈的“砰砰聲”。
薛大叔年輕時曾在村裡的生產隊食堂幫廚,作為廚房小工,幹得最多的,就是發麵、揉饅頭、打燒餅,以至於後來自己開了飯店,還是喜歡用老酵母發麵打烙饃。
最早的時候,山裡人打烙饃,用的是木炭。一個小鐵桶,裡面塗上耐火泥,上面是一塊鐵板,擀好的面坯,先在鐵板上烤至成型,待兩面凝固,再放進鐵桶裡面,貼著耐火泥,讓炭火慢慢炙烤。那種方法,一次做不了幾個餅,現在採用了電加熱烙饃鍋,一次就能烤制10個。即使這樣,薛大叔也需要每天早晨5點左右起來準備,等到吃早飯時候,10鍋烙饃也就賣的差不多了。
20年的經驗不是吹的,薛大叔扯的麵糰誤差很小,基本都在200克以上,如果剛好200克或者差1、2克,大叔還會揪下一小塊麵糰添上去。
問起來烙饃和燒餅有什麼不同,薛大叔笑著說:也沒什麼大的區別,或許外地人叫法都一樣,但在他這個地方,燒餅,指的是表皮不沾油,比較硬的種類,重在炕;而烙饃的時候,需要沾上油,保持表面軟和,另一個區別就是燒餅用的面要比烙饃更硬一些。
不管烙饃還是燒餅,用的都是老酵母發麵。發酵粉發麵,只需要幾十分鐘就可以了,而用老酵子,冬天還需要把面盆放在火爐邊上,保持溫度,才能讓麵糰發的更好。發麵也是有技巧的,發麵的時候,用的水最好略燙手,發出來的麵糰不容易發酸,還有一個好處是不粘盆,輕輕一扒就掉了,而用涼水發麵,雖然也能發開,麵糰會有酸味兒,同時揉麵的時候,面盆上會粘很多。
除了老酵子溫水發麵,薛大叔告訴作者,揉麵的時候一定要放鹼面。
大叔說:老酵子其實也是一種菌,在溫度合適的情況下生長,發開之後,新增一些鹼面,揉一下,再醒幾分鐘,做出來的饅頭更有嚼勁,吃著香。
薛大叔做的烙饃有甜鹹兩種口味兒,甜的是裡面包白砂糖和紅糖的混合物,鹹的就是撒上自制的芝麻椒鹽。而區分辦法是放糖的烙饃上面撒的有幾粒芝麻。
烙饃需要擀兩次,第一次擀成長條狀,撒椒鹽,團起來,再擀一次。因為麵糰上粘的有油,也不會黏連在一起。
雖然用的是兩面加熱的電烙饃鍋,薛大叔還是會中途給鍋裡的烙饃翻一下面,他說上下兩層蓋子的溫度是不一樣的,翻一下面,烤出來的烙饃才會兩面焦黃,看著就有食慾。
3分鐘後,鍋沿已經彌散出誘人的香味兒。薛大叔告訴作者:用老酵母發麵時間長,尤其冬天,夜裡還需要掌握好溫度,那些大量賣饅頭、燒餅的店,都不再用這種傳統的方法了,而是採用更加快速的發酵粉發麵。對於現在的家庭來說,每家人口都很小,蒸一鍋饅頭吃幾天,很多人圖省事,也不再蒸饅頭。
薛大叔做的烙饃最遠到過韓國,是一個東北來的蘭草客,一下子帶走了200個,回去之後作為河南特產送給了朋友們。每年春節前夕,是薛大叔最忙碌的時候,老伴兒、孩子們都來幫他製作烙饃。湖北、四川在這兒做生意的商戶們,也都是100個、200個的預定。
曾經有四川的朋友給薛大叔打電話,問他能不能發快遞,大叔拒絕了。他說:“一個饃才1塊錢,我這饃,一個都是四兩多,倆饃都一斤了,東西不值啥錢,快遞費得多少呢?划不來!”
大叔介紹說:烙饃夏季常溫下能放3天,冬天可以放一個星期。買的太多了也不好,就算冷凍在冰箱裡,時間長了,吃著也不新鮮。
曾經有做電商的人來找大叔合作,薛大叔覺得吃烙饃最主要的是吃新鮮,不管用什麼辦法,破壞了烙饃的新鮮程度,口感肯定是會打折扣的。“你來我這兒吃,啥時候都有現成的,帶10個8個回家,三兩天吃完了再買,放時間長了,味道就不好了。”
最近幾年,薛大叔給自己定了一個規矩:每天只發200個烙饃的面,賣完就休息。
大叔說:“咱這是小地方,沒啥人,幹了20年,就落了這套房子,給兩個兒子辦辦結婚,說一年能掙多少錢麼,也沒算過賬,飯店加上烙饃,年底也就是能落個2、3萬塊錢。上年紀了,有吃有喝就行了,也不想著掙多少錢,關鍵是得保證質量,不能叫人背後說老薛家饃不實惠了怎麼長短的。今年聽說街上饃都漲價了,我不漲價,也不減量,還賣1塊錢,多少有賺的就行了。掙得少,咱賣的多,那是一樣的。”
薛大叔說有個洛陽來拉廢品的老闆,一個星期左右來一次,大貨車總是停在門口,一次要20個烙饃。大叔問他:你也是有錢人,到飯店吃點多好,帶這麼多烙饃幹啥?
那個“廢品王”卻說:“你這饃吃著老美麼!好多廢品站附近沒有飯店,經常泡泡麵吃也不行,你這油洛饃吃著軟和,再喝點水就能湊合一頓……”廢品王還告訴薛大叔,在不同的地方都買過燒餅、烙饃,只有他家的吃著有嚼勁,有後味兒,而發酵粉做出來的,吃著不一樣,饃渣比較多。
吃過幾次薛大叔做的烙饃,也學會了老酵子發麵的經驗,這頓飯吃的還比較值。
向大叔要了一小團“面砸頭”,回家也試試,按大叔教的:用略燙手的溫水和麵,夜裡保持面盆溫度,放在暖氣旁邊就行,經過一夜的發酵,早上兌一點鹼面,揉好,醒一下,就可以做成自己喜歡的形狀,上籠蒸了……
小夥伴們,薛大叔烙饃20年的經驗,作者已經偷師出來了,能不能學會,就看你自己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