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魏國在春秋戰國時期算是一個二度立國的國家,經歷可謂是曲折坎坷。周王室先是分封了一次,後被西戎所滅,子孫流落在外,被晉國收容了一些;後三家分晉,又獨立成國,位列戰國七雄。
立國: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國,周文王的第十五子封於畢,建立畢國,後人皆為畢氏。公元前403年,畢氏後人建立魏國。
覆滅:畢國為西戎所滅;公元前225年,降秦,魏亡。
畢國疆域圖
命運多舛的貴族
1、出身高貴,氣運不佳
畢國是西周時期分封的一個諸侯國,國君是周武王的十五弟弟,姬姓公爵,名高,後世稱他為畢公高。他在周王室擔任要職,自己的長子楷伯另封至楷國,次子畢仲繼承畢國。所以畢國和其他春秋時期的魯國、晉國、衛國等都是諸侯國,而且是姬姓諸侯國。
在西周初年,畢國很受王室重視,姬姓諸侯國本身就可以起到守護邊疆、拱衛王室的作用。就連周文王姬昌、武王姬發,還有周公去世之後都安葬在這裡,可能在風水學上是塊寶地。
不過畢國在春秋歷史上的記載極少,在西周的中後期就被西戎消滅了,這就導致畢國在歷史上存在感相對較低。畢國滅亡後,其族人也四散流亡,其中一支被同時姬姓諸侯國的晉國收留了。
2、畢萬來晉,賜封於魏
西戎在春秋時期是周王朝西北一帶的遊牧民族,實力不俗,畢國被其滅國後,宗室子弟就以國號為姓。其中畢萬就是流落到晉國的一脈,從血統上說,他和晉國王室都是姬姓後人,算是代際比較遠的親戚。畢氏也是出身王族,自然有些才幹,迫於生計為晉獻公所用。
晉獻公是一位有雄心壯志的君主,在他對軍隊完成改制後,分別和太子率領大軍去開疆拓土了。畢萬作為晉獻公戰車上的車右,陪著獻公一路過關斬將,將耿國、霍國、魏國三個小諸侯國都消滅了,戰果頗豐。獻公為了獎賞作戰勇猛的畢萬,就將魏國原屬領地賜給了他,並讓他擔任大夫。
晉獻公過世後,幾位公子開始爭權奪位,晉國發生內亂。畢萬因為這次的戰績在晉國也算是有了立身之本,他的子孫眾多,得以在魏地繁衍、發展。後來,他們以畢萬封地為姓氏,稱魏氏。而那些一直居住在畢國的畢氏後裔,仍然以之前的國號為姓,一直沿用到3000多年的今天;正是因為這樣,現在的畢姓和魏姓是擁有同宗血脈的一家人。
畢公高畫像
韜光養晦,魏氏崛起
1、從龍之功,平步青雲
晉獻公這幾位公子都不是省油的燈,除了為表清白自殺的太子,重耳和夷吾外逃,獻公寵妾驪姬的兒子奚齊倒是繼位了,但是大臣裡克先王葬禮上把他殺了。荀息受獻公託孤,又立了驪姬妹妹的兒子悼繼位。裡克是當年太子堅決的擁護者,若不是因為驪姬禍亂晉國王室,又怎麼會出這樣的亂局,趁上朝的時候他又把剛立的國君給殺了。所以晉惠公夷吾繼位後沒多久,就先把裡克給收拾了,他可不想像他之前兩位兄弟一樣稀裡糊塗的就沒了。
不過這位晉惠公除了在裡克這件事上清醒,國政上是一塌糊塗,背信棄義,還恩將仇報,趁秦國鬧饑荒的時候發兵攻打,絲毫不顧及之前兩國的秦晉之好、泛舟之役。秦穆公作為春秋五霸之一,什麼時候吃過這種虧,等秦國緩過饑荒,直接發兵晉國,更是把晉惠公生擒“請”到秦國。晉惠公和其子晉懷公在位期間與秦國關係惡化,致使秦國改變對晉政策,支援流落在外的重耳回晉繼位。
其實在外流落的公子也都有跟隨之人,重耳身邊跟著的就是魏犨,他是畢萬的兒子,在重耳外逃的時候與他一起離開了晉國。魏犨以勇力而聞名,相當於重耳的貼身保鏢,重耳在外漂泊多年,也幸得他護衛。在重耳回國登上大位後,念及魏犨多年跟隨自己出生入死,冊封他為晉國大夫。
2、魏氏發跡,暗中蓄力
魏犨是一介武夫,雖然勇猛,但並沒有得到晉文公的重用,在對楚國的城濮之戰中重創過楚軍,後因居功自傲,違背晉文公命令擅自行動而受傷,差點被晉文公賜死。魏氏一族在經歷獻公和文公兩朝之後,徹底在魏國打下了根基,為後來分晉奠定了基礎。
魏犨去世後,魏氏由其子魏絳領導,史稱魏莊子。晉悼公時期,魏絳任司馬,執掌軍法,他執法嚴格,就連悼公弟弟犯錯也不姑息,還惹得悼公大為不快。魏絳預見到事情後果的嚴重性,為了整頓軍紀,將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整肅完畢後,上書陳情,說自己是逼不得已,未能盡到職責,願以死謝罪,後被人阻攔。悼公知道後十分感動,向魏絳道歉,不僅設宴款待,還給他升了官職。
魏絳開啟的“和戎”之策,開創了漢族與少數民族和平共處的歷史,此後晉國八年之中,九合諸侯,晉國霸主地位不倒,魏絳也因功被封在安邑。等到魏絳之子魏舒襲爵後,他充分繼承了其父的軍事才華,改變戰國時期的作戰方式,由車站向布戰轉移,執政六年,盡展才華,給魏氏積蓄力量。
晉昭公過世後,晉國內部出現了紛亂,卿族勢力龐大,隱隱蓋過晉國王室的力量。六卿都在進行資源整合,六卿之間也是相互爭鬥,魏氏一族多在晉國軍事上鑽營,魏氏後世子孫也都為武將出身,這可能與魏氏先祖有關。
3、反水一擊,三家分晉
卿族的勢力日益強大,晉國王室已經無法對其控制。原來的六卿干政在不斷地明爭暗鬥中變成了四卿,魏氏仍然存在,魏地的領土和封邑增加了,魏氏的實力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但魏氏還不是最強大的,還是要低調行事。
為了讓晉國重回霸主地位,在智伯的提議下,智氏、韓氏、魏氏都歸還了1萬戶邑給晉國王室,趙氏拒絕自然成了眾矢之的。由智氏牽頭,帶著晉國大軍去攻打趙氏。
雙方打了三年,又困了晉陽城三年。智氏以水倒灌晉陽城,趙氏抵擋不住,派人聯絡魏氏和韓氏,分析利弊。唇亡齒寒,韓、魏反水,與趙氏一起圍攻了智氏,滅了智氏大軍,分了智氏的封邑。一時間,震驚中原,晉國朝野又發生了鉅變。
三家分晉
三家分晉,位列七雄
1、分道揚鑣,執政晉國
韓、趙、魏三家瓜分了智氏,但並不是完全平分。這次屬趙氏分的土地最多,韓氏和魏氏都相對少一些,而且趙氏佔有智氏領土正好壓在魏氏腦門上,這讓魏氏感覺很壓抑。魏氏現在所處的位置也不太好,西邊是一河之隔的秦國,北邊是強勢的趙氏,東邊又是剛興起的韓氏,南邊的陝地是秦楚一直相爭的寶地。魏氏一族被懟在晉國西南,雖然東邊還有幾塊分地,但是並不穩固,無法遙相呼應,互相支援。韓氏、趙氏、魏氏都開始忙於自家的事,三家暫時處於和平狀態。
魏國疆域圖
魏氏的核心是運城谷底,此處三面環山,一面為河,是個易守難攻的好地方,可缺點也十分明顯,只要堵住唯一的出口,魏氏便猶如甕中之鱉。此時,魏氏的領袖魏斯繼任為晉國正卿,任用李悝實施變法,因為晉國的亂政不能遺禍魏氏,所以在政治上實施了變革,加強了自身內政的管理,而不是忙於擴張;在農業上獎勵耕織,運用平差法控制糧食價格。穩定民心;此外還興修水利、發展經濟。這是春秋戰國時期最早的變法,後世的商鞅變法都是以魏氏為藍本參考的。這對魏氏後期立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李悝變法
公元前409年,魏氏在經歷了一系列的變革後,實力猛增,開始了對外擴張。魏斯任命吳起為主將,攻克秦國河西地區的臨晉、元裡並築城守衛;第二年又派吳起攻打秦國,一直打到了鄭縣,秦國不得已退守至洛水。加上之前的努力,此時魏氏佔領了原本屬於秦國的河西地區,並設立了西河郡,吳起就是第一任郡守。吳起幫助魏氏改革兵制,創立武卒制,對魏氏稱霸中原奠定了軍事基礎。
吳起畫像
2、王室認可,魏氏立國
韓氏、趙氏、魏氏自打收拾了智氏後,透過這些年不懈的努力,已然具備了相當強大的勢力。尤其是魏氏,因為魏氏最早開始變革,穩定內政,等各路諸侯內政出現問題,國力發展遲緩時,魏氏在吳起、李悝、翟璜、樂羊的助力下一躍成為晉國領袖,三卿之首。在公元前403年,魏斯同趙氏、韓氏一起被名義尚存的周王室正式冊封為諸侯,史稱魏文侯,國號魏。
文侯禮賢下士,聘用賢才,身邊也都是遠近聞名的忠臣良將,不僅依靠軍事力量佔領了中山,還突破了趙國的禁錮,還對各種文化兼收幷蓄,魏國儼然成了中原地區的文化交流中心。他給魏國的發展開闢了一條康莊大道。
魏文侯
文侯在位50年,他過世後,魏武侯繼位,早在攻打中山的時候,武侯就顯示出了過人的軍事天賦,隨著文侯和元老李悝相繼離開,武侯憑藉之前累積的家底捱過這段艱難歲月,短暫的休整後,重整旗鼓,又開始了宏圖霸業。蕭規曹隨,繼續沿用文侯時期的政策,使魏國國力繼續上升,四處征討,奪取了楚國在中原地區的大部分土地,隱隱有稱霸的趨勢。不過武侯沒有文侯的識人之明,也沒有文侯的廣闊胸襟,最後猜忌吳起,吳起離魏入楚;又和趙國撕破了臉,連年征戰雖有勝果,但給自己四處樹敵,不留餘地。
3、中原霸主,十年付諸東流
武侯之後,魏惠王繼位,他是魏國國君中最長壽的一位,也是執政時間最長的國君。他在位期間重用龐涓,令魏國實力大增,魏惠王時期的逢澤之會正式標誌魏國成為新一代霸主。可是好景不長,魏惠王錯過了孫臏和商鞅,而後對齊發動的歸陵之戰和馬陵之戰都失敗了;秦國因為商鞅的加入變法革新,也逐漸擺脫困境。韓、趙兩國的夾擊更是一度差點亡國,對齊、楚兩國的大好形勢也蕩然無存。
此時的魏國再也沒有之前雄霸一方的銳氣了,到了秦襄王時期,對秦國的戰爭十分頻繁,而且秦軍攻勢兇猛,魏國招架不住,頻頻敗退,甚至沒有交手就先撤退了,很是狼狽。即使合縱之術一時奏效,也因諸侯間的相互猜疑無法長久,魏國首當其衝,受到秦國的暴擊最多。
合縱連橫
魏昭王時期,秦國殺神白起再掛帥出征,這次魏國聯手韓國一起對秦作戰,但是白起針對韓、魏聯軍的弱點先發制人,一處牽制、一處猛攻,韓魏聯軍沒有準備倉促之間又給了秦軍機會。待到白起帶著秦軍全線出擊,乘勝追擊,全殲了韓魏聯軍二十四萬人,攻佔了伊闕,奪取了魏國和韓國不少領土。而韓國因為這次戰役導致精銳殆盡,再無力抵抗秦國;魏國底子比韓國好,但明顯對這群虎狼之師心生畏懼,無力再戰,只能求助於趙國;韓、趙、魏三家重修於好。
伊闕之戰
大勢已去,魏國滅亡
1、危機已現,國君疑心
魏國在經歷了幾十年的戰火洗禮後,國力已大不如前,之前厚實的家底都敗壞的七七八八了,只能循著之前三晉時期的舊情,去聯合韓國、趙國互相取暖。可是韓國在之前的伊闕之戰中損失慘重,基本已經喪失了對外作戰的能力,自保都成問題,更不用說抗秦了;趙國還儲存著一些實力,尚且能和秦國較量一番,魏國選擇了和趙國結盟。
不過當魏國再次被白起打敗後,魏安釐王就真的被秦軍打怕了。趙國邯鄲被圍,平原君求援魏國,魏安釐王不敢出兵,信陵君和其門客們對國君多次勸說無果,信陵君憂心姐姐,也知曉現在趙、魏兩國的局勢,於是當機立斷,竊符救趙,解了邯鄲城的危機。不過此舉雖然緩解了魏、趙兩國的危局,但也讓信陵君失去了國君的信任,他交出了自己的兵權,卸任了職務,帶著門客滯留在趙國,整日沉迷酒色之中,心中鬱結難解,最後消沉度日,抑鬱而終。
信陵君過世後,秦國又少了一個統一路上的絆腳石,又開始大舉攻魏,此時的魏國無將可用,被打的毫無還手之力。山雨欲來風滿樓,其他諸侯國也都惶惶不可終日,這個時候誰都無心他國之事,魏國再也找不到幫手了,也只能苟延殘喘的度日了。
2、敗局已定,無力迴天
縱觀秦、魏兩個大國,秦國自商鞅變法後,國力逐漸鼎盛,對外戰爭無往不利,又有賢臣良將輔佐,面對幾國聯軍的打壓也毫無懼色,歷代國君也都是經史治國之才,將秦國治理的井井有條,讓秦國一直在走上坡路。
反觀魏國,自李悝變法後,魏國國力也逐漸變強,對外戰爭也取得了可觀的戰果;但是後代的國君沒能繼續堅持變法新政,又漸漸地走回了老路,將原本的優勢化成了劣勢;而且魏國國君的眼光明顯不如秦國國君,吳起、商鞅、孫臏、信陵君本來都是魏國的人才,可是最後這些人或是出走,或是消沉,都是為他國做嫁衣了。
3、獻地投降,二次滅亡
到了戰國後期,中原大地上基本上就是秦國一枝獨秀了,可以說秦國想打誰就打誰了。在秦王嬴政即位後,又開始加大對魏國的兼併,三兩年就吞併了魏國大面積土地,魏國無心戰事,對於秦國猛烈的攻勢能躲就躲,早已沒有當年雄踞一方的霸氣了,幾年的時間,秦軍掃蕩魏國大部分地區。
魏景湣王時期就直接不抵抗了,獻地免戰,讓秦軍直接接管。在公元前225年,秦軍攻破了大梁,魏王假投降,魏國滅亡。
魏國滅亡
總結:
無論是之前的畢國還是後來的魏國,都沒能最終躲避滅亡結局。畢國之前國小力弱,又因為少數民族部落的崛起被消滅;魏國在經歷三家分晉後,又變法圖強,招攬人才,國運昌隆,一度稱霸百年之久。但是魏國沒能堅持變法革新,強盛時期對外頻發戰爭,讓自身樹敵無數,領土的地理位置也不如秦、楚、齊,無法建立強有力的後備力量。與趙國和韓國的關係也一直是分分合合,沒有可以聯手抗秦的盟友;在後期也失去了強大軍事依仗,在戰國時代飄搖度日,最終被秦國徹底殲滅。
參考文獻:
《左傳》
《春秋》
《戰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