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之前,廢話先說。
此係列文不是教學文,無好為人師,教授於人之意向。
看過《明朝那些事兒》沒,此係列文,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說說詩詞那些事兒,主要是自己在學習詩詞過程中領悟到的一些想法。如有引經據典也是鋪助說明,不進行進一步講解。需各位看官自己去搜索。
今日第一說,三思後,覺得第一說定然是繞不開古體詩與近體詩之爭。不然後面系列不好開展。
事先宣告,不站隊,不參與紛爭,不針對任何人。只是闡述自己的觀點。
首先,是比較乾癟的理論敘述
來了解古體詩與近體詩的概念和特點。
古體詩:也稱古風、古詩。古體詩格律自由,不要求對仗、平仄,押韻較自由,篇幅長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體和雜言體。
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格律詩,有對仗、平仄,字數,句數要求,押韻嚴格。當然還有很多禁忌。
這個問題,大家可以搜尋,以便進一步瞭解。
再來簡單瞭解一下詩歌的發展。
先秦時期詩歌代表《詩經》《楚辭》,秦漢時期的《樂府詩》,曲,辭,歌,行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五言詩盛行。齊梁時期,發現了漢語四聲,永明體,四聲八病都是向近體詩發展的開始。
初唐為準備期,盛唐是頂峰期。中唐與晚唐近體詩發展成熟。可以看出整個唐朝,是近體詩的黃金時期。
這就是古體詩發展成近體詩的大致脈絡。
下面,是我的觀點。
可以看出,古體詩延續的時間更長。而整個唐朝,近體詩也是在一步步發展完善,所以,唐朝很多詩人,寫的七律都不符合要求。那是因為規則都是在發展中完善的。
有人總是拿那個時期詩人的作品舉例,說大詩人也不遵格律,這是以過去式看進行時,有很大的問題啊!
透過比較,可以看出,近體詩相比於古體詩,要求平仄交替了,要求相對相粘了,要求整齊劃一了,要求押韻統一了,要求詩行有數了……而這些所有的規則都不是本質上的改變,而是形式上的改變。
就是把古體詩套了個框框,有了這個框框,就是近體詩,去掉框框還是古體詩。本質不變。
而詩歌的本質是什麼呢?就是抒發情感。不論是個人的小情小調,還是憂國憂民的大愛無疆,都屬人類的情感範疇。詩歌表情達意言志抒懷。這才是詩歌的本質,和它的形式體裁無關。
人類發明一種東西,會不斷的改進完善。詩歌由古體詩向近體詩的邁進,也是一種完善。就像水稻的不斷雜交,機械的屢次改進。都是人類對事物的一種完善。好的留下,壞的淘汰。但是,古體詩卻沒有被淘汰,反而和近體詩一起流傳千古,這說明什麼?說明古體詩是好的,和近體詩無高低貴賤之別!只是不同的詩歌體裁而已。
如果近體詩是淑女,低眉淺笑,輕語婀娜。那麼古體詩就如那熱情火辣的格桑花。都是美女,卻美得各不相同。選擇哪種,一看喜好,二看能力。
不要將格律詩神化,它就是一種詩歌體裁,想寫格律詩,就遵守格律規則。不想受格律束縛,就寫古體詩。
也不要將格律詩妖魔化,它不過就是一種詩歌體裁。哪有什麼因格律而妨害詩意,說實話,那隻能是作者功夫不到家。
寫詩,最重要的不是詩的那個形,而是詩的魂。
有魂的古體詩,缺乏的只是技巧。
無魂的格律詩,缺乏的是情感。
有魂的格律詩,有情感有技巧,堪稱完美。
人類總是願意去追求完美。這也是格律詩形成的原因。但是當一個人的技巧不足以支撐這份完美時,我們怎樣選擇?是有魂的古體詩,還是無魂的格律詩?不用我說,大家都知道。
最後,對於格律詩,我還是要說幾句,如果把它當成文字遊戲,那麼遊戲一定是有規則的。就像鬥地主有鬥地主的規則一樣。如果一首詩,標的是七絕,七律這樣的字樣,那麼就一定要遵守其規則。不然,不要標,不要掛羊頭賣狗肉。
近體詩,古體詩,都是詩歌,人類用文字來表達自己的情感。它們的區別僅在於是兩種不同的詩歌體裁。做到真情實感的表達,不論哪種體裁,都是好詩。反之,不過是文字的排列而已。
今天一說就說到這吧,不知有沒有得罪人呢。
一直以來不參與頭條的各種紛爭,那是因為我知道,如果開戰,自己註定會吃虧。一來罵不過人家,不會罵人。二來,身體不好動不得氣。(若是身體好也不能這個年紀就提前退休)希望各位不要對號入座。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下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