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曹操篡漢算起,動亂與分裂已經持續一百多年,西晉建國實現了終歸一統。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晉朝的司馬氏戰勝了蜀漢和吳國,而不是蜀國一統天下呢?
1
劉備和孫權曾經都非常厲害,晉朝為什麼最後贏了?
事實上,有很多英雄人物看好劉備,認為劉備統一天下的可能性最大,因為劉備可以選擇做第二個劉邦,也可以選擇做第二劉秀,他的前程應該是有跡可循。
況且,《隆中對》的戰略真的是鼓舞人心,激發鬥志,無賴劉備早亡,劉禪昏庸,最後把一手好牌浪費了。
事實上,吳國除了孫權有兩下子,他的後代確實是非常糟糕。
但是,蜀國和吳國有一個優點:
他們沒有曹操和司馬懿那樣的權臣!
且不說,司馬氏如何篡權,他作為朝廷的大臣,以至於最後成為權臣,他的德行未必很高尚,但是他們的能力卻非同小可,是非常厲害的角色!
事實上,魏國司馬家族權傾朝野,獨斷專權,專橫無比,玩弄皇帝於股掌之間。
他們廢曹芳,殺曹髦,立曹奐,完全不把皇帝放在眼裡。
專橫的司馬家族,對已有的權勢滿足了嗎?他們還有更大的野望嗎?
司馬懿殺了曹爽,掌握了魏國大權。
過了兩年,他也死了。
他的兒子司馬師接替了他的職位,於是,魏國大權落在司馬師和司馬昭兄弟兩人手裡。
大臣中誰反對他們,司馬師就把他除掉了。
魏帝曹芳恨透了司馬師。
有人曾經勸曹芳撤掉司馬氏兄弟的兵權,但沒有等曹芳動手,司馬師已經逼著皇太后把曹芳廢了。
相比之下,劉禪的昏庸無能在歷史上出了名,後來,人們常用“扶不起的阿斗”比喻那種懦弱無能、沒法使他振作的人。
可是蜀國居然沒有曹操和司馬懿那樣的權臣!以至於諸葛亮死後,蜀國也就默默無聞了。
司馬昭滅了蜀漢之後,還沒有來得及進攻東吳就病死了。
他的兒子司馬炎把掛名的魏元帝曹奐廢了,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晉朝,這就是晉武帝。
從公元265年到316年,晉朝的國都在洛陽,歷史上把這個朝代稱為西晉。
西晉建立的時候,三國中唯一留下來的東吳早已衰落了。
東吳最後一個皇帝孫皓,也是殘暴出了名的。他大修宮殿、盡情享樂不算,還用剝臉皮、挖眼睛等慘無人道的刑罰。
這樣的人怎麼可以振興吳國,而與晉朝抗衡呢!
280年,晉武帝派王浚、杜預渡江滅掉了孫吳,最終瓜熟蒂落,讓他比較輕鬆的統一了天下。
那麼,為什麼晉朝沒有成為漢朝那樣的長命王朝,反而幾十年就滅亡了?
照理說,晉朝統一天下沒有大動刀戈,也沒有大傷元氣,應該成為長壽王朝才是,為何不到52年就滅亡了?
1
晉朝的門閥世族力量越來越強大,而朝廷力量越來越弱小
晉朝門閥世族在晉朝中有非常特殊的作用。
其實,王家、庾家、桓家和謝家這些高門大族在朝廷內外呼風喚雨,也是歷史事實。
不過,也正因為晉朝門閥對晉朝興衰的影響力太大了,以至於在晉朝的歷史上,幾乎看不到皇室對天下的統治,看到的只是各大門閥對朝政的輪流掌控。
所以具體談及晉朝門閥從盛至衰的過程,也就從側面反映了晉朝自身的興衰。
門閥世族是秦漢時期世家地主的繼承與發展,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個特殊階層形式,在上流世族社會中,他們具有高度的壟斷性和封閉性。
那麼門閥世族對國家土地的兼併與人口的掠奪到底達到一種什麼樣的程度呢?
據說,西晉時一有個叫王戎的人,他廣收八方田園水碓,周遍天下,晉朝的門閥世族封佔山澤,聚斂財富。
事實上,朝廷與門閥世族是一對矛盾,門閥世族越強大,朝廷也就越弱小,因為門閥世族可以減少國家的戶口數量,減少朝廷的稅收收入。
另外,在門閥世族土地上的依附民是不繳納租稅、不服徭役的,所以多一戶依附民,國家就少一戶編戶民。
這樣子,西晉王朝自身也就腐朽不堪了,僅僅經歷四位皇帝,五十二年便亡國了。
2
魏晉風度和分封制也是晉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魏晉是一個動亂的年代,也是一個思想活躍的時代。
當時的貴族士大夫,人格思想行為極為自信風流蕭散、不滯於物、不拘禮節。
士人們多特立獨行,又頗喜雅集。
正是在這個時代,文學藝術呈現出疏淡高邁的特色,湧現了一批風流瀟灑的人物。
他們出身名門,相貌英俊,才華橫溢,朝廷屢次徵召他做官,都被一口回絕。
他們經常與一群志趣相同者在野外遊賞山水、吟詩清談,競開創了一種時髦的文化風氣,亦即享譽後世的“魏晉風度”!
如果說“魏晉風度”還是個人的瀟灑,個人的不服管束,那麼分封制就造成了地方王侯們的不服管束,他們就是動亂的發源地了!
晉武帝時,君臣上下都認為,曹魏宗室沒有封王,即使封王沒有封地沒有軍隊,沒有實力,最後曹家天子是勢孤而亡。
因此,司馬氏當了皇帝就覺得應當大封諸王。司馬氏搞起了分封制,促使邦國林立,自成一統,擴充軍隊,埋下了內戰的種子。
不久,八王之亂就爆發了。
3
晉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
第一位:世祖武帝司馬炎(236-290年),在位25年。在位期間逼曹奐退位,然後滅吳,完成了統一大業。這個雖然很奢侈,但是還是有能力的人,否則不可能成為開國皇帝。
第二位:惠帝司馬衷(259-306年),在位16年。在位期間爆發八王之亂。這皇帝就是一個昏君,而且還當了16年的昏君,他可能就是晉朝短命的一個重要原因了。
第三位:懷帝司馬熾(284-313年),在位6年。也是庸君一個,匈奴軍隊攻破洛陽,被俘,後被殺。
第四位:愍帝司馬鄴(300-317年),在位5年。即位時才十三歲,他沒有什麼作用,就是一個擺設而已!
總而言之,晉朝有三個缺陷:門閥世族太強勢搶了朝廷的飯碗,分封制有促使朝廷力量越來越分散,最後晉朝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這些因素共同促使了晉朝的快速滅亡。
一起探討晉朝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我!
作者|龔柳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