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6歲這個年齡紅利期的女性,是目前被“捧”的主要物件。
女性是被捧的,那麼捧她們的是誰呢,自然是這個社會里另一半:男性。
這個年齡的女生有如下特點:
- 正值青春,有無限的可能性;
- 不論長得好看不好看,因為“年輕”的加持,都顯得很有活力;
- 藉助網際網路資訊的廣泛傳播,她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更好地生活;
- 眼光高,可能有若干名男性同時對其展開追求;
- 不滿足於現狀,總覺得以後還會更好的男生出現。
女生們被有意無意地送上了完美的神壇,與此同時她們對世界的認知也出現了偏差。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女生,身邊總是不乏男性的圍繞。
於是就造成了一種感覺:
年輕女生永遠是被追逐的,被討好的,被爭搶的。
在這樣的環境中,女生的眼光也會逐漸提高——準確地說,是被動“抬高”的。
可能一個女孩子她自己並沒有遇到過很完美的物件,但是整個世界都在告訴她:
你不能委屈自己,不能虧待自己,你值得更好的男人。
這個“更好”的標準,往往來源於:
電視劇的夢幻濾鏡、網路文章真假難辨的情感故事以及眾多網紅打造的精美人設。
時間長了,就造成這樣一個宛如莫烏比斯環一樣的邏輯困境:
- 資質平平的普通男生,永遠追不到他們心儀的女生。
- 而女生則永遠找不到讓自己滿意的、可以下決心與之共度一生的男生。
拖著拖著,部分女生跨過了30歲大關。
對結婚懷有期待,但卻遲遲沒有結婚的女生,她們正在想什麼?
我們採訪到了三名年齡30+的女性,來聽聽她們的真實想法。
魏融,33歲,私企職員,月薪6000
22歲到30歲這八年裡,認識了不少男性。
直到今天讓我記憶深刻的,有這麼兩個人。
第一個是我大學學長。
我剛上大一那年,他大二,他瘋狂的追我。
那還是零幾年的時候,跟現在不一樣,那會兒我們生活費每個月只有七八百塊錢。
他家貧,但是仍然願意每個月花五百以上給我買禮物,帶我吃大餐。
我來自小鎮,上大學之後才第一次吃麥當勞,必勝客,星巴克,都是學長請我吃的。
還收過他一個價值一千多的包包,那相當於我兩個月的生活費。
但我真的對他沒有產生好感,對我來說他就像哥哥一樣。
第二個是我在職場遇到的同事,那年我26歲。
那個同事家是廣州本地的,父母都是事業單位退休。
按理說,他作為結婚人選,是很理想的。
但是他很少能明白我的真實想法。
每次想跟他說一點深刻的話題,他總是憨笑一聲:“呵呵,沒想到你還懂這些啊。”
話題終止……
我不知道是我無法忍受他的憨笑,還是對那種沒有心靈契合的婚姻感到沒來由的恐懼。
跟他分手後,我一直單身,直到30歲。
30歲這一年我突然特別著急,想趕快結婚。
家人介紹了一個物件,38歲,工廠技術員,月薪四千。
這件事被我一個閨蜜知道後,閨蜜半是嘲笑半是責備地說:
“你挑到30歲,最後就找個這樣的?那你挑這麼久幹嘛?還不如以前的男朋友呢。”
是啊,等到這個年紀,我究竟還在等什麼?我也迷茫了。
小雯,30歲,程式設計師,月薪1.5萬
我不明白,為什麼現在的社會對單身女性敵意這麼大?
非要讓所有女生都結了婚他們才甘心嗎?
30歲這一年我明白了一件事:
凡是你自己找不到好處、但別人卻瘋狂勸你去做的事情,千萬別做。
就比如結婚。
我想問,結婚究竟會給女人帶來什麼?
女人掙的錢,要分給丈夫,孩子,婆家;
女人的身體健康,要經受無休無止的家務、生娃養娃的考驗;
女人的事業和收入,在生娃之後大機率會銳減到之前的幾分之一。
在這些負面影響之上,還要:
處理複雜的婆媳關係,提防小三的家庭破壞,擔憂老公的變心和不忠。
我發現這個世界對男人各方面要求都很低:
月薪幾千就是“辛苦賺錢養家”,抱一抱孩子就是“負責任的爸爸”,不抽菸不喝酒就是“人品好”……
然而對於女性卻有那麼多的桎梏、約束和要求。
新陽,38歲,公司行政,月薪3500
我離過一次婚。
我媽最近總是嘮叨我:
“趕緊再找一個,不要再挑了,再拖就40歲了。你覺得你現在這樣還有什麼資格挑?”
我索性從家裡搬了出來,不想接父母的電話。
從離婚之後,我和父母的關係不斷地降溫,這兩年更是達到了冰點。
他們不明白我還在挑什麼。
在他們眼裡,女人離過婚之後,有人說要娶,那我就得感恩戴德了。
我不明白:
我已經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難道還要因為年齡,匆匆跳進另一端不幸福的婚姻嗎?
看過一句話覺得很有道理:
“大多數父母並不關心孩子過的是否幸福,只是不想讓孩子給父母丟臉。”
到了我這個年紀,我已經看得很通透了:
結婚是為了開心,離婚也是,現在我覺得不結婚也是。
公司裡有好幾個九五後小姑娘,都沒打算結婚。
一心搞事業,現在個個都是小富婆,日子愜意得很。
父母擔心自己獨居,認為女人獨居沒有安全感。
所以解決方案是努力掙錢,買一個高檔小區的房子,安全感自己給自己。
討論
你覺得現代女性是被“捧殺”了嗎?
歡迎評論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