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張罐子
責編 | 陳沉沉
武志紅老師經常說,要尊重自己的感覺。
但在心理行業呆得越久,我就越發現,有一種最基本的感覺,很多人從未尊重過。
那就是:快樂的感覺。
雖然大家平時總說,人生苦短,快樂至上,要及時行樂。
但匪夷所思的是,許多人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是:
一旦感受到快樂,就開始擔心下一秒會發生不好的事;
所以,為了避免“樂極生悲”,硬生生壓抑自己的快樂。
甚至,還有一部分人,偏要給生活製造些苦頭,不讓自己好過。
為什麼要這樣為難自己?
原因其實很簡單。
因為,他們不敢快樂。
好好的一個人,卻不敢快樂,說起來難以想象。
但這並不少見。
我的朋友小雨,就是這樣一個人。
對於快樂,她更多的是惶恐,而不是享受。
週末看喜劇綜藝,朋友們都笑得很開心,她卻充滿忐忑:
看綜藝是挺放鬆的,但真的好墮落啊!
買了有點小貴的衣服,比起自我滿足,她更多的是滿滿負罪感:
買這麼貴的東西,真的好浪費啊!
因為,對她來說,偶爾放縱、享用貴的東西等這些快樂,都是不應該的。
但作為一個人,享受快樂,本就是一種正常需求。
因此,一邊是內心的渴求,一邊是頭腦的不允許,兩者的鬥爭,讓小雨活得非常擰巴。
不敢享受,已經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但我還見過不少人,尤其是上一輩的人,會故意讓自己過得很辛苦。
我的奶奶便是如此。
她吃飯有個習慣,喜歡吃剩飯剩菜。
經常午餐時間吃早上剩的粥,新煮的飯被剩下了,又會留在晚餐吃。
每次大家勸她不要這樣時,她都會強調說:
我沒關係的,能吃飽就行。
而且,她還總把所有家務攬在自己身上。
如果其他人要去幫忙,她會堅決拒絕,然後自顧自地收拾上半天。
但,令大家害怕的是,愛吃苦的奶奶,情緒非常不穩定,經常怨氣沖天。
一旦開始抱怨,她就會頻繁講起:
自己沒吃到好的,受委屈;
自己忙前忙後,受苦受累。
這讓家裡人苦不堪言。
小雨的不敢快樂,奶奶的故意吃苦,聽起來都很讓人心疼。
但本質上,是一種潛意識的自我傷害。
透過壓抑快樂的感覺,達到一種「無法滋養自我」的狀態。
因為,在他們看來,讓自己處於一種熟悉的受苦狀態,讓自己命不好,才是正常的。
武志紅老師曾提到一種現象:苦情文化。
透過吃苦,以感動自己;
透過吃苦,得到他人的尊重;
不僅在困難時吃苦,在輕鬆的環境裡也要吃苦。
一位讀者分享過母親的故事。
這位母親,很喜歡撿女兒的舊衣服穿。
但凡有不要的衣服,她都會讓女兒千萬別丟掉,要留給自己。
並且,她可以一件衣服穿好幾年,都洗得發白、變得薄薄的了,還捨不得扔掉。
看到女兒買了新衣服新鞋子,她會摸一摸,看一看,說:“你們福氣真好啊,不像我。”
女兒看得出來,媽媽是喜歡新衣服的。
可是每逢過年、生日給她買新衣裳,她卻怎麼都不願穿,一定要穿那身舊的。
這位母親,其實就是在玩苦情戲。
這樣的現象,在上一輩人身上,非常常見。
他們通常還會透過自己的可憐與慘,去換取一種道德資本——
一是:我過得這麼苦,沒有人可以指責我。
二是:趁機去控制孩子,實施道德綁架。
但,玩苦情戲的人,基本和「幸福快樂」無緣。
並且,他們會把這個苦,傳給孩子,去限制小孩子的天性。
最常見的,很多家長會認為,快樂是不允許的。
在他們眼裡,快樂和享受,是錯誤的,唯有努力和上進,才是可取的。
所以,當孩子感到快樂時,他們會打斷孩子這些感受。
小雨的童年,便是如此。
小雨小時候,家裡有一處很空曠的地方,經常有很多小夥伴來找她玩。
她們會在那個地方玩遊戲、嬉鬧,非常開心。
但,每次她媽媽下班回來看見了,都會大聲呵斥她,罵她整天只會玩樂,不顧學習。
被訓斥多了後,小雨的小夥伴也很識臉色,不怎麼來找她玩了。
而小雨也屈服於媽媽的管教下,遠離了這些“貪玩”的小夥伴。
久而久之,這種“不敢玩樂”的模式,便刻在她的骨子裡。
工作後,她經常跟隨團隊去團建、出去旅遊……每個欣喜、哈哈大笑的時刻,都伴隨著一股做錯事般的自責和愧疚。
因而,在“苦情文化”氛圍中長期浸泡的人,長大後也是不敢快樂的。
一來,他們覺得自己不配快樂。
因為,自己快樂,就背叛了一直吃苦的父母。
二來,他們覺得自己不應該快樂。
因為,快樂是有罪,會被打壓,會付出代價。
因此,就算有快樂的感受,他們也會不由自主地剋制住,提醒自己不要“得意忘形”。
這在那些過得苦哈哈或者緊繃繃的人身上,更為常見。
他們需要時刻保持對快樂的警惕,來避免愧疚。
他們需要時刻壓抑對享受的嚮往,來獲取心安。
本質上,這種對快樂的拒絕,是一種自我壓抑和自我虐待。
在過往,我們奉行“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我們有一個錯覺:只有吃足夠的苦,才能變得堅韌,變得更有力量。
但一個心裡只有苦的人,在遇到一個更大的苦難時,會如何呢?
他會麻木、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人生真的好沒意思。
但生活,本就酸甜苦辣兼具。
生而為人,我們註定要吃苦,當然也配得上享受快樂。
並且,唯有舒展地感受過快樂,我們才得以在往後某個痛苦時刻,回味美好。
從而更加有希望和底氣,去跨過那些苦難。
講到這,也許有人會問:
我已經習慣這樣對待自己了,怎麼辦?
在這裡,我想分2種情況來談談具體的做法。
第一種情況:因為父母不敢快樂,所以自己不敢快樂。
首先,我們要意識到,自己正在重複父母那種模式。
覺察到這一點後,下一次好事發生時,我們便開始有了2種選擇。
其一:繼續像父母那樣,壓著快樂的慾望,選擇吃苦。
其二:不再承接父母的痛苦,尊重自己快樂的感覺。
每次當我們感覺到害怕快樂,想壓抑快樂的時候,就可以告訴自己:我有兩種選擇。
這時候,你可以基於自己的感覺,順其自然。
第二種情況:認為只有自己完成各種事情,才有資格快樂,否則就會特別自責、焦慮。
對於這種情況,有一種比較現實的做法是:
一邊快樂,一邊緊張。
具體就是,不要急著去否認這些感受,而是順著它們,去尋找“我值得”的資訊。
比如:
當你買了一件貴的衣服,但又認為自己不配穿時——
這件衣服是好貴啊,我又浪費錢了。
但是……它穿起來真的很舒服。
當你想出去旅遊,但又覺得這樣太放縱時——
一下玩好幾天,的確太浪費時間。
但是……辛苦了一個月,放鬆幾天又如何?
不要害怕兩個念頭打架
當我們多嘗試這樣的做法:先覺察,再從語言上去為快樂正名。
如此,我們便從過去的“習慣壓抑自己”,到意識到自己“擁有快樂的權利”,再到“開始讓快樂的感覺出來”。
哪怕內心兩個聲音可能會打打架,鬧內訌,但我們知道這是個過程——
你正在學會尊重自己快樂的感覺。
寫在最後
我曾經看過一個極具有感染力的影片。
外國一個小女孩快要生日了,爸爸媽媽給她準備了一書包的禮物。
禮物並不寶貴,只是一些卡通光碟、迪士尼聯名睡衣、各種零食等。
但小女孩收到後非常興奮,她把禮物一個個拿出來,一遍遍地問“哇!你怎麼知道我想要這個的”;
媽媽一邊拍下她的反應,一邊告訴她還有更大的驚喜:想帶這些禮物去哪裡都可以。
當小女孩說想去迪士尼公園時,媽媽說:那我們今天就去吧!
小女孩聽到很震驚,真的嗎??!
媽媽說why not!!!
她激動地撲向媽媽,喜極而泣。
媽媽沒想到孩子會這麼開心,也跟著流淚了。
我非常羨慕這個影片裡的小女孩。
她的父母能無條件允許孩子快樂,而她也擁有放肆快樂的鬆弛。
並在,小女孩在這種允許中,還學會了感恩,學會了愛。
這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能力。
我們在苦的時候,盡心地品嚐苦;但在甜的時候,也盡情地快樂吧。
當想要享受時,就大膽追求;
當快樂出現時,就沉浸體驗。
人生的本質,是在忍受和享受中來回穿梭,能體驗兩者,才是活著。
最後,願我們都能盡情悲傷,放肆快樂。
作者 | 張罐子,假想非正常人類;責編 | 陳沉沉
本文原創首發公眾號【武志紅】
(此處已新增小程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