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湖北省各個地級市區劃調整的故事,例如襄陽市、黃岡市、鄂州市等等。今天,我們聊聊湖北省荊州市的區劃調整。荊州市屬於湖北省12個地級市之一,下轄了2個區、4個縣級市、2個縣,總計8個區縣。那麼,荊州市8個區縣的區劃是如何形成的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聊聊湖北省。湖北省屬於我國中部六省之一,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湖北省同時也是人口大省、糧食大省,湖北省總人口5700多萬,在全國各個省份中,並不算少。湖北省的糧食產量豐富,尤其是水稻,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湖北省下轄了12個地級市和1個自治州,總計13個地級區劃,荊州市屬於其中之一。
荊州市歷史悠久,早在漢朝的13個州中,就出現了荊州。不過,當時的荊州相當於湖南、湖北兩個省。荊州市下轄了2個區、2個縣、4個縣級市,總計8個區縣。荊州市的總人口520多萬,在湖北省12個地級市中,僅次於省會武漢市和黃岡市,排名全省第三位。從地理位置來說,荊州市位於湖北省的中部,交通便利。
荊州市的區劃變遷,與湖北省的區劃調整,之間有很大的關係。在元朝之前,我國曆代王朝都沿用了州(府)縣兩級區劃。例如荊州,被稱為江陵府。13世紀中期,北方的元朝崛起以後,在幾十年時間裡,先後消滅了西夏國、大金國、西遼國、南宋、大理國等政權,建立了一個不可一世的龐大王朝。不過,隨著疆域面積的迅速擴大,各種讓元朝頭疼的問題很多。
元朝缺乏地方管理經驗,看著全國密密麻麻的幾百個州府、幾千個縣,元朝不知所措。各地的人口、耕地、農作物情況更復雜,我們以農作物為例,由於地質結構和氣候不同,我國各地的農作物分為了水稻、小米、小麥、高粱等等。各地的耕地情況更復雜,分為了沙土地、黃土地、丘陵地等10多個型別,每個型別又分為了上中下3級。
針對這樣的情況,唐宋時期的州縣兩級區劃,肯定指望不上,因為無法滿足元朝的管理需要。唐朝時期的15道和宋朝時期的23路,也有自己的問題。我國順便說一下,我國很多省份的名稱,都起源於宋朝,例如荊湖北路、荊湖南路、福建路、兩浙路等等。元朝結合了宋朝23路的經驗,在金國行尚書檯的成熟框架下,推出了行省制度。
元朝把全國劃分為10個行省,例如嶺北行省、雲南行省、甘肅行省等等。當時,湖北省的大部分地區、湖南全境、貴州部分地區、廣西大部分地區,組成了湖廣行省,寓意“洞庭湖以南的廣大地區。”只有襄陽,則劃入了河南江北行省管理。每個省下轄了各個路,每個路下轄了各個州府,每個州府下轄了各個縣,相當於設立了4級區劃。
元朝雖然設立了行省區劃,但各方面的問題很多。首先,各省的區劃不合理,管理難度太大。第二,各地管理機構太簡單,而是相互重疊,效率非常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根據明朝的實際情況,在元朝行省的框架基礎上,進一步調整了各地的區劃。例如撤銷了路一級的區劃,形成了省、州府、縣3級區劃,並且形成了三司並立的模式。
在明朝永樂皇帝在位時期,隨著明朝的遷都,明朝形成了南北直隸與13個省的區劃。我國很多省份的區劃,其實都是在明朝統治時期基本形成的,例如河南省、山東省、廣東省等等。與現在的區劃相比,非常接近。不過,湖廣省的情況特殊。明朝沿用了湖廣省的名稱,不過,明朝湖廣省與元朝湖廣省相比,管轄範圍大大降低,大體上相當於湖南省、湖北省。
17世紀中期,清朝逐步確立了自己的統治,根據清朝的需要,調整了各地的區劃。最後,形成了清朝內陸18個省的模式。鑑於湖廣省的面積太大、難以管理,1667年,康熙皇帝在位的初期,清朝撤銷了湖廣省,拆分為湖北省、湖南省。其中,湖北省內,設立了一系列的州府,例如武昌府、襄陽府、宜昌府等等。其中,荊州府下轄了江陵縣、公安縣、石首縣、監利縣、松滋縣、枝江縣。
1912年,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局面。由於局勢動盪,各地遭到了很大的破壞。一轉眼到了建國初期,隨著局勢的穩定,我國進入了戰後重建、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的階段,一系列的重要專案也陸續開始。在湖北省內,設立了一系列的專區,例如荊州專區、黃岡專區、宜昌專區、孝感專區等等。
起初,荊州專區下轄了荊門縣、京山縣、鍾祥縣、天門縣、潛江縣、公安縣、松滋縣、江陵縣等9個縣。1951年,沔陽專區被撤銷以後,下轄的沔陽縣、監利縣、石首縣,劃入了荊州專區管理。1952年,在沔陽縣部分鄉鎮的基礎上,設立了洪湖縣。此時,荊州專區下轄了12個縣。與此同時,鑑於沙市鎮的重要性,設立了沙市市縣級市。
60年代末期,全國所有的專區更名為地區以後,荊州專區更名為荊州地區,但管轄區不變。進入80年代,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為了適應時代,我國很多省份下轄的地區,陸續調整為地級市。與此同時,還有一些縣級市進行了升級。當時,沙市市開始調整為省轄市,湖北省直接管理。
1994年,沙市市、荊州地區被撤銷,組成了荊沙地級市。與此同時,江陵縣被撤銷,設立了沙市區、荊州區和江陵區。荊州地區被撤銷以後,松滋縣、公安縣、監利縣、京山縣等4個縣,劃入了荊沙市管理。至於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鍾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等6個縣級市,仙桃市、潛江市、天門市由湖北省直接管理,鍾祥市、石首市、洪湖市由荊沙市管理。
此時,荊沙市下轄了3個區、3個縣級市和4個縣,總計10個區縣。1995年,松滋縣被撤銷,設立了松茲縣級市。1996年,荊沙市更名為荊州市。同一年,荊州市下轄的鐘祥市、京山縣,劃入了荊門市管理。1998年,荊州市江陵區被撤銷,重新設立江陵縣。隨著荊州市的持續發展,2020年,監利縣被撤銷,設立了監利縣級市。
截至這個時候,荊州市形成了2個區、2個縣、4個縣級市的區劃,總計8個區縣,分別是:沙市區、荊州區、石首市、洪湖市、松滋市、監利市、公安縣、江陵縣。
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一系列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最後說一點,作者沒有其他賬號,請大家注意。最近,抄襲者太過分,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